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审计系统提起沈国平,即使素未谋面,也已先生三分敬意---他是半路出家的审计人,却在五六年时间里相继拿到了审计师、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他是铁面无私、明察秋毫的审计人,却又在执法中饱含着浓浓的服务热情。一路走来,他向世人展现的是一个勇于与病魔作斗争的生活强者,更是一个敢于与艰难困苦碰硬的铮铮铁汉。 桃李芬芳,结缘审计 1970年10月,沈国平出生在新泰市汶南镇的一个偏远山区。家庭的贫困,从小磨砺了他从不服输的倔强性格。父母膝前、煤油灯下,处处留下了他冥思苦读的身影。1986年7月,品学兼优的他师范毕业,成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光阴荏苒,10载寒暑,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治学严谨又不失幽默风趣的沈国平,以优异的教学成绩赢得了千余学生的爱戴与尊重。 1996年6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国平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一次重要转折,成为了一名审计人。初来乍到,他对“审计”一词感觉既新鲜又神秘。干一行爱一行。面对全然陌生、一无所知的审计事业,他暗暗下定决心,自己一定要成为一名审计工作的行家里手。于是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审计理论上。每天晚上,他办公室的灯都亮到12点,五六年间风雨无阻。正是凭着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凭着对审计事业的无限热爱,沈国平始终坚持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如饥似渴地学习审计专业相关知识,随时掌握相关的审计法规。功夫不负有心人,短短五六年时间,他竟然连续考取了审计师、会计师、高级审计师、高级会计师资格,这在很多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纷纷向他投来钦佩和艳羡的目光。然而成功背后的艰辛和汗水,是常人所无法体会的,也许这其中的滋味只有他自己能品味地到。 严谨细致,铁面无私 拿到双高资格,沈国平理所当然地成为审计一线的一员猛将。同时,他也被市委任命为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主任,走上了副局级领导岗位。 审计,成天与账本打交道,从浩如烟海的数据中寻找珠丝马迹,而经济领域的违纪违规手段日趋隐蔽和复杂,审计影响又日趋广泛,特别是随着审计公开力度的加大,更加加大了审计风险。 在压力与挑战中,沈国平带领经责办全体同志迎难而上,本着向党负责、向人民负责、向事业负责的态度,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地对待每一件审计业务,使之成为经责办全体审计干部牢不可破的一种审计品质。在这种品质面前,许多问题与困难都迎刃而解,许多魑魅魍魉也无处藏身。 某单位曾先后经过多个部门的反复检查,均未查出严重违纪问题。沈国平同志在初查发现被审计单位账表、账证一致的情况下,抓住该单位报销的原始单据比较杂乱的细节,及时敏锐建立了“可能存在漏洞”的合理怀疑,并及时采取抽查原始支出凭证的方法对账面支出的真实性进行深入核对,将原始单据重新审查计算,发现部分原始单据票面金额小于实际支付的报销金额。以此为基础,及时对该单位近3年的记账凭证进行了控制,对所有报销凭证、支出单据逐张逐笔进行全面详查,结果发现了违规套取现金、报销不合规费用、违规转拨资金等严重违纪问题。面对众多的说情者甚至威吓利诱,沈国平始终不为所动,毅然依法将案件移交有关部门。 总结提炼,勇于创新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民族需要创新的精神,审计事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尤其是当前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形势、环境和任务,审计技术、手段及思路等各方面都需要调整。在他的带领下,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无论是年长的老同志,还是年轻的新同志,都展现出一种活力,一股钻劲——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成为经济责任审计办公室内在的持久精神。 而其中,沈国平同志是一个最善于总结又最善于创新的有心人。 工作中,他牢牢把握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一特点,强化建章立制工作,保障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规范运行。在深入贯彻市委《关于实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加强监督管理的意见》的基础上,主持修订完善了《关于市直机关事业单位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关于乡镇主要负责人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 2006年在泰安各县市区率先制发了《新泰市经济责任审计评价规范》、《新泰市市直机关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量化记分办法》和《新泰市领导干部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办法(试行)》,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内容实行量化计分,以确定审计评价等级。这一经验做法引起了组织部门的高度重视,中组部专门刊发介绍。 为进一步加强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他主持拟订了《新泰市党政领导干部离任经济事项交接规定》,对办理调任、转任、轮岗、免职、辞职、退职领导干部的有关交接事项、手续等,作出了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这些规范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大大增强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可操作性,使这项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推进了一步。省审计厅在经济责任审计信息上对新泰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的经验做法进行了介绍,岱岳区、东平县、定陶县、冠县等地组织、审计部门专门来新泰考察学习。 自2000年以来,沈国平同志先后对130个单位的134名领导干部进行了经济责任审计,其中党政机关、事业单位70名,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11名,乡镇办事处领导干部53名,审计总数占应审人数的99%以上;查出违规金额33 522万元,要求指明纠正29786万元。干部管理部门参考审计结果,共提拔领导干部5名,降职、撤职、免职34名,平调83名。同时在决策管理方面,他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的建议职能,以各种形式先后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要审计信息30多篇,向被审计单位提出建议280多条,在经济决策中发挥了智囊、参谋和助手作用。 忘我工作,勇斗病魔 伴随着工作中的丰硕成果,纷至沓来的是无数的荣誉和鲜花。几年来,沈国平同志年年被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此时正是他大展宏图、施展抱负的大好时光。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07年3月21日,对沈国平来说是人生最黑暗的一天。肝癌---他默默地接过医生的诊断书,没有任何言语,然而心中的波澜起伏只有他自己知道---命运怎么会这样不公,爱人前年刚刚车祸去世,自己又得绝症,刚满14周岁的孩子怎么办。仿佛是一夜之间,身体和心灵的痛苦让这个铁打的汉子憔悴了许多。 然而,对他这样一个工作狂来说,低沉仿佛是一闪而过的流星。昏迷中,他不断地呓语,令医生和护士落泪,因为他真正牵挂的是未完成的工作。于是,他重整旗鼓,心态坦然地用微笑迎接一个个前来探望他的领导和同事们。不顾病痛的折磨,他将病房当成了办公室,安排未竟的工作;不顾医生家人的苦苦哀求,他亲自审定审计意见书……他说,趁着自己还能工作,他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这就是沈国平同志,一个新时期审计人用生命铸就的铮铮誓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