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新闻直播间》栏目对灾后恢复重建审计情况作了长达8分钟的深入报道;新华社分别编发了题为《跟踪审计:一双紧盯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眼睛”》和《1.3万多个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被跟踪审计》的新闻通稿,重点报道了跟踪审计在保障灾后恢复重建工程质量、预防大案要案发生、促进节约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被80多家中央和地方媒体采用。 4月19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和香港《文汇报》分别以《违规资金不到1%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8000审计人员紧盯汶川灾后重建资金》、《汶川地震灾后重建项目贴身审计》和《跟踪审计保障灾后重建顺利推进》等为题,对恢复重建跟踪审计情况作了深入报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19日和20日的《新闻纵横》、《新闻晚高峰》中从不同角度作了4次报道。4月20日的《人民日报》和4月21日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也分别对跟踪审计情况进行了报道。媒体认为,跟踪审计实事求是,既防止资金使用上的铺张浪费,又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努力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较好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 4月21日,审计署门户网站登载了题为《为了那份沉甸甸的责任——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采访侧记》的文章,记录了奋战在灾区重建跟踪审计一线审计人员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他们为了审计事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任劳任怨的敬业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