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审计人员学报告 > 正文
 
审计署深圳办赵劲松、叶早:从审计工作报告看审计发展的新趋势
赵劲松 叶早(审计署深圳办)
 
【时间:2014年07月01日】 字号: 【大】 【中】 【小】
    
    近日,刘家义审计长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了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注重从总体上反映情况,从深层次分析原因,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审计工作报告的新变化,反映了审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
    
    一、持续加大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力度
    2013年审计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审计工作的力度继续向民生倾斜。民生问题,既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审计只有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2013年,审计署重点加强了对“三农”、社保、教育、医疗和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民生项目的审计,揭示和反映了政策落实不到位、目标未实现及资金分配不合理、管理不严格、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客观反映和督促及时整改这些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对全面落实惠民政策目标、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有积极意义。
    
    二、更加注重促进体制机制制度建设
    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发现问题,更在于查找原因解决问题。这一理念体现在审计工作报告中,就是在全面把握和分析审计发现问题和情况的基础上,从体制机制制度层面提出建议。审计工作报告中不仅着眼于各种违法违规问题的揭露查处,更进一步对这些问题共性特点的分析,着力从体制、机制层面分析问题、探讨原因,力图促进制度完善,推动改革深化,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今年的审计工作立足以往的成功经验,注重尝试了审计深度和力度的纵深发展,更加凸显了审计工作的宏观性、整体性、效益型和建设性,所反映的问题带有普遍性和倾向性,从微观入手,从宏观处着眼,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三、进一步加强审计公告力度
    作为审计工作报告的附件,2013年全年审计署共发布审计结果公告32个,其中包括备受国内外各方关注的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等项目的审计结果,特别是全年共公布72起违法违纪案件移送线索和具体事项分析。审计署通过进一步加强审计公告力度,彰显审计监督职能,“倒逼”各项制度的完善,推动建立行之有效的反腐败长效机制,从而减少问题发生的几率,维护正常的财经秩序,促进廉洁政府建设。
    
    总体上看,审计署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既是审计监督不断扩大范围、加大力度、拓展深度的体现,也是审计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职能作用进一步发挥的全面汇报。(赵劲松 叶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