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先争优展风采  >  身边典型 > 正文
 
一支勇于攻坚的投资审计“野战军”——记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
创先争优展风采系列宣传之十五
 
【时间:2011年08月15日】 【来源:审计署机关党委】字号: 【大】 【中】 【小】
    提起审计署驻西安特派办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无论是办内领导还是一般同志,包括了解他们的审计同仁,都会对其近年来的突出表现表示出由衷的赞许。
    2008年以来,该处先后完成了云南电网审计、陕西病险水库审计、汶川灾后恢复重建审计、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审计、溪洛渡电站审计等重大项目,审计成果显著。这支勇于攻坚、作风过硬的投资审计“野战军”,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处室和精神文明处室,荣获一个全国表彰审计项目,有1人次荣获三等功,10人次受到嘉奖。
    工作中,该处以“业务攻坚争一流”的目标,通过选派人员参加署里组织的业务培训和重点审计项目,悉心学习领会署投资审计的工作思路,借鉴吸收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方法,建立处内责任机制和竞争机制,完善现场审计工作制度和业务例会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一步一个脚印,一年一个台阶,推进投资审计发展,相继产生了一批高质量的审计成果。2008年云南电网审计项目,荣获了审计署表彰项目。在随后的2009和2010两年间,该处业务建设的脚步更加成熟、更加稳健,在克服时间紧、任务重、人员少等不利条件下,同时负责汶川灾后恢复重建、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等多个审计项目,审计业务连年名列全办第一,在18个特派办中连续两年并列第二。短短两三年间,他们的业务成绩快速迈入先进行列,成为全办审计业务的排头兵,在全署投资审计领域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也为西安办审计业务力争上游奠定了坚实基础。
    现代审计工作对审计人员的宏观经济政策、审计专业知识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等提出了更高要求。该处瞄准投资审计的发展方向和岗位要求,注重加强以业务能力为核心的队伍建设,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深入推进“立足本职建功立业,争当‘四手’奋发有为”实践活动。他们把学习培训作为提升能力的重要渠道,通过审计导师制、审前培训、审计现场业务会、审计项目总结点评会、外出培训和鼓励参加学历学习等方式,着力提升审计人员实战能力和业务素质。处级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充电”,有重点地提升审计管理、分析研究、攻坚执行和突破能力,并将审计实践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第一跑道,主动给机会、压担子,使一批年轻同志在重大项目小组长、主审等岗位上得到锻炼,成长为能够独挡一面的业务骨干。近年来,该处先后有9人次参加了署计算机中级、审计师、造价师等培训,1人参加学历后续教育。全处12名同志中,有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3%,50%的同志取得审计署计算机中级资格,58%的同志担任过重大项目的主审。
    扎实的理论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他们在审计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审计模式和技术方法奠定了基础。针对灾后恢复重建跟踪审计的项目特点,他们提出了“跟踪审计重在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以《审计建议函》向被审计单位移交问题”的新方式,被审计署作为指导全国灾后恢复重建审计的一条重要经验。面对投资领域计算机审计的“短板”问题,他们组成专门课题组,探索创新了电力收费计算机查询、公路收费计算机复核等多项审计方法,获得了审计署计算机审计案例奖。
    近三年来,该处连续开展异地审计,审计人员常年工作在野外审计现场,足迹遍布西部4省18市29县区,翻险山、穿沙漠、守震区、驻工地已成为大家的常态生活。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正是凭借着这种“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过硬作风,他们克服了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强烈余震造成的危险以及对家人的思念、愧疚之情,在艰难困苦面前,在各类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甚至面对不法分子的威逼利诱,也毫不退缩。在灾区工作的日日夜夜,他们立足审计,努力多为灾区做点事;他们严格遵守廉政纪律,不拿灾区群众一针一线,克服各种困难,为灾区群众和灾区特殊学校捐款4200元。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