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题专栏  >  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喜获表彰  >  风采录  >  集体 > 正文
 
站在更高的起点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15年03月24日】

近年来,北京市朝阳区审计局紧紧围绕区域中心工作,坚持从大局出发,以“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作为,勇于担当,不断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夯实内部规范化管理,加大对外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注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全面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审计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在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营造外部审计环境开创新局面

过去的五年,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日益凸显,新形势、新变化对审计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审计发展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挑战。朝阳区审计局准确把握形势,紧抓机遇,借势而为,努力营造和谐的审计环境,为审计事业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在贯彻落实中央两办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及实施细则中,提前谋划,积极推动,区政府在全市率先成立了区长任组长的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制度;联合区纪检等7部门下发进一步加强任中审计的意见,不断拓宽、深化经责审计的范围和内容。以贯彻落实北京市审计条例和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意见为契机,促成区政府出台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办法、财政资金、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协调机制和审计整改联动机制,并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在完成土地储备跟踪审计等重点工作中,围绕中心,主动作为,受到区委、区政府的高度肯定。2010年,区委任命专职投资业务副调研员1人,2011年,增设投资审计二科,增加公务员编6人。坚持两年召开一次全区审计工作大会,每年开展审计知识进党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普及审计知识和审计法律法规,逐渐形成全区上下理解、支持、重视,并且自觉接受审计监督的局面。2014年,首次将年度预算执行审计项目以及工程决算审计项目的结果进行公告,实现了公告内容和数量的突破,进一步提升了审计的公信力,审计执法环境不断优化。

创新业务规范管理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朝阳区审计局围绕质量与效率,在审计制度机制、审计内容、审计项目管理等方面创新突破,有序推进业务管理的规范化。

2009年,针对长期以来审计项目用时不均,项目结转频繁的现象,研究策划项目时长控制办法,制定项目时长时限管理制度,根据项目类型和资金量,分别确定用时标准,建立项目时长预警机制。2009年下半年项目平均用时比上半年缩短了1.8个月,2010年项目平均用时比上年缩短0.3个月,目前已连续五年保持项目“零结转”。时长管理制度改变了固有的管理模式,转变了队伍的工作作风,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此后几年,坚持多措并举,持续推进项目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审计项目质量。陆续编制了政府投资建设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等操作规范;制定项目现场管理办法补充意见、审计项目质量分级控制办法等制度;梳理问题类型和法规依据,建立“问题指标库”;对全区预算单位实行三级管理,明确不同的审计周期,分类轮审,确保覆盖面;积极推进以经济责任审计为主导,与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审计同步实施的“1+N”审计模式,优化审计资源;实行经济责任审计和预算执行审计“双统筹”,从项目部署到最终出报告做到“五统一”,提高项目整体质量;自行开发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方法模型,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探索开展财政信息系统审计以及绿化养护、医疗设备购置等领域的专项资金绩效审计调查,以促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安全和效益。

提升依法监督力度实现新突破

朝阳区审计局始终坚持立足监督职责,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谋划和开展审计监督。据不完全统计,2009至2014年底,共完成审计(调查)项目371项,促进上缴财政9.85亿元,促成相关部门出台和完善制度68项。发现重大违法违规线索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3件,处理涉案人员6人。审计工作在服务区域社会和经济发展、维护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围绕推动中央、市、区重大经济政策贯彻落实开展跟踪审计和专项调查。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城市轨道交通、CBD核心区、东南三乡重点村整治、农民安置房建设等120余个重点民生工程审计,核减工程款4.6亿元。开展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社区卫生、义务教育、停车占道、抗震救灾等近30项民生资金专项调查,提出促进政策落实和效果的建议,促成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教育捐赠管理和调整残疾人困难补助标准等多项制度出台,使政策惠及于民,促进社会和谐。围绕中央关于转变工作作风“八项规定”等要求,以及审计署有关规定,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以及投资项目管理费审计中,关注“三公经费”、会议费等相关支出规模和增减变化,查找存在问题,促进被审计单位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区相关实施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

围绕促进规范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化经济责任审计。一方面,积极推动区级层面对经责审计的统筹领导。目前,朝阳区经责审计已形成“领导小组领导决策、联席会议组织协调、成员单位积极配合、专职机构督查落实”的良性循环。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效联动,推进综合监督和审计结果的运用。纪委提供案件线索并参加入、结户会,巡视组事前沟通,将审计整改情况纳入巡视内容,审计报告归入领导干部个人档案和廉政档案。另一方面,在局内开展扩大范围、深化内容、责任界定等经责审计专题研究,以推动经责审计从广度和深度上取得实质性突破。通过加大任中审计,实行党政领导、离任与任中同步审计,扩大经责审计范围。在审计内容上,突出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促进地区经济或部门事业科学发展、重大经济事项决策执行、内部管理和对下属单位监督、廉洁从政等四个方面,以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职情况。在区经责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开展经责审计责任界定研究,提出“经责审计责任界定工作”的意见,现已经区经责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于2015年正式试行。五年来,该区审计局共对107个单位147位处级领导进行审计,年均审计29位。目前,43个街乡100%审计,部门达到61%,重点岗位、重点领域和重点部门基本覆盖。2012年中央和北京市经责联席会议办公室,分别到朝阳区检查两办《规定》落实情况,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加强机关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

朝阳区审计局党组一贯重视机关党建工作,党组书记对党建重要工作亲自部署,对重大问题亲自过问,督促班子成员履行好“一岗双责”,有效推进履行党组书记主管责任的常态化和长效化。五年来,通过要求班子成员专题辅导、亲自带组、动手写稿,坚持每年集中培训、业务测试、党务干部专题学习、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定期干部轮岗等措施,持续加强班子能力建设,狠抓干部队伍培养,夯实机关党建基础。班子成员“动车组”“火车头”的带动作用发挥突出。审计干部队伍培养成效明显,先后有39人获得审计组长资格,28人次被评选优秀审计组长;30人通过中级以上职称考试;28人走上科级以上领导岗位,其中7人为处级干部;2名同志分别获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三八红旗手”。机关党组织不断健全完善,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提升。特别是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班子和全体党员干部一起主动学习,深入剖析思想,认真整改问题,进一步深化清廉务实的作风,老老实实做人、进一步强化实实在在谋事的要求。

回望昨天昭示新的起点,展望明天承载新的希望。务实、和谐、奋进的朝阳审计人不会停止脚步,他们将以更豪迈的姿态,更昂扬的斗志、更饱满的激情,为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