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武汉市审计局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工作,迅速布置和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对地震救灾资金和物资全程跟踪审计,并于6月11日紧急派出由社会保障审计处处长夏伟、经贸审计处副处长组成的审计组赴四川汉源县,迅速对我市对援建灾区过渡安置房项目展开全过程的跟踪审计,积极为援建工作发挥保驾护航作用。 一、积极请战,争挑重任 夏伟和涂浩同志不仅积极参加市审计局组组织的“心系地震灾区,奉献一片爱心”捐赠活动和自愿交纳“特殊党费”活动,而且在紧要关头和艰险面前,讲政治、顾大局,挺身而出,争挑救灾审计工作重任。为帮助灾区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湖北省政府将中央向我省下达支援灾区活动板房的紧急任务交给武汉市。市审计局迅速组织对生产安装活动板房资金的分配、拨付、使用及效果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工作,并明确由经贸审计处承担。副处长涂浩作为审计组成员,以强烈的责任心,迅速组织开展审前调查,积极协助分管局长和处长抓好审计实施。6月10日下午,市审计局传达市政府紧急会议精神,对组成审计组次日赴汉源县开展过渡安置房项目跟踪审计工作进行动员,全局同志踊跃报名。夏伟同志的父母和岳父母都年迈病,孩子正上初中,都离不开他的照料;涂浩的女儿也正处在中考的重要时刻。面对救灾审计任务,他们更多想到的是责任,是人民的利益,不但积极报名,而且采取向组织强调自己具有的工作优势、直接找局长提出要求等方式,坚决“请缨”上“前线”。局党组会研究决定他们为赴汉源县救灾审计组成员并交待工作任务和要求后,已临近下班时间,两位同志抓紧工作移交,简要准备了行装,来不及安排家事,第二天清晨就义无反顾赶赴四川汉源县开展审计工作。他们关键时刻大公无私、勇挑重担的举动,表现出共产党员和审计干部热爱人民和忠于审计事业的赤诚情怀和高尚品质。 二、不畏艰险,加强监督 赴汉源县援建项目审计组的两位同志,深知责任重大,到达汉源当晚,连夜召集相关业务部门了解各项工作的分工和进展情况,明确了“简化程序、提高效率、关口前移、服务一线、全程跟踪”的工作思路,迅速起草了《武汉市援建过渡安置房安装专项资金现场审计办法》,报局领导认可和经现场指挥部领导批准后实施。援建过渡安置房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迫,任务艰巨,资金支付急,为确保灾区建设任务的如期完成,夏伟和涂浩同志以抗震救灾大局为重,以灾区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情感,将震区山高、土厚、雨多、路滑,余震不断发生置之度外,深入救灾现场,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将审计监督关口前移,变常规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审计,保证审计工作与援建工作同步进行,从资金预算编制、申请、拨付调度、费用支付合同签定、费用支付管理等援建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确保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监督和规范现场财务的管理,防范财务违规,确保不规范行为在第一时间得查处和纠正。把援建过程的财务管理、合同管理和现场签定等重要环节纳入规范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使用按支付程序和审批程序规范运行和项目资金专款专用。为了摸清现场选址、安装情况,他们深入到汉源县及150公里外的雅安市区、红军长征走过的宝兴县夹金山、55公里外的石棉县的30多个安置点,通过现场把关,督促120余万元的安装、二次转运等费用及时到位,满足了现场安装、转运、装卸和指挥部日常运转的资金需求,确保了资金的专款专用。 三、审促并举,搞好服务 赴汉源县援建项目审计组坚持全面发挥审计职能,与现场指挥部财务组一起办公,协助财政部门制定了《过渡安置房企业安装费财务管理办法》、《安装配套应急经费财务管理规定》、《现场指挥部日常经费财务管理规定》、《救灾专项工作经费财务管理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帮助建立健全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和内控机制。他们积极参与安装合同范本的审核、条款的修订工作,及时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见和建议,督促各项援建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为了保证第二天现场安装、运输工作的需要,审计组有时深夜12点被召集参与各项组织调度、资金安排协调会商讨相关事宜,最长的一次协调会从晚上8点开到凌晨3点。审计组还对雅安市、汉源县、宝兴县、石棉县等地的十几处场地进行实地查看,协助市建委对安装场地的面积、场地平整情况、道路条件进行查勘,确定每块场地的可安装套数。在场地查勘中,审计人员发现有些单位报出的拟安装套数与实际可安装套数存在较大差距,及时建议指挥部安装组对部分场地进行调整。 截至6月25日,武汉市安装完成活动安置房11000多套,超额10%完成一期援建任务。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同志现场视察时欣慰地说:“武汉这一仗打得很漂亮。”武汉市援建灾区一期任务的圆满完成,也凝聚着赴汉源县审计组的心血和汗水,他们以实际行动充分展示了审计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讲奉献的精神风貌。目前,他们仍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昂的工作热情,继续战斗在汉源县抗震救灾的第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