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审计局在中共合肥市委、市政府以及上级审计机关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奋斗、努力进取,取得了丰硕的发展成果,先后被国家人事部和审计署联合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单位”和“全国审计机关勤政廉政先进集体”,连续多年获得“全省审计系统精神文明单位”和“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以及“合肥市文明单位”、“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我局党组一班人清醒地认识到,荣誉是对过去成绩的充分肯定,更是对未来工作的有力鞭策!他们不是在成绩面前沾沾自喜,而是以进一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行动,积极适应新时期下的审计工作转型,强力推进合肥审计事业新的发展。 创新建立目标管理体系 动态管理提效能 2008年,我局认真研究ISO9000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的管理考核方法后,综合运用目标管理、绩效管理、标杆管理以及项目管理等管理技术和方法,创建了较为完整的机关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该体系以《合肥市审计局机关年度目标管理考核暂行办法》为主体,在科学地规定了考核组织、领导、原则、程序和办法的基础上,配套执行了年度审计计划进度和审计项目执行动态情况、每周局长行政办公会议重点工作安排情况、各部门当月工作完成情况和次月主要工作计划和局领导周值班检查情况的四项公示制度,将传统的以工作结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和关注工作过程效能的绩效管理相结合,形成了对全局内、外勤各项工作的动态管理机制,并对所有层次的人员都形成了公开的监督。通过该体系的动态管理,有效提升了工作效能,在该体系启动运行的3个月内,我局新开展了各类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79个。 创新投资审计工作思维 争当建设排头兵 投资效益审计是我局在近年的审计工作中精心打造的一个著名审计品牌项目,以突破事后审计的传统观念、采用同步跟进审计方式为特色,以有效防止资金沉没浪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为亮点,受到市委、市政府、上级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高度评价,在2007年底于我市召开的全省审计系统投资效益审计现场会上,我局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的经验和做法被交流推广,标志着我局投资效益审计工作走在了全省同行的前列。2008年,在合肥市城市建设速度加快、投资审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我局党组一班人审时度势,毫不犹豫地打破了处室职能的界限,对投资效益审计工作的业务协调、台帐统计、协审管理、宣传报道、计算机技术利用实行“五统一”管理,把我局60%以上的审计力量投入了投资效益审计工作,并充分开展业务培训以及建立及时的业务交流平台,保证了审计工作的质量。通过协同作战,仅在今年上半年,我局就开展了84个投资审计项目,接审工程价款规模近30个亿,核减达2个亿,效能显著,进一步提升了我局投资效益审计的品牌形象。 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促发展 近年来,我局按照《合肥市审计局2004—2010年合肥人才发展规划》,建立实行了人才培养、选拔任用、评价考核、约束激励“四大机制”,成功打造了“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合肥市审计系统学习周”等多个干部培训品牌。通过竞争上岗选拔任用的科级干部达到我局科级干部总数的62%,人事制度改革卓有成效,得到了审计署南京特派办有关领导的好评。在此基础上,2008年,我局积极创新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一是注重人才能力多样性的开发。如我们以合肥市开展的首次市直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为契机,有针对性地将有潜力、有能力和有工作热情的干部调整岗位,加强复核型人才的培养锻炼,为今后我局选人和用人奠定了更加坚实的素质基础。为巩固和发展局机关公务员交流轮岗工作成果,近期,我局又出台了《关于合肥市审计局机关科级及科级以下公务员轮岗交流暂行办法》,建立机关公务员交流轮岗的长效机制;二是注重加大审计专业队伍的建设力度。如我局要求和鼓励全局同志积极报名参加审计和财经类别的职称和执业资格考试,以通过国家水平的考试加强机关干部职业素质,并通过实施《合肥市审计机关“审计能手”考评暂行办法》,加大审计行家里手培养和选拔的力度。与此同时,我们积极丰富培训形式和内容,制定了年度内十大培训任务,大力推动了我局审计队伍专业化建设。三是注重强化审计人员的主人翁精神。我局主要领导和领导班子成员充分尊重人的个性,通过建立并实施领导干部与工作人员谈心交流的制度,积极与干部职工进行多方式、多途径的交流,认真听取工作人员对市局工作的意见与建议,并通过“共建共养审计林”、“‘我与审计同行’主题演讲比赛”、“合肥市‘审计杯’乒乓球赛”、“合肥市审计系统书画摄影比赛”等多种形式的集体活动,充分营造互信、互勉、团结向上的机关文化,增强干部职工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精神,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创新审计质量管理方法,强化控制上水平 2008年,在安徽省审计系统的“审计质量年”活动中,我局创新地实施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管理制度建设工程、审计精品打造工程、质量文化培育工程这“四大工程”,有效开展了审计质量检查、优秀审计项目评选、审计质量报告会、审计案例点评会、审计项目电子化控制等多项活动和工作,并强化了三级审计复核制度,完善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切实提高了我局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的水平。特别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我们不断加大创新力度,敢于直面矛盾,拟定了《关于实施审计监督“双百制度”的意见》,提出了对被审计对象在一定周期内要进行全面覆盖、百分之百地审计监督,对审计查出的问题要求被审计单位要百分之百地整改到位。目前,这项制度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实施后将与我局既定的审计工作制度结合,初步形成较为全面的审计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了审计工作水平。今年以来,被审计单位采纳我局审计建议50条、制定整改措施9项、建立健全规章制度2份。在目前的抗震救灾款物审计中,充分体现了我局审计质量建设的成果,核查工作既能加班加点,超负荷运转,又能严格落实审计质量管理和控制的要求,自觉做到依法规范文明审计,用“工作在我手中,质量在我心中”的高度责任感,牢牢把握住了质量这根审计工作的生命线,高质量、高水平地开展审计工作,为我市支援四川汶川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创新机关行政办公方式 信息化建设显活力 2008年1月1日起,我局全面启动了“合肥市审计局审计管理系统”,所有的行政公文、审计文书的所有流转环节的办理全部实现了电子化,各类通知、公告等机关事务也均在该系统内执行,审计管理现场实施系统中的各种数据也与该系统实现了自由交换,标志着我局信息化建设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在该系统内建立“合肥审计人员论坛”,增强机关工作人员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内部交流;公布各级印发至我局的所有符合公开条件的文件,增强干部职工对全局工作的了解;提供资源下载,方便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同时,在我局的网站上设置了各种专栏和调查,加强对审计工作的宣传。近日,我局还积极采用PPT进行工作汇报的方式,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对信息化建设的兴趣和适应能力。 审计环境不断发展,审计转型永不停歇,审计创新任重道远,合肥市审计局将继续保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积极适应新时期的审计工作转型,努力推动合肥审计事业全面、科学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