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以“三个一流”体现审计价值――莆田市审计局先进典型宣传材料
 
【时间:2008年12月18日】 【来源:审计署人教司】字号: 【大】 【中】 【小】
    
    莆田市审计局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重在持续,贵在创新”方针,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审计厅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获得了“全国经济责任审计先进地区”,“全国审计系统先进集体”,“省级文明单位”,市“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今年“七一”,作为唯一市直机关,局党支部被市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今年初《莆田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度医疗财务收支审计AO运用实例》获审计署 “优秀奖”, 这是九个设区市审计局唯一的获奖项目;《2005年度医疗基金筹集、使用和管理情况的审计》则获 “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这些成绩正源于深入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充分体现审计价值。
    培养一流领导力
    坚强的领导力是争先创优的关键。莆田市审计局着重抓好三件事。
    一是学教入脑。近年以来,紧扣党中央各时期的重点和莆田实际,每年开展一场“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如《破解发展难题、巩固学教成果》、《提高四种能力,践行八个作风,发挥骨干作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奋力实现港城‘两个先行’》等,以提高局领导班子理论水平、驾于全局的工作能力。局支部撰写的《破解发展难问题,促进审计工作发展》被市委内刊采用,局领导所撰《积极发挥职能优势,主动服务民营经济》等文章被市委决策层采纳。
    二是廉政入心。作为“经济卫士”的带头人,局领导自身须“过硬”。局党组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审计工作的生命线,狠抓不放。全力打造“政治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精通”的领导班子和审计队伍,落实《兼职勤政廉政审计监督员制度》,坚持年一次的全市审计廉政工作会议,坚持年两次的审计回访制度和问卷调查制度,将审计置“阳光”下,最大限度保证审计公正。坚持经常性的理想、道德、技能、品德教育,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来不断推进干部职工的思想、作风、业务建设,树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良好形象。
    三是“行评”入耳。制定实施《审计过错责任追究办法》、《审计局绩效考评办法》等,严格执行《审计公示》和《审计结果讲评制度》。去年“学教”活动,走访被审单位16个,发征求意见139份,征集意见建议10多条,先后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提出9条整改措施,行风政风建设成效显著。2006、2007年连续两年绩效考评均获“优秀”等次。2007年行评考核评议名列32个部门第1名,被市政府授予“行评先进单位”。
             
    打造一流的队伍
    提高干部整体素质成为局机关的重中之重。局党组紧扣市里和上级审计机关的中心任务,积极探索创建和谐审计机关的最佳方式。
    一是培育进取感。有的放矢地开展各种思想教育活动,高度重视政治理论学习、长效机制建立、党的建设、典型树立、廉政教育、内部管理。同时,注重人才培养和干部素质提升,开展“爱审计、讲廉洁、树新风、做奉献”争优创先活动。与市人事局联合评选表彰“2001至2004年度全市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活动;结合建党86周年,开展评选表彰“优秀党务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局领导班子对干部职工关怀备至,以增强他们爱岗敬业的信心与决心。干部业务水平高、修养高,单位正气勃发,为全局创新工作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提高使命感。时刻把使命感铭记于心,使自己无愧于审计这份光荣的事业。在对木材加工区临时道路工程决算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亲临现场勘测,虽受到施工队的百般阻挠,导致审计工作一度停滞。可大家仍怀着高度负责的态度,迎难而上,顶住压力甚至恐吓,继续钻探核实。在项目业主送审的1616万元工程造价中,审减819万元,审减率高达50.72%,有效制止了国有资产流失,弘扬了正气、树立了审计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是树立责任感。优质干部队伍的建设最终要回馈人民群众。做到审计为民。局机关37名在编人员,党员占80%。社保科长张煌,在对汶川抗震捐赠款物跟踪审计期间,其父病危,但他坚守岗位,加班加点,以客观公正和对党、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认真履行职责。6月7至9日端午节小长假时,小张父亲去世,但他仍坚守审计现场,出色完成了组织交办的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作出了贡献。
    创造一流的业绩
     “发展、创新、和谐”成为市审计局一直贯彻的审计理念。
    一是致力发展。坚持突出 “五个效果”来体现审计价值:纠正和追回政府性资金流失、为民审计维护群众利益、及时查处一些倾向性和苗头性问题、促进机关作风好转和廉政建设、帮助和促进被审单位完善内控制度提高管理水平、为党委和政府决策当好参谋。使审计范围更广泛、重点更突出、方法更灵活、资源利用更合理、建议采纳更有效。2006年以来共对财政性资金贡献6124万元。去年市长张国胜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报告》上,对审计工作做了充分肯定的批示,并得到市人大常委会的高度评价。
    二是关注民生。审计的和谐理念更多关注群众利益的合法到位。2006年以来,社保资金审计,全市共追回银行少计利息1404万元,查处8个“小金库”金额85万元,查出违规收取退管费349万元。审计建议每年可增收利息774万元。揭示和帮助解决某林场十年间停发83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83.55万元。《中国审计报》以《莆田审计维护医保基金安全运行》为题予以报道。审计披露有关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不够规范,银行少数社保基金利息达千万元的问题,引起副省长李川的高度重视并做重要批示,责成有关部门认真整改。督促相关单位将渔船燃油财政补贴的1000多万元如数发放到渔民手中;督促交警系统将违规收取交通事故押金专款260多万元清退给当事人。
    三是促进规范。注重从机制上预防腐败。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帮助制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用制度来杜绝漏洞,防止腐败和违纪问题再次发生。近两年,共提出1453条建议,采纳459条。其中:对财政预算管理的建议得到市政府采纳,当年就纠正预算不合理资金2500万元。同时针对个别单位因内控不健全而导致单位资金被贪污1012万元重大违法案件,主动牵头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单位货币资金内控管理的通知》,这些受到市领导的表扬,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从2006年以来,共完成了976个单位(项目)的审计,查出违规金额3.98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9.83亿元;应缴财政金额5451万元。移送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案件线索8件9人。去年,通过追回资金流失、纠正资金用途等对财政性资金贡献4124万元,查出并纠正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资金5004.6万元。
    莆田市审计局正是在“三个一流”上下功夫,创出众多业绩,受到广大干群的肯定。目前,正以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目标, 努力打造更优质业绩,为海峡西岸经济区、莆田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