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会基本情况规划与计划课题管理学会会议培训与学习学术交流审计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国家审计如何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时间:2015年07月31日】 字号: 【大】 【中】 【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期间党和国家工作的主线。国家审计作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在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无疑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因此,必须紧紧围绕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各项决策部署,找准切入点和着力点,确保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笔者以为:关键要聚焦“四点”:

    一要把握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政策措施,从内容上看,覆盖经济社会各领域,是一个宏大的政策体系;从地位和作用看,既有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政策,又有局部性、阶段性、随机性政策;从性质看,既有授权性、鼓励性政策,又有限制性、禁止性政策;从作用对象和调整目标看,既有作用对象不确定的总量调控性政策,又有目标对象明确的结构性政策;从调控要求看,既有刚性的指令性政策,又有柔性的指导性政策。加强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首先要深刻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策措施的特点,采取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监督方式与方法。

    二要突出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既要坚持全面审计,保证审计监督能够覆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方面,不留盲区和死角, 又要突出重点,分清轻重缓急,抓住关键环节,选准着力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根据政策的地位和作用,把那些基础性、全局性、长远性的政策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要根据政策对象和目标,把具有明确调控指标、明确目标对象和具体执行标准的政策措施作为审计监督的重点,确保政策对象不错位、标准不走样。

    三要突破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难点。在审计工作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一些带总量控制性质的政策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利益博弈问题。比如,压缩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在短期内不压缩、不淘汰的反而会受益,因为总量压缩会导致价格上涨。审计人员在对这类政策开展审计时,就会受到这种利益冲突的困扰。还有一些政策,虽然有明确具体的标准,但监督很难到位,因为标准越多越具体越难以核对。各种农业补贴、扩内需消费补贴、城乡低保、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节能减排补贴或奖励政策等,都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在审计中,要加强对这些难点问题的调查研究,探索有效的监督措施。

    四要创新服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亮点。通盘谋划,分类实施。既要从全局出发考虑和处理问题,又要把握好区域协调发展、行业科学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实事求是地确定审计目标和审计内容,切实增强监督检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根据政策措施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计方式方法。比如,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扶持、扶助政策,其政策效果主要取决于扶持、扶助的对象是否准确。对这类政策进行监督检查,不能简单地听汇报、看报表,应着重审查资格认定是否严格、准确,对象是否错位。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综合运用审计结果公开、审计整改、案件移交、审计问责等多种手段,及时解决和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切实增强审计监督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江苏省宝应县审计局  魏长华)

 
【关闭】    【打印】
  版权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审计学会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本站电话:010-82199820
本站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邮编:100086) 备案编号:京ICP备19011981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