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吉安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紧贴工作实际,制定、完善、落实了一系列制度措施,审计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审计队伍的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思想,增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党风廉政建设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作为履行经济执法监督职责的审计机关,在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查处违纪违规问题,严厉打击腐败行为,切实发挥审计监督在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必须加强自身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审计纪律,确保客观公正地行使审计职权。只有做到廉洁从政、廉洁从审,审计结果才能真实准确,审计执法才能客观公正,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才能不断提高。否则,廉政建设方面出现问题,不仅审计质量将大受影响,审计反腐倡廉的职能作用也会大打折扣,审计的公信力将会受到质疑,而且会极大地损害审计机关、乃至政府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同时给审计事业的发展带来危害。因此,在工作中,我们始终坚决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为核心,以预防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为目标,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加强干部职工的廉政教育,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措施、更扎实的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从审、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多年来,我局没有发生过干部职工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的行为,树立了良好的机关形象,2004年被省审计厅评为勤政廉政先进单位,2005年被省人事厅、省审计厅评为全省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2004年被市委、政府授予“群众满意单位”;从2002年开始连续六年被市直工委评为“四好机关”;并多次被评为市直“目标考评先进单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为审计监督行为赢得了更高的公信力。
二、加强领导,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我局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强化责任,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确保了反腐倡廉目标任务的落实。一是党组高度重视,成立了党风廉政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李祖江同志担任组长,其他局领导为小组成员。二是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业务部门各负其责、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与审计业务工作、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其他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形成“一岗双责”的工作格局。坚持每个月召开一次汇报会;坚持每个季度检查一次工作,坚持每半年搞一次总结,坚持年终结合岗位目标进行考核。局党组还作出决定,在全市审计系统每二年表彰一批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三是领导带头执行规定,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局领导成员严格执行中央、省市颁布的党风廉政规定,做到严于律己,率先垂范。要求部下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已首先不做,以实际行动当好群众表率。四是局党组与各科室负责人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认真抓好廉政建设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三个关键环节,把反腐倡廉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工作考核、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并明确规定凡是在日常工作中发现有违反廉政责任规定,一经查实,本年度公务员考核和评选先进一律取消资格,实行一票否决制。如发现有违纪、违法行为,按照党纪政纪条规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形成了“分工明确、责任具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五是积极发挥审计机关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支持纪检监察部门依照党章和行政监察法开展工作。一方面让纪检监察干部列席党组会,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监督;另一方面让纪检监察干部参与审计,现场监督;再就是坚决支持纪检监察干部定期到被审计单位回访,了解并监督审计人员执行廉洁从审纪律的情况,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作用和协调作用,为审计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三、注重教育,提高审计人员的廉政意识。
我们按照“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五不准”等一系列廉洁自律规定的要求,紧贴审计工作实际,以“外抓审计纪律、内抓机关管理”为重点,进一步深化党风廉政教育工作。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武装广大审计干部,提高审计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二是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学习党章结合起来,组织和引导党员干部自觉对照“八荣八耻”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使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令的畅通。三是主要领导亲自上廉政党课,组织开展以《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为主要内容的党风廉政建设专题讲座,要求广大党员干部正确处理好“廉政与勤政、反腐与防腐、正人与正己”这三个方面的关系。四是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党纪国法教育和审计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教育,引导审计干部牢记神圣职责和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权力观。五是认真抓好正反两方面典型教育,组织开展以观看专题片《忏悔录》等为主要内容的警示教育活动,积极参加英雄事迹报告会,使审计人员警钟长鸣,自觉遵守廉政纪律,增强全体审计人员的廉政意识、自律意识、公仆意识,为审计工作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可靠的思想保证。
四、创新机制,加大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力度。
我们按照《实施纲要》要求,紧紧围绕规范公共权力运行这个中心,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着力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和创新制度。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重大事项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的使用,必须经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制度,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制订“三重一大”实施意见。凡是涉及重要工作安排、干部人事工作、重大经费开支等都经集体研究决定,积极营造班子成员既各司其职,又协调配合的议事氛围。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机制,促进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职能作用,努力维护和保持审计机关“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公正廉洁、勤政高效”的社会形象。三是实行述职述廉制度。党组每年民主生活会,都要把述职述廉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对照检查。在年度工作总结时,要求全局干部职工都要写出书面报告,向局党组进行述职述廉。四是建立绩效考核制度,以“改进机关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行政成本”为主题,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对各科室实行目标管理,科室对个人进行绩效考核的办法。五是大力提倡推广送达审计,在市区内的审计项目,一般采用送达审计,努力降低审计成本。六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坚持干部交流制度,特别是对重要关键岗位的干部,包括审计业务的干部,加大交流轮岗力度,积极探索推行审计项目招标制和审计组长竞争上岗制度,优化审计组人才组合,促进审计权责一致。七是加强审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审计法,严格执行审计署6号令,确保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八是建立了审计机关“一把手”离任审计审计制度,切实加强机关财务管理,抓好财务基础工作,并对机关内部实行年度财务收支审计制度。九是完善审计组廉政工作制度,实行“午餐禁酒令”,加强对现场审计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促进审计组和审计人员认真遵守各项廉政规定和审计工作纪律。十是建立和健全了《审计机关管理制度》、《首问责任制度》、《岗位责任追究制度》、《审计公告制度》《学习制度》、《考勤制度》、《财产管理制度》、《车辆和驾驶员管理制度》、《机关效能建设制度》、《廉洁从审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审计事业健康和谐发展。据统计,2003年至2007年,全市审计机关共审计5932个单位,查出违规问题金额10.78亿元,管理不规范金额15.62亿元,应归还原渠道资金1.54亿元,已归还原渠道资金1.38亿元审计处理已上交财政款1.35亿元,投资审计核减工程造价2.53亿元。依法向司法、纪检监察机关移送案件52件;提出审计建议3279条,被有关单位采纳审计建议1790条;审计后挽回(避免)经济损失1.46亿元。为吉安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廉政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