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交通运输审计局查处大案要案成果显著
审计署交通运输审计局
 
【时间:2008年12月21日】 【来源:审计署人教司】字号: 【大】 【中】 【小】
    
    近几年来,审计署交通运输审计局始终坚持二十字方针,紧紧围绕“守土有责,把握总体,突出重点,整改提高”的原则,坚决落实刘审计长提出“摸清家底、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制约权力、提高效益”的要求,在审计中,充分发挥审计查处重大问题,促进廉政和法治的作用,狠抓大案要案查处,共查处重大违法违纪案件20多件,涉及金额500多亿元,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部门查处案件9个,涉及35人,其中:局级以上干部7名,通过审计署单独向国务院报送重要信息10份,其中:审计要情4份,审计信息要目3份,专报1份,审计长信函2份,全部得到了温家宝总理等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批示。在查处案件过程中,交通运输审计局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高度政治责任感是查处大案要案的基础
    2006年9月11日凌晨3点,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审计组所在的宾馆会议室仍是灯火通明,李季泽局长带队的宁夏社保资金审计组仍在忙碌着,审查石嘴山市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医保中心”)的账目。在审计组进驻石嘴山市时,医保中心财务科长李斌失踪了。审计人员发现医保中心财务管理十分混乱,大量的原始凭证仅仅用绳子捆在一起,没有一本完整的账簿。初步审计结果显示,宁夏煤业集团公司以银行承兑汇票形式支付的医保资金出问题的可能性很大。医保资金是老百姓的救命钱。一定要查清医保中心的问题,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决不让一个罪犯逃脱法律制裁,这既是审计人员的信念,也是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案情紧急,李季泽局长马上进行布置,一方面向署领导汇报案情,得到署领导的指示和支持;和当地政府联系,取得当地公安、检察机关等司法部门协助。另一方面指挥审计组全体人员以银行承兑汇票作为线索,全面审计,尽快取得突破。部分人员走访宁煤集团和银行,打印对账单;部分人员整理原始单据,核对银行账目;部分人员对相关人员进行询问。整整三天,每个审计人员全身心的扑在审计查找线索问题上,一直工作到凌晨,昼夜鏖战,终于形成突破,查出医保中心3000多万元的汇票被挪用,同时,发现医保中心原主任徐福宁及其弟与此案关系极大,可能涉及黑社会犯罪。该案以《审计要情》上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时任副总理黄菊、秘书长华建敏都做了重要批示,宁夏自治区成立专案组侦破。目前,该案5名主犯已被判刑,其中3名主犯被判无期徒刑。互联网、媒体报刊对此案作了大量报道。参加此案审计的人员:交通运输审计局李季泽(局长)、崔巧珍、张桂侠、余朝、武汉特派办余远华(副特派员)、外交外事局周晖、张新芳、资源环保局刘占波等8人。正是他们具有高度责任感,在短短三天内取得突破,查处了宁夏自治区近年来最大的挪用公款案。
    二、顶住压力,坚守职业道德是查处大案要案的关键
    2007年1月,对民航总局2006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局领导刘福祥带队对首都机场集团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前期调查,发现资金运作十分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程序。根据调查情况,交通运输审计局将全局审计力量分成两个小组,一组余朝处长负责以首都机场扩建工程为重点,审计资金使用情况。一组余其汉处长负责以首都机场集团财务收支为重点,审计资金运作情况。两个小组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发现机场扩建工程存在问题的疑点和线索,都取得突破。工程审计组发现首都机场集团违反基建程序边设计,边施工,边报批,超规模建设达80多亿元,低价变卖在建工程以及挪用专项建设资金23亿元的问题。以《审计要情》上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进行查处。财务审计组也发现首都机场集团违规为华闻控股公司堵塞资金漏洞的问题,以审计长信函上报国务院,温家宝总理也做了批示。为此,中纪委成立302、314专案组进行调查。交通运输审计局李季泽局长任调查组副组长,带领全局人员参与调查。调查开始,审计组就面临着空前的压力。既有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有人反映对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进行调查会影响奥运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有人反映首都机场问题违规不违法,最好交由民航总局自行处理,还有人反映首都机场集团公司规模大,经济关系复杂,审计人员能不能查清问题。也有来自工作方面的压力:该案案情复杂,涉及人员较多,而且涉案人员十分狡猾,采取各种方法,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取证工作十分困难。局领导顶住压力,指示大家要排除干扰、坚持原则、彻查到底。短短半年时间,审计人员几乎跑遍了首都机场的所有关联单位以及多家银行证券公司,每个审计人员房间里的资料都堆成了山。大家没日没夜地干着,不仅查清了首都机场违规运作资金的事实,而且查出原董事长等人涉嫌贪污等严重问题,中纪委调查已结束,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如果审计人员没有顶住压力,不能坚守职业道德,首都机场违规运作资金造成国有资产重大损失及高层领导干部涉案的黑幕就不能被揭开。
    三、不畏困难,一查到底是查处大案的保证
    2006年12月,对铁道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审计,延伸审计铁道部信息技术中心。前期调查发现,该单位事企不分,管理混乱,通过虚假注册、交叉持股方式开办100多家公司。局领导敏锐地感觉到这个单位不寻常,召集全局同志开会调整审计工作方案,调回在民航总局审计人员,要求全部力量投入信息中心审计,一定把情况搞清楚。审计人员很快就摸清了信息中心所办公司的情况,并发现了人员经费吃空饷的问题。同时,发现其所办公司之间关联交易金额巨大的问题,部分公司的收入完全依靠“过境贸易”,收取差价。以此看来,吃空饷并不是主要问题,还可能有深层次的问题。信息中心大部分公司以贸易为主,交易十分频繁。审计人员从合同开始,分析物资流转,审查每笔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通过大量调查取证,终于发现信息中心通过层层加价,加大财政支出,部分公司虚假报价,偷逃税金等严重问题。重大问题被揭露出来了,审计工作似乎也可以告一段落。但局领导对该案思考却并不止于此,指示对部分重点公司开支进行详细审计。审计人员对这些公司1999年以来财务收支进行了梳理,发现一笔没有具体交易记录的收款,并由此深入调查,发现信息中心存在多年的“小金库”。审计人员采取边核查“小金库”开支,边找相关责任人谈话的策略,取得了突破,部分公司负责人私设“小金库”,贪污公款近1000万元的重大案件终于大白于天下。现该案已移送公安机关进行处理。审计人员不畏困难,层层深入,抽丝剥茧,终于发现了隐藏在深处的涉及经济犯罪问题。
    四、开拓创新是审计重大问题的有效途径
    交通运输审计局查处大案要案,十分注意审计创新工作。将重大问题查处和效益评价结合起来,不仅能较好履行审计监督职能,而且充分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2006年,针对铁路改革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交通运输审计局选择合资铁路之一阳涉铁路作为效益审计调查的对象。交通运输审计局通过财务审计,很快发现了该铁路在效益上存在突出问题:一是建设工期长,二是利用率低,三是经济效益差。交通运输审计局突破传统合规性审计局限,采取了适合效益审计的新路子。一是以审计目标为导向组织审计团队。将决策、投融资、管理作为主要目标进行原因分析。二是将审计和调查相结合。不仅审计财务数据,还大量调查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铁路建设和营运报告等非财务资料,充分考察影响效益的因素。三是聘请专家参与。从铁道部聘请了投资管理、建设管理、运输管理和财务管理等方面专家,全程参与审计,对专业性较强的问题提供建设性意见。四是查阅资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在查阅资料的同时,审计组专程到实地进行考察,对于分析规划设计和建设质量方面的问题,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五、注重对比和综合性分析等方法运用。对于各种要素运用对比多种方法,分析其中关联关系,找出影响阳涉铁路效益关键性因素,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大家群策群力,研究和分析制约阳涉铁路健康发展的四大原因。一是设计多标准,建设质量差。二是沿线有效运输需求不足。三是运营管理封闭式。四是资金不到位和征地拆迁政策不落实。审计署以《重要审计要目》向国务院反映后,温家宝总理亲自批示。发展改革委、山西省人民政府、铁道部组织联合调查组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阳涉铁路效益的问题。可以说,没有制度和技术创新,查处大案要案工作就不可能有新的发展。
    此外交通运输审计局还在2004年医院审计中查处了人工耳蜗案;对民航总局2004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处了民航总局私设“小金库”8784万元,以及所属空管局用21216万元违规购置办公楼,部分领导涉嫌私分公款问题;对铁道部2005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处铁道部资金清算中心违规回购铁路债券11.43亿元问题;对铁道部2006年度预算执行审计中查处铁道部专运处违规搞旅游创收3904万元问题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
    查处大案要案,是与署党组英明决策和高超指挥艺术分不开的,是与局领导高度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性分不开的,是与全局同志齐心协力,不畏艰苦,敢打硬仗的作风分不开的。交通运输审计局将一如既往,加强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队伍作风和能力建设,做出新的成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