2001至2008年,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经贸审计二处走过了七个春秋。七年的光阴铸就了一个敢于冲锋、善于突破的审计集体;七年的时间锻造了一支高效廉洁、团结和谐的审计队伍。对于经贸审计二处,如果说成绩,她在京津冀特派办是首屈一指,如果论荣誉,她多次获得审计署和天津市的表彰。在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这支队伍高水平的审计质量,是查处大案要案时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是年复一年甘于奉献的精神风貌。大家称之为“能征善战的突击队”。
牢记神圣的使命
2001年以来,经贸审计二处认真贯彻审计署 “二十字”工作方针,积极履行监督职责,先后承担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华北电力集团公司、中国航空第二集团公司、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哈尔滨铁路局等6个中央大型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和粮食、烟草、盐业、建筑、电信等5个行业的财务收支审计(审计调查)工作。他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是大型央企的经济责任审计还是一般行业的审计调查,都是法律赋予的职责,都是国家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因此,该处始终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指导思想,按照“摸家底、揭隐患、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办党组提出的“提高审计质量、创新审计方式”的目标,全面开展企业审计工作。
几年来,经贸审计二处始终把握促进企业改革与发展这个大局,通过不断自我加压,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外抓成果质量,内抓基础管理,困难时候不气馁,成绩面前不停步,打造出一个个审计精品,7年获得了3个全国优秀(表彰)审计项目;查出各类违法违规资金近74亿元;发现并移送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1起,包括1名副部级干部在内的10余人被查处;上报审计信息68篇,其中4篇《审计要情》、11篇《重要信息要目》被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得到了审计署各级领导的赞誉和被审单位的广泛好评。中国航空集团公司负责人在审计结束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次审计为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免费体检,中航集团对这次审计非常满意,对审计结果我们心悦诚服”。
大要案必须揭示
为高质量地完成审计署和特派办下达的审计任务,创造审计精品,经贸审计二处坚决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工作方针,把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作为项目审计的重中之重,深入挖掘重点、牢牢把握线索,排除各种干扰,克服各种困难,一查到底,发现和查处了一批有影响的大案要案。
2005年,经贸审计二处移送公安部门的港商郑某6.6亿元贷款诈骗案,被公安部列为2005年查获的大案要案之首,受到社会广泛好评;2006年,他们发现的华北电力集团公司北京供电分公司原副总会计师吴某因玩忽职守造成6000多万元投资损失被立案查处,多家媒体进行了披露;2007年,反映某军工企业负责人渎职造成1.3亿元投资损失、某副部级干部越权审批造成2.6亿元募集资金面临损失、某地区存在核安全隐患的信息均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创新是制胜法宝
为探索企业审计新路子,提高审计效率,经贸审计二处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大胆实践与探索。
一是创新审计视角。在对河北省盐业体制审计调查、影响和制约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经营发展专项审计调查等项目中,面对陌生的调查内容和复杂的审计环境,该处能及时地改变 “就账查账”的传统审计方式,变换视角,结合当年“循环经济”、“商业贿赂”、“私盐泛滥”、“拖欠工程款”等热点、焦点,深入查找被审计单位中存在的这些“边缘性”问题,并查深查透。他们撰写的审计简报反映的“黄骅私盐事件死灰复燃食盐市场受到严重冲击”、“河北国华沧东电厂年浓缩海水近2亿排入近海”“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拖欠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工程款9亿元”等问题,引起了国务院领导重视并加快了上述问题的解决,切实起到了服务的职能。
二是创新计算机审计。该处在面对中国航空集团公司、哈尔滨铁路局这种信息化程度高、信息量大的审计环境下,全员参与、不断探索。通过“七步流程”法实施计算机审计,实现了由瞎子摸象向把握总体、由孤立判断向系统把握、由凭个人经验看账向用模型进行分析、由进点以后摸线索为主向带着线索延伸为主的转变,推动了审计方式创新;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平台,收集和挖掘与审计事项相关的报告、总结、文件、合同、录音、录像、记录等非数值型数据,分析数值型数据和非数值型数据的关系,筛选出有价值的审计线索,极大提高了审计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是创新业务培训。该处在认真完成审计项目的同时,也不断通过各种理论研究、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大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适应审计工作需要。几年来,他们参与编写了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计算机审计情景案例》和《计算机审计概念、框架、规则》两本教材;组织编写的《计算机审计操作规则》和《信息系统审计操作规则》,对推动计算机审计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参与的《审计新信息化发展战略》课题研究,对审计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索。培训带来了收益,七年来,经贸审计二处52篇理论宣传文章被各类媒体刊登;3人成为高级审计师,1人参加联合国审计项目,1人成为计算机审计讲师,全处11人有8人获得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资格。
四是创新审计现场管理模式。通过建立以审计报告为导向的两级审计实施方案体系,细化和取舍既定的审计目标,将责任和审计事项落实到人,规范了审计行为;通过强化以审计信息为导向的现场调度工作,合理组合调配审计资源,既完成好审计报告这一“规定动作”,又不放过重大问题这一“自选动作”的查处;通过重要审计情况文档标准化,编制详细的证据目录、绘制案件流程图、以调查报告体裁进行详尽的事件描述,使各审核环节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提高了重要信息的时效性。
铸就和谐的团队
几年来,经贸审计二处按照“人、法、技”建设的总体要求,在着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的同时,大力加强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建设,严格干部的教育和管理,促进了审计干部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是加强廉政建设。他们把“公正执法、廉洁从审”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常抓不解。每到一个审计点,都要向审计人员反复强调执行“八不准”审计纪律的重要性,并对被审计单位提出理解、支持、监督、配合的具体要求。在集中与分散的工作模式下,都安排专人从事廉政管理工作,坚持廉洁从审。这些年来,他们“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作风,得到被审计单位的一致称赞,树立了国家审计机关的良好形象。秦山核电公司给称赞他们是“一支高效廉洁的小分队”。
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他们通过建立审计项目计划岗位责任制度、信息简报及科研论文岗位责任制度、案件移送管理岗位责任制度、审计“三库”管理员岗位责任制度以及党支部思想政治工作业务骨干岗位责任制度等24项处室管理制度,使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为处室管理秩序奠定了基础。
三是加强组织建设。几年来,该处的领导班子积极开展成员之间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加深团结协作,发挥了审计工作的指挥中心和智囊团的作用,建设成了一个讲团结、懂业务、有思想、出思路、富有朝气的领导核心。在此基础上,营造和谐环境,聚合团队力量。通过倡导审计人员要具备欣赏他人的胸襟,“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形成团队成员合作前进的动力;通过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团队成员之间进行善意和顺畅的沟通,促进工作和谐开展,积极开展文明审计;通过“常怀感恩之心”的教育,让团队成员把组织培养、照顾变成全身心地投入审计工作的力量,摒弃斤斤计较、争福利闹待遇等自私自利的行为,做到甘于奉献,乐于付出,不求回报。
付出总会得到回报,播种总能结出果实。七年之间,经贸审计二处承担的企业审计及审计调查项目7次被评为特派办优秀审计项目,3次被审计署评为全国优秀或表彰审计项目;该处党支部多次获得特派办“先进处室”、“先进党支部”称号,2006年被评为“中共天津市委金融和综合经济系统先进党组织”;处内49人次获得特派办各类先进称号,处长苑宝良同志四次被特派办评为“先进工作者”,四次获得“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两次被特派办授予三等功,一次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