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案例来源于真实的审计人物和审计故事,其中人物、地点、单位采用的是化名。) 这个审计纪实被评为审计署年度优秀审计项目,项目中的案例是审计查出的特大社保资金诈骗案,基本情况就是去世的人仍然在签名领养老金。审计不能让死人说话,但是可以让数据说话,与我平常认为的审计就是看账本抄数字大相径庭。
故事背景是2012年审计署组织实施了全国社会保障资金审计,其覆盖范围之广、涉及社会保障资金种类之多,为社会保障审计历史上的首次。
审计人员的审计是计算机数据采集先行,外行人大概很难弄明白数据采集这件事情。其实就是采集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保资金的计算机信息数据,比如我们有养老金、医疗保险、城市低保等等,将海量数据与单位个人信息、公安部门及参保单位的死亡人口信息进行比对,工作量之大超乎想象。一个是社保部门的数,一个是公安部门的数,一个是参保单位的数,三个数据库数据字段不同,审计人员想办法将数据库关联起来,做了大量基础的数据工作,然后通过筛选发现了问题。许多在公安部门登记已经死亡的人员,却每月都在签字领取自己的养老金。死亡证明是真实的,领钱的人肯定是活人,他们会是谁呢?
于是,审计人员再用程序将这类人的数据与城镇职工养老金发放表、人员信息表、单位信息表相比对,发现数百人死亡后仍领取养老金,大多集中在A局和B集团两个单位,其中A局此类人员超百人。就这样,审计查证豁然开朗,马上有了目标。
继续查证,调阅开户银行的开户资料,没有!开户行的理由是批量开户不需要身份证明。开户的人是谁?取款人每次取款都是小于50000元,回避银行关于超过50000元现金需要凭身份证件到柜台办理的规定。详细具体的转账时间,不知道!转账地点,不知道!转账ATM机的编号,不知道!所有缩小范围的条件都不知道,审计人员只能按照转账日期把从银行调取的近千米长的转账记录一一过目。经过千辛万苦,耐心查找,功夫不负有心人,审计人员终于发现了一笔符合要求的转账记录,就是这个记录锁定了可疑账户!从可疑账户的开户名信息中,审计人员发现了已经烂熟于心的名字——A局社保科科长张文。
在掌握了足够的外围审计证据后,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程序约谈当事人,与张文的约谈进展并不顺利,期间,张文提出要上厕所,审计人员一左一右陪同。张文一把拽过厕所门要把自己反锁在里面企图跳窗逃跑,被审计人员及时阻止。随后审计人员去厕所内部检查,从厕纸篓中发现了已被张文撕毁的存单和部分账户明细。实际上,张文开设的账户远不止审计人员已掌握的数字,大家继续穿梭于各个银行之间进行查证,最终摸清了其诈骗冒领养老金逾千万元的犯罪事实。
张文的犯罪手法瞒天过海,极其隐蔽,既瞒过了死亡者家属,也瞒过了具体社保经办人员。当人事管理部门向张文告知某离退休人员死亡信息后,张文利用职务之便,隐瞒了离退休人员已经死亡信息,通过用单位应当上交的养老金先行垫付丧葬费用的方式,从死亡离退休人员家属手中收回养老金领用卡,割断了与死亡者家属的关系,然后继续使用这些领用卡或利用已死亡人员身份证到银行批量开设新的领用卡,巧妙地骗过了心不在焉的政府社保部门的经办人员。不明真相的社保部门继续向这些领用卡打入养老金,张文则定期将骗来的资金转到自己账户或直接提现消费,达到了诈骗冒领又掩人耳目嫁祸他人的目的。2012年12月27日,犯罪嫌疑人张文因犯贪污罪被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得到应有的处罚。
社会保障资金是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命钱,关系到百姓的长期切身利益,其重要意义自不待言。审计人员,就是默默地做着一些外人看来机械重复的工作,于平淡无奇之中,揪出一个个蛀虫,提出一个个政策建议,维护国家资金安全,促进了政策、制度的改进和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