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李冬生,卫生药品审计局一处处长,曾被评为“审计署机关建功立业先进个人”、“审计署机关优秀共产党员”,连续四年在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在组织卫生医药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认真贯彻派出局“守土有责、把握总体、突出重点、整改提高”的工作方针,以高度的责任感,关注医药卫生行业存在的社会热点问题,实践“民本审计”理念。通过深入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发现被审计单位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问题,组织编写的多篇审计信息被《重要信息要目》采纳并被国务院领导批示。在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促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
为了守护好人民大众的救命钱 ——记卫生药品审计局一处处长李冬生
关注民生问题,是卫生药品审计人员的责任 在李冬生看来,关注民生问题,是卫生药品审计人员的责任。从5年前经过竞争上岗到卫生药品审计局任一处处长后,她就意识到国家财政对卫生、药品监管、计划生育、中医药事业费等方面的投入,就是政府对亿万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障职能的具体体现,在这个领域的审计工作,最要紧的就是守护好人民大众的救命钱。上任当年,她就发现并查出了卫生部门的疾病控制重点资金——艾滋病防治资金层层滞留,一方面是管理部门资金大量闲置,另一方面是基层单位防治资金短缺,使用效益低下问题。接着,在新的年度,派出局首次开展了效益审计项目,她又积极建议把艾滋病防治资金使用效益作为选题,对这项神秘而又陌生的重要资金管理情况,展开自上而下的审计调查。她带领审计小组多方听取专家意见,边学习防治艾滋病知识,边创造性地引入国外先进的审计分析方法,选定艾滋病重点疫区和重点调查内容,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按照方案设计,审计人员首次走进艾滋病实验室,走到专门医院晚期病人的床边,实地检查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顺利地完成了效益审计工作。近年来,她更加关注医药卫生行业的“热点”问题,重点揭露了卫生部一些机构超越职责范围利用公共资源违规收费,部分高校向附属医院收取费用等问题,并从侵害群众利益、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的角度分析由此产生的危害并提出了建议。 这些年,她带领全处人员,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和审计署重要项目审计中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在查处问题的同时,大力提升审计成果。艾滋病防治资金效益审计项目,被评为审计署效益审计项目一等奖。组织撰写的《部分高校向医院收取费用问题比较严重》、《卫生部、药监局行政事业性收费欠缴问题比较突出》、《艾滋病防治资金大量闲置》、《全国牙防组财务混乱》等审计信息被《重要信息要目》采纳并被国务院领导批示,引起卫生部门和相关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及时采取多种措施改进工作。 忠于职守,全力维护公共卫生资金安全 在李冬生心中,忠于职守,全力维护公共卫生资金安全,是卫生药品审计人员职业操守的重要内容。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她意识到,医疗卫生行业的问题,既是各级政府关心、又是全社会关注的大问题。要保证医疗卫生专项资金安全、合法、合理、有效使用,必须在专项资金渠道各环节查疑堵漏上下功夫,从管理上、制度上解决问题。她带领审计组的同志连续几年关注卫生部本级将卫生专项经费交由所属单位代管,经费支出随意性大、缺乏有效监管问题,连续几年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该问题,并主动与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沟通,宣传相关财经法规,用审计查出的事实说明经费在所属单位代管的弊端,最终促使卫生部将代管资金全部收回本级管理,并出台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经费的管理,使大笔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的安全在制度上有了保障。对一些违法违纪线索,她也一查到底,决不放弃。在核查一起案件线索过程中,在局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审计组的同志先后调查了十几家银行的几百张单据,组织大家从一大堆材料中清理出重要疑点,终于使问题水落石出。 作为一个承担局内重要审计项目同时兼顾局内综合工作的处长,她的任务十分繁杂。对待工作,她任劳任怨、严谨细致,为了把好局内公文质量关口,她认真学习署机关对办理各类公文的新要求,经她核对上报的公文,几乎没有出现过差错。每天,局内各项行政事务,她都要一一安排,经常还要直接办理到位。 作为一个家庭主妇,她上有年迈的父母亲要照顾,下有刚上小学的儿子学习生活要陪伴,丈夫在单位又经常出差,家里家外事事要打理。长期以来,她是局里吃中午饭最迟、下班时间最晚的人,每天要工作到很晚才独自骑车回家。每当加班时,常常会听到儿子在电话中用稚嫩的声音一次次询问何时回家?她总是嘴上支应着“快了,一会儿就回去”,手中的工作却没有停歇。 李冬生用她的行动,实践了一个卫生药品审计人员,对党和国家赋予职责的坚守,交出了让人民大众放心的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