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创先争优展风采  >  身边典型 > 正文
 
审计追梦无歇时——全国先进工作者徐景浙的审计人生
 
【时间:2015年09月18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中国审计》】字号: 【大】 【中】 【小】

这是一个追梦的时代。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亿万中华儿女最大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全国各条战线的工作者们,正在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进程中奉献激情、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在追寻中国梦的庞大队伍里,审计人是其中的一支特殊力量:敢于监督,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石和重要保障作用是他们的前进方向;勇于亮剑,坚决向腐败宣战,不遗余力地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是他们的神圣职责;善于谏言,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为体制机制制度完善建言献策,是他们的不懈追求。

追梦路上,审计人捍卫国家利益的身影清晰且有力。而审计人自身,却是一个甘居幕后、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群体。徐景浙就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之一。他的审计人生,或许能够折射出时代赋予审计人的光荣与梦想、责任与忠诚……

英勇善战的“突击手”

徐景浙来自审计署上海特派办。从1999年进办至今,16年的审计光阴弹指一挥间,当年清瘦的职场新人,早已在审计事业的熔炉中锻造成“一块好钢”。

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毫不手软地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及时揭示金融领域的体制机制制度漏洞,是包括徐景浙在内的所有金融审计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实证明,徐景浙从未退缩,也没有手软,努力使自己成为惩治腐败、打击犯罪的一把“利剑”。

“亮剑”始于2000年之初。徐景浙在金融审计前辈的带领和帮助下,经过深入细致的内查外调,查清某寿险公司某市支公司47名职工在1998年至2000年6月两年半时间内通过恶劣手段,虚列费用支出、违规账外经营、截留保费收入和公房出售款,私设“小金库”1510万元的事实。该项违法违纪问题线索被审计署上报。最终,保监会和财政部联合发文通报该事项并督促整改落实,相关人员得到依法处理。

刚刚参加工作参与审计就取得了重大战果,这对初出校园的他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鼓舞。一颗查错纠弊、正本清源,为国家利益而战的种子由此萌芽,并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

勤学、善思,在困难的条件下总能想办法找到突破。这是审计署长沙办副特派员黄建宇对徐景浙的评价。他曾在上海办分管过金融处两年,有两件事让他对徐景浙印象深刻。

一件事是2014年初,审计署点名抽调徐景浙参与审计某部门的重大投资项目,审计时间仅2个月。该项目属于大财政审计范畴,且涉及审批文件多,账目较少。长期搞金融审计的他是第一次接触这个领域,无经验可循,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这个仗该怎么打?

“压力山大”,有时睡不着觉地整夜琢磨,如何制定科学的审计实施方案?安排审计成员工作任务?时间太紧但徐景浙和同事们一同熬通宵谋划思路,密集召开审计调查座谈会,冲到了审计第一线。

然而,时间快速流逝,突破口却迟迟没有找到,压力之下的焦虑感重上心头。正当与大家商议,仍然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他灵光一闪冒出了个念头:能不能从该部门涉及的审批事项入手?

经请示汇报之后,在审计署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协调下,审计组对审批事项数据资料进行了收集汇总。经分析研究后,旋即迅速锁定审计疑点,并展开调查取证,藏匿其中的违法乱纪行为被一一揪出。

两个月之内,审计组发现了两起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他终究没有辜负审计的使命。

另一件事情也发生在2014年。在审计某金融机构时,审计发现其资产托管部最严格的规定是工作人员不允许炒股,因为他们掌握大量的证券交易信息,证券交易他们一目了然,这些工作人员一旦炒股就会只赚不赔,形成“老鼠仓”。但随着监管力度的强化,他们的手段越来越隐蔽,常规审计办法很难发现工作人员托付他人实现“老鼠仓”的行为。

徐景浙与审计组同事们分析研究,将该机构业务数据进行关联分析,问题迎刃而解。最终,通过此方式,该机构部分工作人员“老鼠仓”的行为大白于天下。

捍卫国家利益,是审计的天职。徐景浙曾通过审计揭露一家大型国有金融公司的老总违规批准为包括自己在内的少数高管设立超过2亿元退休金(老总本人每月可领取11万多元退休金)的事实。该问题线索经审计署查处后,有关部门介入调查,最后取消这项被网友称为“史上最高国企老总退休金”的福利计划,为国家挽回巨额损失,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网友盛赞“幸亏有审计署”。

敢碰硬、善突破,骁勇善战的徐景浙正是在审计实践的熔炉中长期锤炼而来的。2010年以来,他按照组织上的部署带领上海办金融审计二处参与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30余起,均移送有关部门立案查处,先后有超过60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司法强制措施,为国家挽回10多亿元的财产损失,有效地打击了金融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

由于在查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方面的突出表现,上海办金融审计二处获得“审计署查处重大案件线索集体三等功”。他本人则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审计署“分析研究的高手”,以及去年底获得“全国审计机关先进工作者”。

敢为人先的“弄潮儿”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金融审计环境和对象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新的金融产品和业务层出不穷,对于身处国际金融中心的上海办来说,机遇和挑战并存。

“早在2009年、2012年刘家义审计长两次到上海办调研时就提出,要抓住上海地域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把金融审计作为拳头产品,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名片。这为整个上海办乃至徐景浙和他的金融审计团队指明了前进方向。”上海办特派员胡家俊深有感触地说。

只有敢为人先、推陈出新才叫创新。在徐景浙看来,要达到署领导的期望,实现金融审计创新,对审计未涉足的新领域永远保持“兴奋状态”十分关键。

银行间债券市场领域,曾经是审计监督的盲区。在金融司的指导下,上海办组成了徐景浙等人参加的团队,主动出击,揭开了债市黑幕,轰动一时的“债市审计风暴”由此上演……

2010年,审计署开展对某保险公司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徐景浙和他所在的金融审计团队受命参战。除了经常关注的常规业务,一些以往很少涉足的新业务也进入了审计组的视野,通过数据分析发现,该公司资产占比量最大的金融资产中,债券持有量占比达到46.6%,总量近7000亿元,而上述债券均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进行交易。

审计进一步调查发现,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对小众,此前社会关注度不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参与这类交易主体的人员全国仅有数千人,但是其资金总量却大得惊人。而且债券市场每笔交易金额巨大,动辄以亿计,往往交易中很小的票面价格差异就会导致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的利益输送。

审计组敏锐地意识到这里面可能蕴含着巨大的风险。于是,在办领导和金融司的指导帮助下,他们决定在关注传统保险业务范畴的同时,还要重点调查保险资金在债券领域的投资运用,由此拉开了揭露我国国债招标发行和银行间债券市场存在严重制度漏洞和系列重大案件的序幕。

这其中,尤以财政部国库支付中心原副主任张锐国债投标舞弊案影响最广。

审计组调查发现,2010年6月,北京一家公司进行的一笔国债交易买卖差价超过1元,由于国债流动性极好,高达1元的价格偏差非常罕见。因此,审计决定深入调查该公司异常交易的幕后情况。

调查中,徐景浙发现该公司占股达90%的股东张某系某银行北京分行的普通员工,其父母均为退休工人,与金融业关联不大。但她还有一个叔叔张锐,系财政部国库发行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调查进一步发现,张锐系该中心的副主任,长期担任国债发行兑付管理工作要职。这条重要线索的发现,使得国债交易异常更加可疑,进一步增强了审计人员一查到底的信心和决心。

在署、办两级领导坚决查处的指示下,徐景浙和同事们耗时半年,不辞辛劳,辗转延伸调查南京、银川、包头等全国6个地市,近20家金融机构,行程数万公里,终于证实张锐利用主管国债招标职务便利,违规向民营金融机构泄漏国债招标标底,为该机构非法获利数千万元,张锐个人受贿超过4000万元的犯罪事实。审计署移交这一重大线索后,中纪委迅速将张锐“双规”,并成立专案组查办。2012年6月,张锐被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为了进一步揭露债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徐景浙与审计署金融审计团队的其他同事一道,先后参与发现了多家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利用从事债券交易的职务便利,向其亲属控制的民营企业输送巨额利益的多起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从而引发了公安部同年开展的债券市场打黑风暴专项行动,也吸引了媒体的广泛关注,将审计署查处的多起银行间债券市场犯罪问题线索并称为“债市审计风暴”。

“债市审计风暴”全面揭露了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在金融领域引起不小的震动,被誉为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对于金融市场的规范发展影响深远。中央领导对审计署上报的债券市场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情况均做出重要批示。中纪委、公安部对相关案件线索进行了立案查处,超过20名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司法措施,为国家挽回直接经济损失8亿多元。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监管机构连续出台多项制度和规范性文件,对债券市场的相关事项进行规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债券市场领域的系列审计监督成果,在打击金融领域犯罪的同时,为规范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制度建设起到了很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013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审计署、公安部,就银行间债券市场不规范代持、利益输送及风险防范等问题,召集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召开专题会议,通报了有关案件的查处情况,对规范金融市场起到了巨大的警示效应。

位卑未敢忘忧国。徐景浙亲历从无到有的债市审计,既深感所有成绩均凝结了集体的智慧和汗水,又切身体会到在审计平台发挥了自己应尽的责任,审计职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金融业务是不断发展的,如果只守着传统业务吃老本,势必会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经济形势,只有时刻关注最新领域,了解最前沿的动态,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作用,债市审计就是最好的证明。”胡家俊特派员表示。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据分析在审计实战中已经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利器作用。上海办办公室主任倪巍洲介绍,他们很早就意识到了数据分析对于金融审计创新的重要性。数年数据分析和挖掘的经验,为他们发现很多重要问题线索并最终实现突破,发挥了至为关键的作用。

审计署办公厅副主任文华宜,曾担任上海办副特派员,他也很早就发现徐景浙在金融审计创新方面的特长:“这两年审计署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使审计上升到一个新层次,未来依靠数据分析开展金融审计是大势所趋。在这一点上,徐景浙和他的团队走在了前面,他们几乎每两年都主动研究一个新领域。”

“我们团队就是充分运用大数据,并拿出我们的分析经验与其他兄弟办进行合作,通过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最终实现审计成果最大化、效果多元化,推进审计工作深入开展。”徐景浙对此充满自信。

一花独放不是春。有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怎样把它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作为经验进行推广也是徐景浙积极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他和同事们一起创新理论研究形式,摒弃闭门造车的封闭模式,联合金融机构和科研单位开展了多项联合课题研究并顺利结题。这种研究模式提升了理论研究的高度和深度,也为审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交易数据和案例,最终作为可以复制的经验为更多的审计人员提供借鉴。

基于上述理论创新思路,上海办主导开展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审计监管理论和实务”课题,经过多方努力和整合,最终以书籍《审计债市》的形式,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

实际上,《审计债市》是他和同事们共同编写的《金融审计创新系列丛书》的第一册。下一步,他们将开展系列理论研究并形成成果。“当然,形成系列专著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功成不必在我,就像钉钉子,也要一下一下地钉牢钉实,这就需要我们的金融团队薪火相传,把这件事坚持下去。”

2012年6月和2013年1月,上海市政府先后两次提名上海办金融审计二处实施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审计项目和上海市交易结算机构审计项目为上海市金融创新奖。

2014年12月,徐景浙带领团队实施的“利用大数据关联分析查处股票市场老鼠仓”项目被上海市政府评为2014年度上海市金融创新奖。

四届评奖,三次提名,一次得奖,对于徐景浙而言,荣誉背后的秘诀有两个重要的字,就是“创新”。

讲究效率的“先锋官”

近三年来,平均每年查出十多个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

如此瞩目的工作成绩和高效的完成节奏,徐景浙和他带领的金融审计团队,是怎么做到的?作为常年扎根一线的“先锋官”,他带队伍的秘诀在哪里?

一言以蔽之:先努力将自己培养成金融审计专家,再设法将团队的每个人都培养成金融审计专家。

潜心金融审计多年,徐景浙养成了关注金融领域的习惯。无论是工作间隙对金融业务知识的学习领会,还是审计时与金融行业领军人物的交流对话,他都很注意收集“情报”,将了解到的一些金融领域有价值的信息烂熟于心,并适时抛出来与同事们分析探讨研究。有时候工作忙,大家不在一块,他会通过微信将一些重要的金融前沿信息群发给大家,营造一个浓厚的学习氛围。

“作为上海办金融审计团队的领头羊,徐景浙视野开阔,思路清晰,善于运用发散思维,审计方向判断准确,又能找到切实可行的实现路径,这是他带领所在处室取得优异战绩的重要原因。”胡家俊特派员说。

不拼时间拼效率。除了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徐景浙很注重引导大家讲求工作效率。他一直追求的是,在忙碌的审计状态中努力实现忙而不累、忙而不乱、忙而高效。“工作效率高,能出成果,大家当然高兴;腾出时间精力陪家人,多些娱乐活动,心情自然也会愉悦。”

效率要高,就需要审计思路正确,能正确选择审计方向并按照有效的路径制定计划,迅速锁定审计重点,快速突破关键点。

同事小吴清晰地记得,每次制定计划时,作为处长的徐景浙会设定一些具体的分解目标和时间节点,每个小组在开展审计时,他会每天通过电话或者网络与审计人员实时交流。如果发现时间节点、任务节点上出现与之前预想的不一样的变化时,他就会做出新的部署。这样就会在立足全局的情况下,对审计过程中出现的具体事项有一个动态的实时掌握和处理,不会出现统筹不当导致问题积压影响后续工作的情况。

作为常年跟随徐景浙南征北战的一员干将,小吴觉得他们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背后凝结了审计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所以,徐处在工作中十分强调思路要对,并且执行到位,不愿意大家做无用功,而是事半功倍,高效投入。”

在审计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有些英雄主义情怀的徐景浙,崇尚“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迈状态。他认为,高效率说到底反映的是精准超前的判断能力、把控全局的协调能力和严格踏实的执行能力。

另一位同事小鲁回忆,2013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他和徐处整理节前已经锁定的某证券公司杨某涉嫌违法违纪线索,第二天去沈阳延伸调查关键证据,很快就取证完毕,回来后就按照程序上报了相关情况。不久,金融界赫赫有名的“债券王子”杨某就被绳之以法了。

“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这是他的团队建设的一个特点。因为他是一个处长,要带好一个团队,就要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带领团队成员同步成长,共同进步,形成合力发挥更大的综合效益和作用。”胡家俊特派员发现,办党组在金融审计团队建设上综合考虑了如何优化、如何加强、如何保障,徐景浙落实得很好,善于用人所长,因材培养。

徐景浙带队伍确实“很有一套”。他会在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人的学习背景、从业经历、综合素养之后,结合其特点、长处和不足,为每个人量身定制一套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侧重其擅长并有发展潜力的领域,让其专注研究并积极实践,最终成为这些领域的专家型人才,而且他们擅长的这些领域各有侧重,可以形成差异化优势,整体上又可以增强团队的合力。

专其一域,攻深攻透,对审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能应付自如。实际上,就是让每个团队成员都打造出自己的核心品牌,形成一个个金融审计专才。“如果处里十个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你说我这个队伍战斗力多么强大?”

徐景浙这一管理思路来自短板理论:“一个团队最弱的战斗力是最短那块板,当人人都有特长,人尽其才了,就可以在他最擅长的地方发挥最大的作用,当每个人不再是短板,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自然就提升了。”

在徐景浙看来,“专家就是各种疑难杂症到你这儿,你都能化解,都能妥善解决。成为专家,对个人成长是很有帮助的。把一个审计领域的事项做通了,其他的审计领域很容易就触类旁通。”

在上海办金融审计团队里号称“查案能手”的小鲁,就是在徐景浙的这一管理思路之下锻炼出来的金融审计专业人才。近几年,他专攻的是债券领域,对债券业务钻研很透,长期参与债券方面的审计。上海办金融二处查出十几个债券审计方面的重大案件线索,他功不可没。

小朱,进办四年,在这个金融审计团队里悟性很高,心理素质好,徐景浙让她学习掌握银行信贷、理财、非标等业务,这一块业务容易出什么问题,会在哪些地方出问题,到底是怎么运转的,深入学习研究之后,徐景浙要小朱告诉他学到了什么,收获在哪里。接下来的项目,她就要独当一面了。“徐处的这种教育培养方法让我们觉得比较有压力,但是属于有效率、有成果的压力,因为我们找到了业务优势和工作自信,很快就能成长起来。”

作为冲锋陷阵的先锋官,徐景浙如此管理队伍,也有战术上的考虑。他认为,让进办一两年的新人什么都精通是不现实的。实际上在打一个审计战役时,可能会有五六个进攻方向,比如专攻重大决策,专攻基建,专攻财务,专攻信贷,专攻理财,专攻债券,如果各个方面都有突击手,排兵布阵时,每个方向都有最强的力量去进攻,胜算就会大大增强,效果也是事半功倍。

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才能实现多点开花。实际上,这也是他针对每年面对的审计项目和审计重点精心设计的。因为审计署每年的项目都很庞大,涉及的审计重点涵盖多个方面。每次项目开展时,只要这些人都在,他都能因地制宜,配上最强力量去做其擅长的项目,很快就能寻找到突破口。

在小朱眼里,徐处善于把握大方向,充分给每个人锻炼的空间,“他会给我们压担子,他会明确这一块工作我安排你做了,但是你也要承担这种做不出来的结果。只有通过这样快速强压的方式,一个人才能够很快成长起来。在他的指挥下,我们就像一个个小型战斗机一样,每个人飞出去都有一大堆侦察任务,而且独立性比较强。”

放手,也是一种信任。处里的同事们觉得,这一点徐景浙做得非常好,定位很准确,就是处长应该做什么,在什么时候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前期的方向和目标他肯定要亲自参与筹划,但是后期每一个具体问题线索的核查上,就不应该花费太多精力,处长的精力应该放在整个全局的把握上。”

学会放弃,做该做的事情,正是徐景浙的管理策略。“处长其实做什么判断呢?比如他们报上来一个线索,他们在这块自留地去耕,一会儿耕出个石头,我一看是个石头,不是玉,就说这个是干不出来的。这个硬度太大,我们啃不下来。最难的其实是放弃,就是做选择。”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实践证明,正确的选择比盲目的努力更重要。近年来,上海办金融审计二处每年十多个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线索,正是他们每年从上百条有效线索里精准筛选、甄别、判断的结果。

实际上,作为审计一线的先锋官,徐景浙就像一台信息分流器,始终连接着每个执行终端,而他会根据执行情况实时做出准确决断,确保审计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

情系小家的“大丈夫”

作为处长,徐景浙常年奋战在审计一线,每年出差均在200天以上,异地出差更是工作常态。有时为了核实一个案件线索,带队辗转数个省份。他的足迹已经遍布全国近30个省份,行程数万公里。

对徐景浙来说,高密度忙于“公事”,就很难腾出时间处理“家事”。实在太忙了,就在办公室睡一觉,第二天继续干,这种情况也不少。跟妻子打电话,与孩子通过视频等维系亲情的常规动作,一旦忙起来有时也会疏忽忘掉。

让他至今都深感愧疚的是,妻子怀孕时,正值债券审计系列重大案件线索查处的紧张时期,他长期四处出差。妻子医院孕检等各种事项,只能她独自应付,实在需要两个人的时候,只能委托一个亲戚过来帮忙。

见他确实忙,原本计划在上海生孩子,已经联系好医院,通情达理的妻子最终决定回山东娘家生产。直到休完产假,妻子才回上海。

尽管在外地审计之余,他会惦记着隔三差五跟儿子视频一次,回家老是“缠着”儿子出去玩耍,但是对家人来说,徐景浙仍然是“最熟悉的客人”。甚至连他频繁的出差也习以为常了,就像出门去买菜一样寻常。很多时候对话是这样的:“走了啊?”“走了。”“把门带上啊。”“好的。”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徐景浙的心里挂念着小家,更惦念着大家:“外面审计工作紧张,这么多同事在一线打拼,我作为处长得要求自己最严才行呀!”

今年五一前夕,徐景浙作为唯一的审计代表前往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奖章。这件事,他提前两天才告诉家人。全家人守在电视机前看相关新闻,徐景浙还在人民大会堂前自拍了一张照片传给家人看。

而在岳父岳母眼中,这个女婿对远在老家年事已高的父母也好,对他们也好,都很孝顺,是他们的骄傲,希望女婿珍惜荣誉,家里的事不用操心,“我们会继续当好后勤部长的!”

务实担当的“新青年”

从与审计结缘的第一天起,徐景浙就把自己所有的激情奉献给了审计事业。

审计署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刚是这样评价徐景浙的:“在他的身上,你可以看到一个审计人对这份事业最纯粹的热爱。”

其实,他与徐景浙只有“三面之缘”,但都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一次是去上海办调研,刚从外地出差回来的徐景浙脸上满是疲惫,但谈起审计工作马上激情四射,一次是在署机关大楼,他见到在一间办公室等人的徐景浙正在用笔记本电脑处理公务,还有一次是工作谈话,他畅谈自己金融审计创新的一些设想。三个短小的场景画面,让一个务实、敬业、创新的青年审计干部形象在王刚脑海中定格。

与王刚不同,审计署金融审计司副司长王志成则与徐景浙有更多的工作交集。早期在上海办工作时,他是徐景浙的直接领导。在他眼里,徐景浙是个既能干又能说,悟性较高,综合素质比较全面的审计干部。“突破能力强,交给他的任务,基本都能保质保量完成。”

作为处长,徐景浙总是冲在队伍的最前面。忙起来的时候,他手上甚至有好几个审计项目同时在推进。

虽然身经百战,早就是审计署查核重大违法问题线索的高手,但他觉得面对每个新项目仍然需要咬牙坚持,靠不断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很多问题的查处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能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

在徐景浙看来,最大的压力来自领导交办的任务完成不好,怕辜负了信任,实现不了临门一脚的突破。他承认审计也不是万能的,但任何时候都要敢于攻坚克难,“面对诸多疑点的时候,要把背后的违法犯罪问题查出来,都是挺费神的,没有一个重大线索浮在水面一望即知。”

随着审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尤其是上海办的金融审计品牌越叫越响,很多金融机构都向徐景浙抛来了橄榄枝,有的甚至不乏百万年薪,但他都婉言谢绝,不是认为钱不重要,而是觉得“还有比钱更重要的东西”。

刘家义审计长曾说,青年干部是中国审计事业的未来。对此,徐景浙认为,有信念,有担当,忠诚无私,才能扛起时代赋予青年审计干部的历史责任。“其实,干好审计,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精神上的愉悦,但是肯定会付出很多代价,包括像经常性的出差,身体上的不适,以及家庭不可兼顾等,但是我觉得只要有信念,有对审计的热爱,相信通过做好审计工作,能为国家、人民尽一点绵薄之力,人生价值就会不断放大,这是任何金钱买不来的。”

“近年来,审计署录用公务员的时候除了考虑个人发展潜力、人岗是否相适,还要看其是否能够长期从事审计工作,也就是看他的忠诚度。实践证明,徐景浙就是我们队伍中对审计事业忠诚的好干部,是当之无愧的青年楷模。”审计署人教司副司长俞国庆说。

胡家俊特派员则认为,徐景浙是审计事业发展大潮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干部,他的成长进步之路,离不开他的良好素养和主观努力,比如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但与审计大环境和历任署、办两级领导的持续培养,同事的帮助支持也是密不可分的。

而在同事们的眼里,徐景浙虽然脑子里装的最多的是工作,但并不是一个只会整天谈业务的领导,他也很善于用满满的正能量和激情带动和影响周边的人。

徐景浙有他的四条“不要”经。一是不要老抱怨,因为抱怨没用,与其抱怨,不如行动;二是不要怕怀才不遇,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三是不要自我炫耀,为人要实,重在实干;四是不要急功近利,干审计工作切忌浮躁,干好了大家自然看得见。

成绩和荣誉面前,徐景浙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荣誉越多,责任越大。要有归零意识,在新起点上重新出发,再立新功,才对得起各级领导对我的信任,以及所有同事对我的支持。”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徐景浙的答案,显然不证自明。

若能采来百花酿成蜜,换来梦想照现实,审计人辛勤付出的价值自然会得到最大化的彰显。因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审计人追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正来源于此。当国家持续保持政通人和、河清海晏、繁荣稳定之时,当社会腐败绝迹、文明程度高度发达、老百姓安居乐业之时,审计人为之努力奋斗、孜孜以求的梦想或许已呈眼前。

而此时此刻,梦想犹如战鼓,声声催人奋进。无数个像徐景浙一样的审计人正怀揣使命、不畏艰险,行进在审计征途。他们追梦的脚步,从来都没有停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