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获奖征文 > 正文
审计署教育学院杨清: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打造培养“审计铁军”黄埔军校
2015-12-14   来源:审计署

中央和审计署开展的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继续和深入,是坚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举措,体现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对切实加强审计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积极打造审计铁军、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依法治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审计署审计干部教育学院(简称教育学院)作为审计署直接领导下的、全国最大规模的审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应更加深刻领会“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和实质要求,将“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贯穿于教育学院各项工作中并及时转化为工作成果。

结合教育学院工作实际,本人认为贯彻落实“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需结合署党组和署领导的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工作中体现八个“实”字:即工作体现“求实”、“务实”、“落实”和敢于“实践”作风体现“踏实”、“扎实”“实干”做人做事提倡“诚实”和守规矩,进而将教育学院打造成为培养全国审计干部“审计铁军”的黄埔军校,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教学培训方针和目标需“求实”

在教学方针上,要始终坚持刘家义审计长、院长提出的“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办学方针,坚持“边建设、边培训、边探索”,坚决贯彻中央《2013—2017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要求,对刘家义审计长、院长提出的“起点、重点、难点、特点”四点办学要求开展深入调查研究,通过认真总结经验、积极探索研究和大胆创新实践,着力抓好审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加强职业教育与国民教育融合力度,力求按照孙宝厚副审计长提出的要求办好“满足需求的培训、提高能力的培训、富有实效的培训”,逐步探索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审计干部职业培训的新路子。

二、教学科研和培训体系需“务实”

在课程设计上,要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设计各类审计专业课程,按照刘家义审计长、院长提出的“学以致用”培训目标,积极发挥审计署和南京审计学院共建教育学院的资源优势,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审计什么培训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设计出科学合理、符合审计人员一线工作需要的各种专业和层次的审计课程设置;在专业培训领域中,以财务会计培训班为起点,逐步开展财政审计、工程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各类专业审计培训并形成规模,直至延伸覆盖至所有的审计专业领域;在办班层次上,要积极体现刘家义审计长、院长提出的“知识补充、更新、提高、研究”要求,通过细分培训需求、对象、内容、时间和方式,面向全国审计机关组织开展分层次的系统培训,通过课堂讲授、讨论和交流方式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化”。

三、教学管理各项措施需严密并狠抓“落实”

在2012年9月17日教育学院财政金融培训班开班典礼上,刘家义审计长、院长就学风问题对全体学员提出了端正学风、“求实、求真、求深、求源”的学习要求,为贯彻落实审计长的工作指示,教育学院采取了“三个狠抓”有效措施,即狠抓制度建设、狠抓制度宣传、狠抓作风建设,经过近3年的不懈努力,先后制定出《学员培训综合考评管理办法》、《学员考勤和请销假管理办法》、《学员宿舍管理规定》、《教育学院考试纪律》、《培训管理人员工作岗位职责管理办法》和《2014年度财务会计培训班班干部考评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创新了优秀学员评比办法、严格了学习纪律、规范了培训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学员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了培训管理工作,逐步建立起学员学风建设长效机制。在取得一些成效的同时,学院也应清醒地认识到与全国同行相比,教育学院各项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照署领导的工作要求,教育学院培训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加以补充完善和规范,如需尽快补充制定《培训工作管理规定》、《教学管理制度》、《培训班工作流程》等制度。同时,好的制度建立后,一方面需要不断针对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制度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另一方面还需有坚定的制度执行力,这就要求学院和南京审计学院相关协作配合单位的各级管理层和管理者必需以高度负责的态度严于职守、坚决贯彻落实和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在制度的执行力上不能存有丝毫马虎、软化和松懈思想,通过强化制度执行力,整治长时间培训容易出现的“庸、懒、散”等各种不良状况和情况,通过狠抓各项制度和措施落实,促进和培养学员形成良好的纪律意识和自律意识,进而形成学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教学组织形式需大胆“实践”、敢于探索创新

根据职业教育特点,教育学院可以在教学组织形式和内容上积极采取各项创新举措改进教学质量、提高培训效果,可以通过采取教学互动、及时跟进组织开展教师和学员学习交流座谈会、学院采取边授课、边评估等方式随时和动态地掌握培训效果,根据学员的反馈意见对所学的专业课程和课时设置及时跟进调整。此外,教育学院还可以充分利用“三部一省”、依托南京审计学院共建的培训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开门办学和开放办学,在师资选择上可以实现审计在职教育与高等学院教育有机融合,根据学员培训需求和审计工作实际需要,积极邀请刘家义审计长、院长等署领导以及审计署机关、特派办、培训中心、地方审计机关、南京审计学院和其他高等院校等署内外专家为教育学院培训班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专题知识讲座、专业课程授课、审计案例教学以及党建、廉政、保密教育等特色讲座,通过开展各类实务教学课程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开拓学员学习视野,使学员感受到理论与审计工作实践两者的紧密联系,为改善审计干部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提供有力保障,最终实现“学以致用”的培训目标。

五、作风建设需“诚实”、“踏实”、“扎实”和“实干”

署领导对教育学院建设寄予了厚望,早在学院筹备期间即提出了“教育学院组建一开始就要规范”的严格要求,对此,教育学院需更加从严要求、强化管理,在作风建设上提倡做人“诚实”、守规矩,即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和说“老实话”,做事“踏实”、“扎实”和“实干”。为此,在学院日常教学和行政管理中需长期坚持开展“三查”、“三跟”和“三贴近”活动,全面推动学院各项工作运转规范、高效和有序。

(一)“三查”,即查漏洞、查作风、查落实。

1.查找管理漏洞,完善管理措施通过坚持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形式,听取管理工作人员培训工作情况汇报,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漏洞,及时部署、督促落实培训工作管理措施,形成长效的制度管理约束机制。

2.查找工作作风,实行责任追究。通过经常督促检查培训工作组织管理情况,要求培训管理人员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积极履行职责,做到有事常汇报、有问题立即整改,绝不允许出现相互推诿、导致工作延误的情况发生,并形成相应的个人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3.查找差距不足,落实改进提高。教育学院需建立起定期的外出调研机制,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加强开展与中央党校、国家会计学院等同行之间的学习交流活动,通过寻找差距与不足,吸取同行在办学模式、管理方式上的先进经验并及时加以研究、吸收和改进;切实落实署党组的工作部署,加快与南京审计学院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和后勤管理等诸多方面的融合力度,建立相应的协调配合机制,早日探索总结出适合教育学院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二)“三跟”,即在培训管理中实施全程跟踪管理、跟班听课和跟踪调查。

1.全程跟踪管理。在培训班中选派专人担任班主任全程参与班级班委和支委选举、班级和支部活动等管理工作,针对成人教育管理的特点,着重加强对学员考勤纪律和考试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强学员出勤和考试纪律执行情况检查,促使培训班建立严格良好的学习纪律和扎实务实的学习风气。

2.积极开展随堂跟班听课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刘家义审计长兼院长指示精神,积极开展随堂听课活动,切身感受学员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效果,为总结培训工作经验、改进培训管理工作积累一手资料。

3.及时开展问卷跟踪调查。教育学院需建立培训效果定期调研制度,通过适时组织召开师生座谈、培训班班会、网上调研等形式,对授课效果、班级管理等情况实施跟踪调查,及时收集整理授课教师和学员有关培训改进意见或建议,通过调查全面掌握学员学习动态和学习效果,动态掌握培训班总体状况,对改进意见和建议及时落实、跟踪检查,为改进教学效果和开展后续培训提供有益参考,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三)“三贴近”,即贴近署领导要求、贴近学员学习、贴近学员生活。

1.贴近署领导和上级机关工作要求。针对教育学院基建刚完工、人员少、经验缺、各项工作尚处于试运行和磨合探索阶段实际情况,教育学院需经常向署领导进行工作汇报,听取署领导对学院工作的指示,并认真贯彻落实到位。同时,需与署人教司、各专业司(局)、培训中心等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加强沟通联系,共同协力搞好教育学院各项管理工作。

2.贴近学员学习。需高度重视培训班入学教育活动,对刘家义审计长、院长关于教育学院“求真务实、探索创新”八字办学方针的具体内涵以及在2012年财政金融审计培训班开学典礼中所做的“关于学风问题”等专题讲座加强宣传与教育,要求学员努力做到“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掌握方法、提高技能”,完成工作角色向学员角色、家庭生活向集体生活的“两个转变”,确保安全、守纪,迅速转入学习状态。

3.贴近学员生活。在关注学员学习的同时,教育学院还需特别关心学员们的生活状况,通过建立与学员“零距离”式的紧密联系,使学员们深切感受到来自学院的温暖,通过组织学员定期开展各类班级文体活动、专题知识讲座,丰富学员业余生活,同时注意发挥班主任和辅导员作用,及时帮助学员解决生活和学习困难,保障学员安心学习,激发学员积极学习的热情。

总之,通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学院需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和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迅速转化为工作成果和发展动力,通过发扬“实、高、新、严、细”工作作风,将“严”和“实”贯穿于各项工作中,以实际行动将教育学院打造成为全国审计系统培养和造就“忠诚、干净、尽责、担当”审计铁军的“黄埔军校”,为审计事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动力。(杨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