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以来,朝阳审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局的指导下,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十字”方针,加强“人、法、技”建设,以机关文化建设为依托,强化审计监督,不断开创审计工作新局面。2005年至2008年6月,审计(调查)113项,审计及延伸单位646个,查处各类违纪违规金额73077万元,核减工程资金12475万元。其中,上缴财政5934万元。组织建设、信息化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信息调研等多项工作,继续走在全区和全市审计系统的先进行列。其中:连续4年被评为首都精神文明标兵单位、区双百考核先进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审计系统先进单位、依法行政先进单位、纪检监察先进集体。 一、以创建学习型班子为切入点,不断加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 朝阳审计局以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为契机,以审计文化建设为抓手,不断加强审计机关文化建设。 在班子建设上,三年来,局理论中心组牢固树立“终身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理念,将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保证每月不少于两次、共计80余次的集体学习和研讨,学习内容力争针对性强,知识面广。 在队伍建设上,建立了竞争激励机制。全局中层干部全部实行竞争上岗,全面实施“争先创优奖励办法”,在全局形成了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目前,全局70名干部职工中,全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40%拥有审计师、会计师、建工师、造价师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其中高级职称8人。 在审计文化建设上,总结提炼了“文明审计、共创和谐”共同愿景,“依法、求实、进取、奉献”的审计精神,以及“工作规范化、方法科学化、手段现代化、成果优质化、队伍职业化”的审计目标。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在机关内部管理上,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坚持分值量化、突出重点、全面覆盖的原则,加大考核力度,并结合区“双百”考核目标将任务层层分解到科室、到个人;修订完善管理制度90余项;以文明审计为主题,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推动文明审计理念具体化、形象化;积极推进审计信息公开,尝试对非典资金、慈善捐助资金、世青赛赛事经费审计结果进行公告。 二、以强化监督为着力点,不断提升审计业务水平 近年来,朝阳区审计局按照“3+1”的审计格局,积极开展奥运工程审计、民生资金审计、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 1、奥运建设项目审计。朝阳区承担了全市43%的场馆建设,49%的道路改扩建,67%的桥梁建设,68%的“城中村”拆迁,上百个分项工程,几百亿资金投入,人手少,任务重,为确保审计质量: ——在管理上,制定了全面详实的审计工作方案、出台了奥运项目管理办法、奥运档案管理办法,下发了《关于加强奥运及相关工程竣工价款结算和决算工作监督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政府部门奥运资金使用情况监督管理的意见》,成立了奥运工程审计领导小组,实行月例会汇报沟通制度,强化对奥运工程资金的监管。 ——在实施中,奥运森林公园审计,关口前移,历时5年,全程跟踪;沙滩排球场馆审计,邀请专家介入,联合发改委、财政、纪检、建委等部门联动监督;城中村”改造、环境治理等项目,审计全面覆盖。截至目前共审减工程款7600万元。 2、民生资金审计。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民本审计”理念,重点加强教育、农业、卫生、文化以及生态环境建设、基层公益组织运转、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保障、政府负债以及抗震救灾等重点资金、基金的审计,涉及领域广,审计资金近两百亿元。 3、预算执行审计。面对朝阳区财政收入增幅较快,财政改革不断推进,审计面临的情况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审计关注点及时向改革深度延伸、向收支资金较大的项目延伸,向二三级单位和受益人延伸,监督政策落实和资金效果,促进规范管理、提高资金效益。审计决定落实率连续三年100%,审计建议促成政府和财政等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4、经济责任审计。三年来,共对47位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探索任中审计。审计中,立足“三个强化”,把握“三个突出”:即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审查,强化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资金的审查,强化遗留事项处理情况的审查。突出对重大经济决策和大额资金使用民主决策程序的监督,突出对领导干部个人及单位班子廉洁自律情况的监督,突出“以审促改、以审促管、以审促效”,推进依法行政。 此外,全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凡实施会计电算化的单位均实行计算机辅助审计确保全面覆盖;在深度上充分体现应用成果,3篇AO应用案例获署应用奖,专家经验获市审计系统二等奖。探索效益审计,完成效益审计(调查)33项,挽回经济损失6047万元,实施中坚持积极实践、稳步推进的原则,做到合规审计与效益审计、审计与审计调查并重,效益审计与其他专项审计、与审计方法创新、与提升干部素质相结合,严把立项、方案、证据、建议关。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全区内审单位完成审计项目4198个,提出审计建议1162条,纠正违纪金额61333万元。出台了《朝阳区教育系统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操作指南》,推动了中、小学校校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在理论研究上,2篇论文获得全国内部审计专题论文研讨二等奖,2篇获得市内部审计专题研讨论文一等奖。 三、以审计成果为出发点,服务于区域经济建设 近三年,形成审计报告、审计调研、审计信息、审计专报以及审计宣传文稿537篇,被区委、区政府、区人大、市审计局等单位,中国审计报、朝阳报、北京审计、首都之窗、朝阳新闻网等媒体采用776篇次,领导批示49人次。 立足源头,服务于被审计单位,促进规范管理,审计建议落实率80%以上;促进完善制度,有关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出台或完善了结存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信息化资金、新农村建设资金、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等近20项制度。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关部门根据审计建议,完善制度,提高了筹资标准,扩大了参合比率;新农村建设资金,有关部门完善制度,明确了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申报程序和拨付程序,促进了资金管理规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