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體 | English | 网站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关于2013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  审计人员学报告 > 正文
 
山西省审计厅姚安政、张健、李飞:审计监督作用进一步彰显
姚安政 张健 李飞(山西省审计厅)
 
【时间:2014年07月02日】 字号: 【大】 【中】 【小】
    
    近日,审计署对外陆续发布了多项审计结果公告,涉及国有企业、金融等领域,同时还公告了审计发现的重大违法违规案件情况以及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审计结果的公告,增强了审计的威慑性和实效性,有效释放了审计正能量,充分发挥了审计工作在推进民主法制、促进反腐倡廉、保障民主民生、维护经济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推进国家治理方面的积极作用。
    
    围绕中心、强化监督。近年来,全国各级审计机关认真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在注重加强财政预决算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力度的同时,更加关注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围绕中央关于转变作风等部署,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国务院“约法三章”要求贯彻情况进行审计,对“三公”经费和会议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促进厉行勤俭节约;围绕政府机构改革,对撤并部门单位资产和资金管理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县级机构运转支出等情况进行专项调查,保障改革顺利推进;更加关注经济社会运行的风险和管理的绩效。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开展了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和存量资金审计,为各级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更加关注民生和社会敏感问题。通过扶贫资金、保障性安居工程及“三农”、教育、医疗等相关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审计,促进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纠正;更加关注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的查处。
    
    公开公正、彰显正义。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在不断加大审计力度的同时,及时依法向社会发布了审计结果,审计公告既讲成效、也讲不足,既讲问题、也讲建议,既讲审计、也讲整改,内容全面具体、实事求是。2013年全国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束后,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向社会如实说明了全国各级政府的债务规模,揭示了政府性债务总体风险可控,但在个别地方及行业部门还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反映了各级政府在债务举借、管理、使用、偿还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规范政府性债务管理、提高债务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建议。通过公告政府性债务审计结果,及时回应了社会关切,有效稳定了社会预期,进一步彰显了各级政府科学管理、依法行政的信心和决心。
    
    完善治理、服务发展。近年来,审计机关充分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统”功能,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在加大对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揭示和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研究,注重查找体制机制障碍、管理漏洞、制度缺陷,从治本的角度提出解决和预防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推进依法行政、深化经济改革、维护财经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叠加阶段,发展面临不少矛盾和困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重大部署,提出了很多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与此同时,一些领域消极腐败问题仍然突出,一些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影响恶劣,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面对新情况、新任务,全国各级审计机关必须紧紧围绕反腐、改革、发展这一主线,依法履职、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为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姚安政  张健  李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