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口县审计局有一位年纪最大,原则性最强,业务最精,工作最认真负责的老同志,他就是最受江口县审计局全体同志尊敬的“老黄牛”——陈敢为同志。 一、当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陈敢为同志选择了什么 1998年6月,组织上安排陈敢为同志担任主审赴石阡县对粮食部门1992年4月至1998年5月新增财务挂帐和其它不合理占用进行交叉审计。当时,陈敢为同志的大女儿刚好从贵州财经学院大学毕业,正处在找工作的节骨眼上。毕业分配是关系女儿一生的大事,作为父亲,陈敢为同志有理由向组织提出不搞主审,甚至于放下工作,为女儿的毕业分配去奔波,这是当父亲天经地义的、无可非议的职责。而陈敢为同志却以工作为重,他心里考虑到这个审计项目是江口县审计局成立以来任务最重、审计范围跨度最长、技术难度最高、时间最紧的一项工作,感到责任重大。他在心里告诫自己:组织上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我,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我一定要尽职尽责地搞好,不能因为女儿的毕业分配而分心影响工作,造成工作的损失。在实施该项审计中,陈敢为同志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工作上,没有去考虑女儿的工作问题,也从未向局领导提起过要求安排女儿工作的事。在此期间陈敢为同志从石阡县到铜仁地区审计局汇报工作,三过家门,都未返家过问女儿的工作问题,他女儿至今工作仍未解决。 2004年9月,陈敢为同志被铜仁地区审计局抽调,参加由省政府统一组织的对雷山县扶贫资金的交叉审计一个多月,项目刚结束,应该休息几天,但是,局里又接到在另一个县开展一项重大审计项目的交叉审计,要求具有较强业务能力的同志担任主审,局党组研究决定,让陈敢为同志担任该重大审计项目的主审。对组织的决定,陈敢为同志没有半点怨言,也没提出要休息的要求,就开始默默地收集有关资料熟悉情况,积极做审前准备工作。而这时一拖再拖的胆结石病再次发作,已不能坚持工作了,陈敢为同志才住进了医院做了手术,他躺在病床上,心里却在琢磨如何完成这项审计任务,伤口折线回家的第二天,不顾家人的劝说,就一个人悄悄地到办公室,做着审前准备工作。 10月上旬,陈敢为同志带领审计组的同志到审计点进行交叉审计。一天,陈敢为同志接到他远在贵阳的姐姐打来电话,告知母亲病重,已处于昏迷状态,九十高龄的母亲很可能就要走了,接到电话,陈敢为同志心里矛盾起来:这里的工作刚刚铺开,有很多工作要做,作为主审,我走了,就会成为一盘散沙。他告诫自己:你是主审,你不能走。陈敢为同志含着眼泪,歉疚地对姐姐说,我实在抽不开身啊……请你们理解、支持。陈敢为同志没有将母亲病重的消息告诉任何人。半个月后,传来母亲病故的噩耗,陈敢为同志匆匆赶回贵阳办完母亲的丧事后,就及时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始终惦记着正在实施的审计工作。陈敢为同志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审计事业,当工作与家庭发生矛盾时,他选择的是党的事业为重。 二、少说多干,多干事,做好经济监督卫士 1998年6月,在对石阡县粮食部门1992年4月至1998年5月新增财务挂帐和其它不合理占用进行交叉审计中,陈敢为同志和审计组的同志们一丝不苟地审查每一页帐单、凭证……,对每一笔资金的走向,都认真细致地查清其来龙去脉。经三个多月抽丝剥茧的辛苦工作,终于发现石阡县粮食部门是亏损企业,该部门因弄虚作假造成近500万元的挂帐,得到妥善处理。审计结果与该部门给外界的印象却截然相反:石阡县粮食部门是全区粮食系统唯一盈利的单位,且连续多年获先进称号。 仅管陈敢为同志腿有残疾,行走不方便,对每一笔项目资金的来龙去脉,他都要寻根问底,坚持实地亲自查验,看看其经济使用的真实性、效益情况。1999年4月,在实施对江口县1996年——1998年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审计工作中,为了验证该项目资金的真实性,在项目审单位有关人员的陪同下,陈敢为同志带领审计组的同志翻山越岭到每个果树苗基地、到每个灌溉渠道工程实地查看。一次,刚走到太平乡平坝凹弥猴桃基地山脚,就下起了毛毛小雨,当时又没带雨伞,有的同志提出,不要上山了,在山下远远看看就行了。陈敢为同志什么也没说,自己一步一拐地向山上走去。但看到他艰难吃力的行走,几个年轻人便好心地劝他说:老股长,你就不要上去了,我们去就行了。他说:不是我不相信同志们,而是投入30万元这样大一笔资金的果树基地系着我的心。就这样,陈敢为同志一步一拐地坚持走到了弥猴桃基地现场,认真地测算着猴桃树苗,细心地观查着弥猴桃树苗的长势,看看是否有病苗、枯苗,根据他所掌握的情况,对项目单位提出了合理密植,如何加强管护、保证投资效益等建议。 自调到江口县审计局工作以来,陈敢为同志共参与实施审计项目126个,其中担任主审项目64个,查出各类违规资金2260万元,上缴财政142.5万元。2001年以来,陈敢为同志还担任江口县审计局审计项目复核工作,对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一丝不苟地认真复核每一份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报告,凭借自己高度的责任感和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对每一个疑难问题都要认真查线索、找原因,对照法规,严肃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他的严格把关下,江口县审计局所实施的审计项目,没有一件因质量问题而引起行政复议。 三、要做到提高审计水平,就必须勤学苦钻,掌握过硬本领 自调到江口县审计局工作后,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陈敢为同志深深体会到,经济工作方面一些人受个人私利、小团体利益驱动,钻有关政策、法规及制度还不够完善的空子,不择手段地为个人和小团体谋取私利、中饱私囊,反映出来的问题多样化,作为审计人员没有精湛的业务和过硬的本领,就很难发现存在的问题,就难以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能。陈敢为同志深知审计人员的责任重大,也感到自己的审计业务能力急待提高,为此,只有中专文化的他就埋头书本,钻研业务。他自定了学习计划,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疑点,就认认地做笔记,虚心向同志们请教寻求答案;平时,注意收集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编制目录,装订成册,便于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陈敢为同志的审计业务水平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实践,不断得到提高,他成为全地区10个县级审计机关中第一个取得审计师资格的审计干部。随着计算机运用的普及,审计工作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审计人员掌握计算机操作技能已成为新形势下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工作之余,他晚上和双休日又潜心投入到钻研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学习中。通过多年的摸索、实践,现在,陈敢为同志已能熟练地运用计算机,成为江口县审计局将计算机运用于审计工作的第一人。 四、作为审计人员,不但要业务过硬,更要思想政治过硬 作为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基层审计干部,陈敢为同志认为,做人就是要清正廉洁,尤其是审计工作者更要严格要求自己,不该吃的坚决不吃,不该拿的坚决不拿。2001年,在对江口县地税局税收完成情况审计工作中,该局的领导见我们审计组的同志辛苦,给每个审计人员买了一条精装磨沙烟,在推辞不了的情况下,陈敢为同志带头将烟交到本局纪检组,由纪检组长退回原单位。1998年,在对石阡县粮食部门1992年4月至1998年5月新增财务挂帐和其它不合理占用进行交叉审计工作中,有关部门的领导看到审计组不顾酷暑连续工作了几个月,工作非常辛苦,审计结束后,有关部门领导亲自给审计组的同志每人送去500元以表示慰问。但不管领导怎么说,陈敢为同志带头拒收。 从事审计工作以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同志们的帮助、支持下,通过努力,陈敢为同志先后10次被贵州省审计厅、铜仁地区审计局、中共江口县委、江口县人民政府、中共江口县直属机关党委评为“优秀党员”、 “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陈敢为同志今年五十九岁了,按常理到了这个年龄就有“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想法,工作也可以少做了。但是,陈敢为同志仍一如既往勤奋工作,除了日常复核工作外,目前还担任着对江口县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情况和对江口县有关汶川地震救灾资金物质两个审计项目的主审。“老牛自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 陈敢为同志正是以他朴实的人生、平凡的工作去划一个圆满的句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