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暨审计机关成立25周年  >  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 > 正文
 
增强开拓创新意识 提高审计工作成效
 
【时间:2008年12月18日】 【来源:审计署人教司】字号: 【大】 【中】 【小】
    上海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处集经济责任审计管理协调、经济责任审计业务实施、内部审计指导监督等职能于一体,现有人员31名。2006年以来,该处认真履行职责,注重开拓创新,坚持经济责任审计管理与内部审计指导监督一起抓,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与其他审计项目一起抓,审计业务建设和审计队伍建设一起抓,不断实现审计管理工作有新突破,审计业务建设有新发展,审计队伍建设有新提高。在2007年度局考评中被评为表扬集体。有7份审计工作报告被市领导批示,2个审计项目获得全市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一等奖和三等奖,廉政文化建设论文获得全国审计机关论文评选二等奖。
    ——注重加强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水平。一是重点抓好经济责任审计三项规章制度的研究起草工作。其中:《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委、市审计局关于本市市管党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以沪委办发[2006]21号文印发;《上海市市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已由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以沪委办发[2007]23号文印发,中央五部委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向全国省级审计机关转发。此外,还研究起草了《上海市市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分类管理办法》。二是重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合力作用,推动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前信息沟通机制,市委组织部、市纪委、市监察委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前向市审计局介绍有关情况,促进提高审计效果。三是建立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制定、年度审计情况综合报告和审计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及报告三项制度。每年分类制定区县党政领导干部、部门(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和市管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规范各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综合分析,起草经济责任审计情况年度综合报告,反映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提出审计建议。近两年的综合报告均受到市领导重视。其中,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等市领导对2006年度市管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情况的综合报告作了4次具体批示,要求有关部门用好审计报告,加强对干部的监督和教育。加大审计整改情况督促检查力度,对上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整改情况检查进行汇总分析,促进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四是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思路,提出经济责任审计要从目前以财政财务收支为重点的审计模式逐步转向以领导干部履职情况为重点的审计模式,从目前以法人为重点的审计模式逐步转向以自然人为重点的审计模式;提出要把握经济责任审计的特征,把财务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基础,把决策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重中之重,把内控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环节,把业绩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必要内容,把法纪审计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特殊要求。五是会同市有关部门召开了上海市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交流会,编印了《经济责任审计制度规范汇编》、《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交流材料汇编》,加强对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指导,进一步规范和深化区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此外,注重加强经济责任审计宣传,编印了《经济责任审计通讯》。
    ——注重加强指导和监督,着力推动全市内部审计稳步发展。认真履行审计机关对内部审计指导和监督的职责,积极采取措施,努力推动全市内部审计稳步发展。一是组织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2008年5月,市政府召开了上海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市委常委、副市长屠光绍受韩正市长委托到会作了重要讲话,对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要求。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区县政府分管负责人等共500人出席会议。这次会议对推动全市内部审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研究起草了《市审计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从部门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审计机关、内部审计协会合力推进内部审计工作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四点意见。市政府办公厅以沪府办发[2007]15号文转发,并在“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全文发布。这一文件已成为推动全市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指导性文件。三是加大对全市内部审计工作的调研力度,对本市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市管企业、金融机构的内部审计机构开展工作调研,对部分乡镇内部审计情况进行调研。起草《关于本市市级单位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建设情况统计调查及部分市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检查结果的报告》,受到市领导重视。市政府领导批示要求加强内部审计,从源头上加强监督、防止腐败。四是结合经济责任审计,开展内部审计制度建设情况和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的检查和评价,以审促建,以审促质。
    ——注重抓好审计业务建设,着力提高审计项目质量。2006年至2008年6月,全处共组织实施17个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在审计中,注重规范审计行为,重点抓好审前调查、审计方案编制、现场审计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应用和审计报告起草等环节,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审计项目质量在全局审计业务处审计项目质量检查中受到好评。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和市信息委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以及市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报告得到市领导批示。长江经济联合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电(集团)有限公司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在全市审计机关第十一次、第十二次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中先后获得三等奖和一等奖。注重计算机辅助审计,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在审计署计算机审计专家经验库评选中获得优秀奖。在抓好审计业务建设的同时,注重加强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据统计,2006年至2008年6月,被审计署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和市审计局采用审计信息63篇次,提供的新闻稿件被《中国审计报》、《解放日报》等新闻媒体采用20篇次,审计信息宣传工作在全市审计机关审计信息宣传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
        ——注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一是重视审计论文研讨活动。利用全市审计机关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暨思研会年会平台,加大工作研究力度。论文“从人字解读,看队伍建设”和“培育十项全能,烹制审计大餐”,分别获得2006年、2007年思研会年会论文评审二等奖和三等奖。二是重视抓好审计科研工作。坚持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注重审计科研成果的实效性,在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在宣传推广上下工夫,在指导实践上下工夫。2007年开展了“深化经济责任审计”课题研究,提出的“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建议,得到了市委组织部的赞同。2008年申报的“层次分析法在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被列为局重点课题。2007年,全处同志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审计月刊》和《现代审计与经济》、《上海会计》、《上海审计》、《北京审计》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2篇,内容涉及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多个方面。此外,“审计廉政文化三字经”论文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廉政文化建设论文评选二等奖。在2008年市审计学会群众性科研工作交流会上获得优秀组织奖。三是注重青年审计干部培养。注意给他们多交任务、多压担子,鼓励他们在审计业务、审计管理、审计科研工作中打前锋,担主角,为他们尽快地成长、成材创造条件。青年审计干部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局纪念建党85周年“党在我心中”朗诵比赛、十七大知识竞赛中均获得三等奖。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