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审计人,在大大小小的城市,举首,我们就能见到。他们,以一种平凡而真实的姿态存在着。 那些审计人,在工地上。衣裤上满是尘土,脸上被火辣的太阳晒成黝黑色,紧攥着测量仪的双手,被一块块砖石刻下数字的记忆。那些记忆里,刻录有工程量核实的第一手资料;那些记忆里,凝结着他们开展“结算审计”的汗水;那些记忆里,也成为他们挤干“工程水份”的最直接证据。 有时,他们会在图纸堆里,双眼紧盯着某些个设计部位,似乎要把这些细节镌刻入脑,然后再还原到实体工程中。有时,他们也会被“中标人”包围着,几乎喘不了气,因为他们正在用数字说话、进行“拦标价审计”,唇枪舌箭中,触及、削减了“中标人”的利益。有时,他们还会静静地坐在电脑桌前,十指不停地敲打着键盘,熟练地运用着“广联达”或其他软件,通过“决算审计”,为工程项目做全面“体检”,为政府节约投资赢取话语权。 当新建的高楼立起,宽敞的大道畅通,送水的沟渠成了农民种田帮手……这些时候,那些审计人就会发自内心的微笑,在微笑中去寻找另一个工地、另一沓图纸、另一堆人群,在那里,他们还会不断地重复着“昨天的故事”。 那些审计人,晚于整个城市入睡。穿着自家的便服,便服上没有审计的统一标识,但他们的心里却不约而同地都装有同样的一把尺子——“客观公正,严谨细致”。在寂静的深夜,没有了喧嚣和纷扰,他们带着这把尺子,在AO广阔的空间里编写出无数的SQL语句,去追踪国家资金的每一处流向,去规范行为人的每一次财经行为。偶尔,能听到他们咳嗽声音,刺破这个城市夜的宁静。当天色渐亮,城市苏醒,他们起身揉一揉有些僵硬的脖子,拍一拍有些酸痛的脊背、后腰,随时准备投入到新的审计战场。他们从容而安详,让这个城市的财经脉络变得明晰而透亮。他们身上的自家便服,被晨曦抹上一层暖黄,变成这个城市黎明中最悦目的色彩。 那些审计人,在乡村田野里劳作。他们来自附近的审计单位,脸上淌着汗水,裤脚沾满泥土。他们跋山后的足迹,印入农家土屋,遍访了“双联双促”村的每个农户,在奔忙中访民情、了民意、解民忧。他们尽自己所能,带种子、送化肥;请专家、送技术;揣薪水、送孤寡老人。在隆冬腊月,他们依然踏雪入村,抡镐撅锄,脱下了棉衣、磨满了手茧,挖出了一口又一口蓄水的堰塘。冬去春来,他们又拿起扫把、铁锹,走进农家院落,他们的手推车上,装满了“洁万家”真情……那些来自城市的审计人,变作暂时的农人,他们是纽带、是桥梁,接近了农人与党的距离,使农人有了新的目标和希望。 那些审计人,那些支撑着审计大厦一天天成长的人,那些至为普通的劳动者,他们平凡而执着地存在于城市的一隅,却在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永恒的脚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