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喜获表彰  >  风采录  >  集体 > 正文
 
扬鞭奋蹄满目春——上海市审计局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五年前,上海市审计局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刚组建时,处领导班子就在全处干部面前掷地有声作出承诺:“既然走上这个岗位,就要带领大家好好干,再苦再难也要坚持。要有干好工作的恒心和毅力。”他们紧握服务审计事业发展的“指南针”,进行一系列探索和尝试。五年后,他们提出的 “主动服务审计业务、主动服务审计一线” 的理念,已形成了一种工作习惯,贯穿于各项工作当中,突显出“以创新铸就服务品牌、以品牌提升服务质量、以质量保证服务机制”的工作潜绩,助力其迈进了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的行列。

起步:以创新铸就服务品牌

发展是审计工作的动力,是审计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要务。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瞄准这个目标,从成立至今就始终在工作中总结经验和规律,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敢于抛弃那些与新形势下审计工作要求不相适应的旧思想、旧观念,倡导符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理念、新思路,给审计综合管理和审计业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形成自己的服务品牌。

他们首先从审计项目的“源头”抓起,在服务上选“良种”、在改良“土壤”上下功夫。五年来,他们坚持需求导向,主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立项调研、优选审计项目。在选用“良种”上,他们总结出了“两下两上”确定审计(调查)项目计划的工作方法,探索了通过“上海审计”网站向社会公开征集审计项目计划立项建议的做法,拓宽了审计视野,使得审计项目计划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全面性。在改良“土壤”上,他们探索开展审计计划执行情况季度通报制,对计划执行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进度控制、精确测算和详细分析,做到事前有计划,事中有跟踪,事后有考核,力求“好项目”实施“不走样”。2011年,他们推出全局重点工作督查制度和每季度工作通报制度,不仅及时督查和通报各季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也更加有效地增强对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的掌握度。特别是近年来,审计署统一组织的全国性审计项目数量多、任务重,投入审计人员多,审计的时间跨度长,地方政府临时交办的审计事项频繁,审计机关安排的年度审计任务越来越重,如何高效调配审计资源,做到“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不误?他们自我加压,对审计管辖对象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审计项目计划库,把对一级预算单位和近年来没有审计过的单位作为“必选”对象,既保证了审计对象的“全覆盖”,又做到了审深审透,不留盲点。2013年,按照全口径预算管理的要求,首次把“四本”预算全部纳入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范围,并提请市政府第一次组织召开了预算执行审计集中进点会议,重点对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工作要求和加强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要求。

其次把综合分析和转化审计成果作为服务的“拳头产品”来抓,在心贴心式服务审计业务和审计一线上下功夫。处领导班子经常提醒大家,“一篇审计报告看似是不起眼的几页纸,一篇审计信息看似是不起眼的几行字,却是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为此,他们在工作中施行“首问负责制”,保证服务审计业务部门、一线审计人员和区县审计局“问必有答”“需必有应”。为引导各业务部门注重改进“两个报告”的质量,他们始终跨前一步“点对点”研讨交流,和业务部门一道对审计报告精雕细刻,增强“两个报告”的宏观性、全面性和参谋性,努力把审计成果转化为服务宏观管理和市委市政府决策的依据。在工作实践中,他们对传承20多年的《上海审计动态》进行改版,改变了原有信息编报单一狭窄的形式和内容,着力拓展了信息深度和广度,深入挖掘信息内涵,提高信息的决策参考价值。与此同时,增设了审计情况专报、重要信息参阅,实行审计信息载体分类、分级管理,增强审计信息管理的科学性,力争使更多的审计成果纳入市领导宏观决策范畴,切实发挥审计信息在反映审计成果、服务领导宏观决策、扩大审计影响和推动审计工作科学发展等方面的建设性作用。对业务处提交的专报材料,及时做好编辑深化工作,着力从体制、机制、制度、政策和管理等层面反映问题,为市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五年共编发63期《审计情况专报》,市领导对其中43期作出重要批示。

越障:以品牌提升服务质量

“在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和谐,而且还有一股闯劲儿,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有一股勇于进取的精气神”。处室领导班子成员每每说起部门的特点都很自豪。因为在这个团队里,大家都普遍感受到:在这个团队工作很受益,这里有很好的研究氛围,根据本市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上海市审计工作实际,审计业务需要什么,团队就努力思考、研究什么,在这个处工作特别能够锻炼人、培养人。

为推进全市审计整改工作,在提升审计工作执行力上实现跨越,越过因组织管理体制带来推进审计整改工作的“障碍”。2010年,在局领导的带领下,他们积极协调市政府办公厅等多家单位,认真做好筹备工作,提请市政府第一次召开了本市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通过了上海市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办法,正式启动了全市性审计整改联动机制,为形成领导批示要求落实整改、市政府会议部署整改、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联合督促整改、审计机关跟踪检查整改的多层次督促审计整改工作格局“打好前站”。五年来,对每年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的问题,在局长的领导下,积极协调并提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和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审计整改工作,确保审计整改取得好的成效。2013年,他们先后以市政府名义组织召开了审计整改预备会议、审计整改联席会议,修订并由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上海市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组织办法,同时,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整改制度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了依托审计整改工作联席会议平台,深入推进落实审计整改工作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先后分别召开了由10个部门和10家企业分管财务的领导和财务处长、审计处长参加的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理清制度落实的思路。还与有关部门建立审计整改工作协作配合机制,强化审计整改问责,提高审计整改工作成效。通过这些有效措施,形成了跨前一步促整改、跟踪回访促整改、部门联动促整改、通过公开促整改的新格局,实现了市政府提出的推进审计整改闭环管理的目标。

特别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后,社会渴望公开审计信息日益强烈,如何满足社会公众的需要,突破固有的工作定势,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公开,成为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工作中“越障”的又一道坎。2014年,他们修订完善了政府信息公开实施办法和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工作规范、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工作规范、政府信息发布协调工作规范等4项配套制度,重新编制了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表、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流程图,保障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与此同时,积极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第一平台—“上海审计”网站建设,第一时间将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目录、依申请公开目录、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年报。同时加强“上海审计”政务微博建设,将社会比较关切的政府信息在该微博上予以发布。五年来,实现了年度重点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报告、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审计整改报告全部向社会公开。公开单项审计结果公告176个,受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事项318件,配合完成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案件52件、行政诉讼3件。在国务院督查调研组赴上海调研政府信息公开、全市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专题会上,市审计局就审计公开工作进行了经验交流。市审计局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年度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优秀单位”;2010年“上海审计”网站被市政府办公厅评为年度“信息公开优秀网站”。

加速:以质量保证服务能力

如果说勇于创新、敢于实践是综合计划处(政策研究室)优良的工作品质,那么责任心强、精益求精则是该处(政策研究室)扎实的工作作风。在这个人人争先、个个投入的团队,只要工作任务来了,大家几乎没有节假日,双休日都扎在办公室里研究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团队中的每一名成员都不求名、不求利,每当评功评奖名额有限时,他们都会抢着拿掉自己的名字。获奖名单上也许没写他们的名字,但他们没有丝毫怨言,仍然勤勤恳恳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在综合文稿起草工作方面,更加追求“高度”。每年的上海市审计机关工作会议以及其他各类重要会议的前前后后,他们都会沉到一线调查研究,自己给自己施压,增强对策建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五年来,组织起草各类综合文稿300多篇,较好地发挥了领导参谋助手和辅助决策功能。

——在政策研究和科研工作方面,更加追求“深度”。5年来,他们承担了2项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软科学研究项目、2项市局重点课题和3项一般课题,参与1项中国审计学会合作研究课题。有5篇审计论文、研究报告分别被评为全国审计机关优秀审计论文、研究报告、“第二届全国审计青年论坛”“2012年上海审计青年论坛”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会同相关处室和部门开展了乡镇审计工作、完善反腐倡廉监督体系和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研等课题,完成了乡镇财政性资金管理审计监督、审计工作服务改革创新大局的调查与思考等方面的调研报告和乡镇审计工作指导意见,组织召开了乡镇审计工作座谈会。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改革创新的部署,研究制订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审计工作,服务上海改革创新大局的若干意见,形成进一步服务全市改革创新的思路和措施。

——在审计信息宣传工作方面,更加追求“热度”。他们甘当绿叶,总结和宣扬审计工作经验和做法,积极为全市审计工作加油鼓劲。五年来,组织编辑148期《上海审计简报》,在审计系统主要媒体刊发稿件百余篇,推出了上海民生审计、审计与世博同行、资源环境审计、审计信息化建设等重点工作专题报道,扩大了上海审计工作的影响力。

在付出的背后,他们的汗水也得到了肯定和尊重。五年来,他们在2013年被评为上海市审计工作先进集体。在2011年、2013年全国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优秀集体和优秀个人评选中,2次荣获集体三等功。在审计署、上海市有关部门、市审计局组织的各项表彰活动中,有29人次受到表彰。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