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让老百姓喝上安全干净放心的饮用水是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的民生问题。从2006到2008年国家共安排中央投资238亿元,地方自筹配套资金195亿元,陆续解决了1亿多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去年底中央在扩大内需新增投资中又安排50亿元用于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这些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发挥效益怎样,是否真正解决了这些地区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从今年4月1日起,审计署组织17个特派办对这个民生项目进行了审计调查。 正文: 从目前的调查情况看,这项民生工程进展良好,基本实现了让广大农民群众喝上干净饮用水的目标。在江西,一些血吸虫疫区和高氟地区的农民终于不再为喝水担惊受怕。 同期声: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麻山镇景星村 村民 凌守明 这个是安全水,放心水,我们喝得高兴。 正文: 但审计调查也发现一些市、县存在配套资金不到位、少数新增投资项目进度较慢、个别项目工程建设质量不高等问题。 同期声: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外资处 朱艳莉 它填埋深度不够,大量入户的PE管全部漂浮在水田上面。 正文: 另外,受经费保障、技术人员配备等方面影响,一些市、县已经建成的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水质监测范围小、频率低的问题。 审计调查还注意到,虽然国家近年来不断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的投入力度,但还有一些饮水困难、水资源污染严重的偏远地区没有列入规划。一些已经建成的饮水安全工程运营模式不尽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尚不健全。 对审计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审计部门及时向相关部门作了通报,存在问题的单位也都进行了整改。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不仅对所有饮用水安全工程进行了检查,并且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工程迅速进行了整改,饮用水安全工程真正成了民心工程。 正文: 另外,为使农村饮用水安全这项民生工程能够真正发挥长远效益,审计部门还针对工程实施和建成后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提出了政策性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必须明确各职能部门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中的具体责任和分工;必须对所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运营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必须建立合理的农村饮用水价格形成机制;必须使农村饮用水水质的检测成为一种制度。 同期声: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党组书记、副特派员 李晓钟 这个工程建设最终目的是要发挥作用,解决饮水安全制度的建设,经费的保障,技术人员的落实,一些实验设备的投入是必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