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综合信息 > 正文
 
“四风”问题大家谈:破除学习中的形式主义
江江(审计署南京办)
 
【时间:2013年11月01日】 字号: 【大】 【中】 【小】
    工作一忙起来,学习似乎就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学习的重要性早就不需要讨论,可落实到行动上,说易行难。有人主观上提不起劲来,想不到要学习;有人客观上为了应付任务而学习,能“作弊”就“作弊”。

    对学习的逃避,主观因素是享乐主义作祟。出差时间长了抱怨太累没空学,或是年纪大了放松对自我的要求。实在躲不过去则应付居多,浅尝辄止,比如为了完成在线学习时长挂着课件而不看,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读读文件、听听传达,不入脑更不入心,又犯了形式主义的通病。

    “学风问题”是个老调长谈的话题。工作压力大、时间少,工学矛盾代表了多数人的困惑,有人在应付完学习任务后,往往也会把自己的这种行为自嘲为形式主义的一种表现,甚至每次查找问题时都翻出来说一说。问题找到了,原因剖析到位了,制度也完备了,可一旦真要认认真真地搞学习,还是八仙过海,各有应对。这哪里是在学习,简直是和学习打起了游击战。

    我们真的对学习抱有毫不在意的态度吗?似乎也并不全是。在诸如资源环保等一些新领域的审计项目中,学政策、补专业方面的知识,大家都非常投入,从国家资源安全、环保政策执行、顶层制度设计等各方面深入学习,深究细查。学习上出现的形式主义,究其原因,根子还在于对一些学习的内容与方式有抵触,而非逃避学习本身。这里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审计人员应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审计是一个常学常新的行业,自觉学习应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责任、一种生活方式。而另一方面,学习的的组织者们也需要动脑筋,多考虑如何通过创新来增强大家的学习兴趣,而不仅仅依靠考核一种手段。要选准学习的“靶子”,有的放矢了解群众真正需要学什么,把学习活动安排到点子上。学习时要充分利用审计现场和审计项目,在干中学,在困惑中学。同时要不断开辟灵活变通的学习载体,比如充分利用微信、内网等新平台、新方式,务求让学习随时、随地、随身,真正成为助力而不是负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