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琦,男,现年45岁,中共党员,审计署成都特派办服务中心主任。 “5•12”地震发生时,正值“审计署驻地方特派员办事处机关服务中心主任培训班”开班报到。身为机关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的李琦同志,临危不惧,沉着应对,率领服务中心相关人员在第一时间配合酒店工作人员将与会代表护送至大楼外。但强烈的余震不时袭来,酒店外墙玻璃掉落,树木、广告牌摇晃猛烈,为了缓解参会代表们的紧张情绪,该同志迅速调派车辆,将近40名代表护送至郊外更为安全的地带;在大面积停气,晚餐无法供应的情况下,调配车辆及人员为代表们购得方便面、牛肉干、矿泉水等食品,并从办公楼往返数次,提来开水为在露天等待酒店解除警戒的代表们泡上热茶。在得知酒店当晚无法入住的情况下,立即请示特派办领导,与署机关服务局领导商量,决定此次培训会不再进行大会发言,通过网络传输会议文件,并立即护送代表们撤离成都,借道重庆返程。当晚,服务中心调派大小客车共四辆,由李琦同志亲自带队,连夜赶路,于次日凌晨将代表送抵重庆。抵达后,他顾不上休息,积极配合重庆办安排代表们的住宿,落实返程机票。一大早就与重庆办的工作人员一起,陆续将代表们分批送至机场,之后立即返回成都,投入新的应急保障工作。该同志的忘我精神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各位参会代表的高度赞赏,为特派办争得了荣誉。 署机关服务局张力局长回到北京后,专门打来电话,感谢成都办领导精心的安排,感谢服务中心悉心的服务,充分肯定了成都办应急保障的成效与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署机关服务局何伟处长发来短信:感谢李琦主任,你为此次会议做了那么精细的安排,虽然突发事件影响,大家有惊无险,但你们临危不乱,在极短时间内克服巨大困难,承受了巨大压力,妥善安排与会代表的安全转移,充分显示了成都办对突发事件极强的应急处理能力,再次对你和你领导的团队致谢。 回到成都后,该同志不顾疲劳,一刻也没休息,立即召集服务中心部门经理及相关人员开会,向服务中心各部门的员工传达办领导指示,介绍灾情,听取服务工作汇报,并按部门分工,布置安排下一步救灾工作。他要求,全服务中心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立即行动起来,各负其责,保持通讯24小时畅通,全身心投入到抗震救灾工作中去。该同志以身作则、临危不惧,转战成都与重庆之间,连续工作近四十个小时。面对残酷的灾难,谁不牵挂自己家人的安危?可该同志在地震后,甚至没能顾得回家去看一眼。 较大余震发生,该同志立即带领服务中心人员组织职工及职工家属紧急撤离,将大家安置在较为安全的场所,尽管时间仓促,却无一人受伤、无一人掉队、无一份文件遗落、无一件物品丢失;审计人员在外出差,家属留守家中,他们的安全让审计人员牵挂,该同志按照办领导要求,组织安排将较为安全的综合楼全天候开放,通宵提供食品、茶水服务,解决了职工及家属的吃饭、住宿问题。特别是在5月19日电视公告将会有较大余震的当晚,为了安抚职工及职工家属的情绪,保证他们的安全,该同志及时带领服务中心的人员及物管公司的员工在食堂、篮球场等较为安全的地方搭帐篷、铺地铺,逐户通知,逐一安置。该同志还心系特派办的公共财产,在忙着安置人员的同时,不忘组织驾驶员将公务车辆停放在空旷地带,避免国家财产遭受损失。为了尽量让大家安心度过这个恐慌的夜晚,他忙忙碌碌一晚没有合过眼,也没来得及去关心家人,直到凌晨,又拖着疲惫的身躯,快速与服务员一道拆理置放在餐厅的床铺,摆放整齐桌椅,安排职工及家属用早餐,自己却连水都没顾得上喝一口。 在地震余震期间,为保证学生安全,让家长放心,成都部分学校开始停课,让学生在家自习。该同志的女儿就读于成都市西郊的一所寄宿学校,正处于高三冲刺阶段,为了保证考生的复习质量,该校要求高三的学生白天正常上课,晚上回家住宿。由于路途较远,接送小孩每次往返需要近两个小时,该同志的爱人因病身体欠佳,接送小孩的任务就落在了李琦同志身上,但他为了不影响工作,只好让女儿每天晚上在学校睡地铺,每次有余震时,女儿都独自一人跑去相对安全的卫生间避震。填报高考志愿,老师、家长、学生的考前沟通会……这些对于高考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该同志却都没能抽出时间去参加,就连女儿参加高考的时候,因为接到临时工作任务,都与女儿失约,在女儿考完试走出考场外,没有看到支持自己的父亲。 地震突袭,虽有惊无险,却让人真实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人情的温暖。由于此次四川地震破坏性极强、损失惨重,让很多的同胞失去了亲人,让很多的乡亲无家可归。地震无情人有情,该同志一方面组织本部门的员工积极献爱心,向灾区捐款,一方面对家在灾区的受灾同事深表关心。在先期参加了单位的集体捐款之后,他又积极主动捐献特殊党费1 700元,并带头向身边受灾同事捐款3 000元。 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该同志连续四年被推选为“机关年度嘉奖个人”,他总是严于律己,在埋头苦干,尽职尽责,以显著的工作成绩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出表率的同时,要求支部的全体党员,化悲痛为力量,做好本职工作,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发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能有所作为,为党旗增色,为同事分忧,为灾民解难。 作为“抗震救灾款物审计后勤保障组”的组长,该同志主动与各审计小组的组长保持联系,随时了解各审计小组的实际需求与切身困难,并亲自深入到崇州、彭州、映秀等审计现场,实地帮助审计人员解决实际困难;同时,他积极采购紧缺物资,深入都江堰、绵阳等重灾区献爱心,慰问地方审计机关干部和职工。重灾区余震不断来袭,道路坍塌扭曲,房屋完全垮塌,道路两边的巨石伴着余震不断滚落,只有停车等待稍微安全后继续前行。地震后的几场暴雨,使得某些路段车辆无法前进,步行路面泥泞,无法下脚,山体滑坡,泥石流不断,但李琦同志冒着生命危险,硬是深入到龙门山银厂沟看望慰问现场审计人员,为审计一线服务,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在该同志任劳任怨精神的感染下,服务中心全体人员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体现随机应变的能力,成功处理各项突发事件。舍小家为国家,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不顾个人安危、不畏余震连连,顶风雨、冒酷暑,没有一个人离开现场,没有一个人临危退缩,都是勇敢的站在了第一线,家人联系不上,小孩还在学校生死未卜,却没有一个人提出请假。 该同志能顾全大局、关心同志,在地震发生及之后的日子里,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为职工及职工家属跑上跑下、忙前忙后,努力为职工分忧解难,却来不及关心即将高考的女儿和生病在家的妻子。他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为大家树立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榜样,体现了一名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在他的带领下,服务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为本次特派办抗震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