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恢宏的伟大之后,都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难奋斗,阳光总在风雨后。回首多年的审计路程,我深深感受到审计人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必当孜孜追求,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种心境。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它往往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影响人的言行、情绪甚至健康。这就是为什么对同一事物会出现“忧者见之而忧,喜者见之而喜”的原因。既然心境对人的言行、情绪甚至健康会带来影响,那我们何不采取乐观向上的心境向别人、向自己传递生命的正能量呢?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正是这种积极的乐观向上心境。越王勾践作为亡国之君之所以能够在极度逆境中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只要你有了这种心境,你就会勇士般站起,涤尽心中的尘埃;水手般壮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智者般豪迈,“风不能把阳光打败”,工作中、生活中那些挫折、浮沉又算得了什么?作为审计战士,为什么要长期在一些具体事情上特别是涉及个人进退与荣辱问题上多愁善感、纠结不休而让审计热情起伏跌宕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项承诺。守住一句承诺,也许需要一辈子的时间。因为守住承诺,可能就像守住孤室里的那一盏灯,灯芯虽然还在燃烧,但油是否能够坚持却令人生疑。作为一名审计人员,当然不能让承诺像风随时飘散,像雨随时停息,像流星一划而过。三国时期,诸葛亮能够为刘备“白帝托孤”承诺而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难道我们今天这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审计人员不能守住自己的承诺与誓言吗?对这一点,我国核试验第一代创业者、中国工程院核爆炸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院士用其在明知生命大限将至、全身插满各种管子的情况下争分夺秒地敲动键盘、整理电脑里的材料的生动事迹,为我们这些演绎了一幕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人生巨剧,诠释了承诺与誓言的真谛。我们这些手脚灵便的审计人员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为审计事业努力工作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个过程。冯雪峰说:“一个伟大的旅行,换言之,就是一个永远走不完的过程”;邹韬奋直言:“前途是光明的,但是过程却是艰苦的”。可见,奋斗是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对奋斗的过程心存畏惧,满足于小溪的平静、平原的和缓,那么我们就满足了自己的平庸,承认了自己的低能,也就没有机会欣赏到山峰的陡险,河谷的幽深,没有可能展示自己的卓越,自我的非凡。这就要求我们像小平同志说的那样“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做到奋斗、奋斗、再奋斗。就审计工作来说,如果我们一方面很想发现具有震撼作用的审计线索,另一方面又不愿沉下心去刻苦学习,在困难面前百折不挠,那几乎没有发现与查处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的可能性,因为今天能够有机会进行重大经济经济犯罪活动的经济犯罪分子也大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智商并不比我们审计人员差,要寻找其作案的蛛丝马迹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搜集其重大经济犯罪的证据常常十分困难,过程也往往十分漫长,如果我们心存侥幸,省略过程,只能头枕黄梁白日做梦,既如此,何不击桨中流,痛痛快快地为我们的事业不断前行、为自己的人生更加绚丽搏上一回呢?!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是一份责任。责任是基本的职业精神。带着华西人创建中国第一村的华西村村委书记吴仁宝永远“不拿最多的工资、不领最高的奖金、不住最好的房子”、领着大亮山人开拓“绿色奇迹”的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而不休,二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施甸大亮山林场,都是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视为自己责任的典范。就审计来说,审计署将“责任”列为“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首位,其用心不可谓不良苦,需要所有审计人员用一生的心血和行动去实践,去验证。从事这项事业的同志只有树立单位兴亡、干部有责、单位居中我脸无光的观念,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以“实、高、新、严、细”的标准要求自己,主动担当,踏实工作,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我们的审计事业才能继续向前发展,我们也才能为推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绚丽的彩虹呈现在与狂风暴雨的较量之后,似火的枫叶出现在与秋叶寒霜的争斗之后,振翅的雄鹰奋起在与坠崖危险的搏击之后。只要审计人员永远保持奋斗的姿态,快乐地享受奋斗的过程,追求不止,激情不止,学习不止,工作不止,奉献不止,那么我们自己将青春不止,快乐不止,收获不止,成功不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