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身于鲁南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2003年7月,大学毕业后来到审计机关工作。能够成为一名“公共财政的卫士”,自己感觉非常幸运,也让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从此,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和满腔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审计工作,钻研审计业务,努力实现自己的审计梦想——责任、忠诚和奉献。十年的磨炼,使我从一个刚走出校门不谙世事的大学生,成为河南省审计厅一名审计业务骨干,其中经历了许多难忘的审计故事。下面的五件审计事,也许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的审计情和对审计梦的追求。
第一件事,最有压力的事。2006年,我非常荣幸的加入到省厅同级审办公室这个集体中,一干就是7年。厅同级审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厅同级审工作,并起草“两个报告”。 “两个报告”是全面展示全厅、甚至是全省审计工作最重要的一个平台,是宣传审计工作的最好媒介,对于树立审计形象、增强审计权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两个报告”必须做到“精、细、严、实”,对报告内容、篇章结构、语言表述、标点文字、数字单位等精雕细琢,确保万无一失,不出一点纰漏。每年起草“两个报告”,既要做到有亮点、有新意、有深度,又要注重维护发展主流、维护中心大局、维护全省形象,对于每个成员来说都是最有压力的一件事。但是,有压力就有动力,一份付出一份收获。我通过参与起草“两个报告”,不仅学到了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而且业务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第二件事,最有趣的事。2007年秋,在一次良种补贴审计中,我发现某县农综办采购了一种名为“豫油一号”的玉米种子。我一直琢磨这件事,“玉米能出油吗?这种子有点怪”,当天晚上将近十二点,由于心存疑惑一直睡不着,遂打开电脑,在网上查找是否存在名为“豫油一号”的玉米种子。搜索结果显示,“豫油一号”是一种花生品种,并不存在名为“豫油一号”的玉米种子。根据这一情况,我和审计组其他同志分别对开具发票的种子公司和收到种子的农户进行了调查,发现种子公司并没有销售过该种子,也没有出具过发票。发放清册中所列的农户均承诺没有收到过种子,签名非本人所签。经过这“一头一尾”的查证,查清了该县农综办通过借用发票、私刻印章、虚构支出等手段套取现金86万元的违纪事实,农办主任最终受到撤职处分。
第三件事,最有意义的事。2010年7月,对某市政府2009年财政决算进行审计。我负责税收征管情况的审计。多年的审计工作使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审计开始时都要查找、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特别是新出台的政策,以便寻找新的审计思路。当时,我在网上看到了财政部、国税总局和国土资源部在2008年出台的一项政策,要求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转让土地方面的先税后证政策。我将这项政策的执行情况作为了重点。该市土地部门表示,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政策文件,并没要求办证单位提供完税证明。通过审计,查出相关企业和个人利用管理上的这个漏洞,少缴税款800多万元。根据上述情况,第二年我厅对全省18个省辖市本级和60个县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发现17个省辖市和48个县都没有执行先税后证政策,共查补税款1.6亿元。省政府领导、多个省辖市书记市长均对审计结果进行批示。审计结束后,各有关市、县政府完善制度,要求土地部门在办理土地证时增加审核完税证明环节。一个简单的审计思路,有效堵塞了一项全省性的税收征管漏洞,我从中也感受到审计的力量和价值。
第四件事,最得意的事。2011年,在对某市市长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中,我负责审计淘汰落后产能补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这项审计内容,当时全国审计系统都很少涉及,没有现成的审计思路和方法借鉴。经了解,企业申报资料和业务主管部门现场核查是确定受助对象并拨付资金的两个关键环节。由于事过境迁,现场核查过的淘汰生产线或已销毁、或已拆除,大多不复存在,审计现场核查无从查起。10多天过去了,从48个项目申报资料中没有发现实质性问题,我心有不甘,重新对申报资料逐一梳理,当看到色彩鲜艳的照片时,一个新的思路映入脑海:最能反映淘汰设备存在的证据不是报表、账册等财务资料,而是这些生产设备的照片!理出这个思路之后,我把之前设备照片又进行了仔细查看,在看到一家企业的项目档案时,眼前一亮,这张照片似曾相识,马上把之前几个项目的申报资料全部放在一个桌子上,都翻到照片那一页,果然有一家企业的照片和我发现可疑的照片一模一样。两家不同的企业,申报的淘汰设备的照片完全一样,绝非巧合!按照这种思路,通过对比照片,最后发现5家企业虚报资料套取财政奖励资金1050万元。上述案件移送后,套取的资金全部收缴财政,公安机关对5家企业进行立案侦查。
第五件事,最震撼的事。2012年10月,在对一县书记、县长经济责任审计的后期,审计组对涉农资金使用情况开展实地走访调查,核实资金去向。我和一位同事对一姓朱的农户进行调查,资料显示他收到倒房重建补助资金15000元。据村干部介绍,朱某身体不太好,家中四个女儿,真可谓家徒四壁。但是见到本人之后,我还是吃了一惊,40岁的年龄苍老的像60多岁。我向朱某讲明了身份,介绍了找他的目的,我的同事将带路的村干部引开。我问“村里给他补了多少钱时”,他犹豫了片刻,说“你们没看到吗,写的多少就是多少”。我给他说,“你实话实说,我们会注意保密,我们就是想看一下国家给老百姓的钱,咱收到了没有”。他突然冒了一句“一半都不到”。我当时既兴奋又震惊,赶紧追问“你到底收到多少钱”,他抬起了头,突然朝那个村干部的方向看去,迟疑了半分钟,说“我全部收到了,你们走吧”。这种情况下,我强调了审计保密纪律,希望他实话实说。这时他突然发怒:“你还想让我在这个村里活下下去吗?”这一刻,我被怔住了。我没有继续追问,给他道了声谢谢,并留下我的电话,希望他给我联系,结果可想而知。从他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一种哀怨、愤恨与无奈,自己从来没有那么难受过:像朱某这样农民,属于自己的却无法得到,而我作为一名审计干部却无能为力,非常自责。还好,通过追查其他资金,终于查出这名村干部贪污多项涉农补贴资金3万多元,受到了法律惩罚。
过去的十年,自己虽然也有过尴尬和无奈,但印象更深的是对审计工作的那份热情和作为一个审计人肩上的那份沉甸甸责任。我愿怀着自己的审计梦想继续前行,孜孜以求,无怨无悔。(赵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