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喜迎党的十八大  >  地方亮点 > 正文
 
在希望的田野上——湖北审计服务新农村建设纪实
 
【时间:2012年11月05日】 【来源:中国审计报】字号: 【大】 【中】 【小】
    湖北是农业大省,有着“天下粮仓”的重要位置。党中央、国务院对湖北的农业工作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把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作为湖北在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不断推进农业转型与跨越发展。

    五年来,湖北农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农村面貌焕然一新。2011年,全省粮食产量477.7亿斤,比2007年增长40.6亿斤;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5832元,比2007年增长1835元;五年里,农村9年免费义务教育、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得到普及。现代农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强农惠农项目的实施为这片希望的田野注入勃勃生机……

    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湖北省审计厅始终立足省情,以“大农业”审计理念为先导,突出政策、资金、环境三个重点,全方位开展涉农审计,做农村发展的“护航员”、农民兄弟的“贴心人”。据不完全统计,五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在涉农资金审计中,查出滞留、截留、挤占挪用、虚报冒领等违纪违规和损失浪费金额73.5亿元,审计处理上交财政资金近亿元,促进拨付专项资金到位5.7亿元。

    促进惠农政策执行

    近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宏观形势和省情,先后推出了建设“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中国农谷现代农业示范区等重大战略举措。湖北省审计厅紧紧跟进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开展审计监督,全力服务三大区域建设。

    2008年5月,“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设立,在随后的两年里,审计机关对试验区财政支农、粮食直补、农机具补贴、家电下乡等近10项重大涉农政策执行,对农村公路、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整理、小型水利建设、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80多个项目,以及各种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进行了审计,试验区党政机关和有关部门采纳审计建议,制定整改措施102项,出台相关规章制度24项。

    2011年6月,湖北省审计厅与黄冈市政府签署共建备忘录,共同推进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围绕试验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开展审计调查,为试验区承接产业转移、壮大优势产业提供了重要参考。

    围绕全省农业经济转型与发展,该厅还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减轻农民负担等多项涉农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和审计调查,督促各相关部门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各项农业政策,密切关注农业政策的合理性、有效性,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完善涉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如,2007年,组织对大湖区洪湖、公安等11个县(市、区)农民负担资金收取、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查出9项政策外自立收费项目9700余万元,以及部分地方加码或搭车收费等加重农民负担的问题。时任常务副省长周坚卫等省领导专题听取了审计情况汇报,要求各地按照审计意见及时清退,并严肃追究责任。

    此外,该厅每年都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组织对财政、农业、林业、水利、扶贫等管理使用涉农资金的省直部门和单位进行审计,揭示了涉农资金和项目管理不善、资金投入分散、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促进各部门严格落实各项涉农政策,加强财政财务管理,强化服务新农村建设职能。

    护航涉农资金安全

    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提出的“扶贫资金每年必审”指示精神,湖北省审计厅把扶贫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纳入审计视野,进行跟踪审计,促进各地、各部门切实规范资金分配使用,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2010年,针对审计指出的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扶贫项目工程进度缓慢、扶贫项目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各地及时制定和完善了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扶贫项目竣工验收和质量考核办法、扶贫项目后续管理制度等,有效规范了扶贫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

    为促进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该厅2009年组织对25个县(市、区)县乡卫生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经费投入保障和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2010年组织对97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进行审计,2011年组织对26个县(市、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通过审计揭示并分析了农村医疗体系机构建设、医疗养老机制运行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并从政策、体制上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帮助各地进一步理顺了农村社会保障体制。

    农村教育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2008年,湖北省审计厅组织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资金进行审计,检查各地是否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政策,地方配套资金是否落实到位,查处了少数地方资金超范围使用和挤占挪用等问题,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制度的全面落实。

    聚焦农村发展环境

    “十一五”期间,湖北投入200亿元资金实施土地整理工程。该厅积极跟进,2010年组织对53个县(市、区)土地整理和低丘岗地改造项目建设及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了审计,查处了工程项目招投标违规,转包,违法分包工程,多计、多拨工程款,部分项目资金未发挥使用效益等问题。时任省长李鸿忠、时任常务副省长李宪生等多位省领导对审计情况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根据审计建议,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工作的意见》、《湖北省土地整治管理办法》等,促进提高了全省土地整理项目管理水平。

    汉江是湖北的第二大母亲河。2009年、2010年,该厅围绕水资源环境保护政策的贯彻落实和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组织开展了汉江流域15个县(市、区)水污染防治审计调查,查处了水污染防治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排污口治理不到位、高污染企业关闭不彻底、招商引资企业环保把关不严、环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各地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认真进行整改,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生态立省”战略,2011年,该厅组织对全省20个县市区及7个湿地和自然保护区林业生态建设专项资金进行审计,有效促进了林业生态建设资金管理进一步完善。

    该厅对农村公路建设、沼气池建设、人口安全饮水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泵站更新改造工程等重大建设项目,实现审计全覆盖,积极帮助各级政府规范农村基础设施建管模式和运行模式。如,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进行审计,审计情况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财政厅根据审计情况出台了《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专项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审计在促进提高农村饮水质量、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减少疾病发生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益。(摘自2012年10月26日《中国审计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