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热烈庆祝审计机关成立30周年  >  征文选登 > 正文
 
审计署上海办:审计人的梦想
 
【时间:2013年09月22日】 【来源:柯宇立(审计署上海办)】字号: 【大】 【中】 【小】
    梦想,如同黑暗中的灯塔,迷途中的指南针,让人不被现实的挫折打败,让人不被琐事所纠缠,坚定信念勇往直前。早在1963年,黑人民族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发表《我有一个梦想》的著名演讲,其运用六个“我有一个梦想”,表达了对自由和平的渴望,抒发了作为一个黑人内心最向往的梦想。
    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畅谈“中国梦”,第一次系统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作为国家经济运行安全的”免疫系统”,审计在国家的治理和国家经济安全的护卫等方面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审计人员,自身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毋庸置疑审计人的梦想必然也包含于中华民族伟大梦想之中,那就是为民族的复兴尽一份审计的力量。
    脚踏实地,是实现审计梦的基础。习近平主席在多种场合都强调人们要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务实进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审计人员,实干作风的保持显得尤为重要,唯有脚踏实地,才能保证所取得的审计材料严谨准确,使审计报告“自信满满”,经得起质疑、推敲。
    胸怀天下,是实现审计梦的明灯。审计人员由于长期接触基层,又需要审阅大量的凭证等细节材料,这就会导致审计人员自然而然地养成谨小慎微的特质。如果只是埋头苦干,就可能导致眼界狭隘,缺乏宏观的视角,较难从宏观的层面为国家建言献策。而唯有胸怀天下,及时掌握国家的宏观政策方向,才能从繁杂的细节中抽丝剥茧发现共性的问题,才能不偏离党和国家的复兴之路,正确前行。
    坚持不懈,是实现审计梦的保证。古人云,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梦想一般都离现实有很长一段距离,如果对待梦想只有三分钟热度,那么梦想就会成为黄粱一梦,无法实现。而审计工作由于需要长时间的在外出差,长时间的远离家人朋友,因而更需要牢记坚持的力量,唯有坚持努力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跟得上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发展,唯有坚持自己心中的信念,才能守得住内心的纯洁,保卫国家经济的安全。
    心怀感恩,是实现审计梦的源泉。审计的过程常被审计人员戏称是与被审单位“斗智斗勇”的过程,有时候碰到一些拒不提供材料的被审单位,审计人员常常会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并会由此滋生对被审单位不满,而这就很有可能影响到审计人员客观的职业判断,此时,审计人员更多的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多站在被审单位的角度思考问题。因而碰到积极配合的被审单位,审计人员应心怀感恩,而遇到不配合的被审单位,审计人员也要不急不气,采用迂回战术、旁敲侧击等多种方式取得所需的必要证据。
    审计人的梦想,是能用审计后的准确数据为国家的宏观调控提供坚实的支持;审计人的梦想,是能通过发现的经济案件为国家的反腐倡廉建设添砖加瓦;审计人的梦想,是能通过跟踪财政资金的实际走向保障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到实处;审计人的梦想,是……而所有的这些审计梦想都将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大梦之中。(柯宇立)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