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会基本情况规划与计划课题管理学会会议培训与学习学术交流审计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审计学会动态 > 正文
 
刘英来副会长在中国审计学会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培训班上的讲话
 
【时间:2015年07月31日】 字号: 【大】 【中】 【小】

同志们:

    这次培训班是中国审计学会这些年举办的培训班中人数最多的一次。这说明大家非常关注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这一话题。我们为什么要选择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做主题举办这次培训班呢?这主要是考虑到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开展是我们国家政府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我这里所讲的大势所趋,也就是说,开展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既是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审计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具体讲有三个意思。

    第一点,开展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其中核心的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要求经济发展要注重质量,在强调保持一定速度的同时,更强调经济增长的方式和效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又好有快。把经济增长的效果---“好”字放在首位,要求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相和谐,与环境自然的发展相协调。这种大的政治经济形势,就要求审计工作必须为这个大局服好务。我们要通过审计监督,推进经济工作有更好的质量,促进公共资金更加有效地使用,这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点,开展效益审计是我们审计机关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的应有之义。《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国家财政财务收支进行审计。审计的目标是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与效益。审计机关成立20多年来,虽然我们在效益审计方面也做了一些探索,给予了一定的关注,但是从总体上说,或者说从主要的注意力上来看,基本上是放在真实合法及合规性审计这个目标上,并没有在更大范围里开展效益审计,更没有象国外那样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绩效审计。因此,可以说我们的政府审计仍处在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标志是以真实合规性为主。这个阶段称之为初级阶段,一个重要的含义就是我们的政府审计并没有完整地、全面地履行法律赋予的审计监督职责。审计的内容和目标都是初步的、不完整的。所以,我们在真实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开始探索中国特色的绩效审计,是在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是政府审计发展的重要标志。

    第三点,效益审计的不断深入开展,会引起政府审计的革命性发展。长期以来,我们主要开展的是真实、合规性审计,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关于真实合规性审计的思想理念、目标导向、价值取向、程序规则、方式方法。随着效益审计的推行和所占比重的日益增大,这些我们称之为传统审计的东西,虽然不能说都已经过时了,都不能用了,但至少是用这些东西简单地套用在效益审计上是完全不行的。所以,效益审计必然要求也会推动这些方面的变革创新,必然会引起理论、观念、目标、内容和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正因为这是一场变革,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与以前相比已经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或者说是全新的变化,所以我们才说这是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的重要转型,我们正处在这个转型期。政府审计要发展,必须科学地、加速地完成这个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效益审计的开展标志着我们政府审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因此,我们要真正认识开展效益审计的意义,全面认识开展效益审计的价值,我们举办这样的培训班,目的就在于为效益审计的开展做点应该做的工作。

    这次培训班主要是围绕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审计进行研讨和交流。之所以选择这一方面,是因为财政审计是审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永远是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不管金融、企业审计如何变化,财政审计永远不会淡出。相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财政在宏观调控中重要作用的日益显现,财政审计的任务也会越来越重,所以我们必须把财政资金作为效益审计的切入点,首先做好这个领域的效益审计,积累经验,全面推开。因此,我们以财政预算资金绩效审计作为这次培训班的主题。

    我们之所以关注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审计,除了上述我讲的几点之外,还应该注意到,随着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必然会将政府审计引入一些新的领域,扩大政府审计的活动范围。如果说,我们刚才讲的都是在审计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我们应该履行的职责,那么我后面讲的有些是一些我们过去没有开展过的一些领域,没有介入的一些领域,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一是随着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开展,必然会要求政府财政审计不仅关注政府资金的分配与拨付是否真实合规,还要关注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益。审计的内容、目标、范围、资金链的长度必然会发生变化,评价的标准与方法也会完全不同,这里头的变化要求我们关注效益。二是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审计必然会涉及到政府部门的行政效能的评价问题。一般性预算资金是确保政府部门履行职责而分配给部门的,使用效益的评价必然涉及到对部门和单位履行职责的状况和效果的评价。这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必然会引发如何对部门的行政效能进行评价的新问题。那么这样,对审计机关的要求就更高了。我们不仅是看资金的使用效益,还要看部门履行职责的行政效能如何,所以要求就更高了。三是财政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与使用必然会涉及到财政政策本身,筹集、分配是否合理常常与政策联系在一起。这就会引发出对财政政策乃至一些经济政策的评估问题,了解这些政策是否符合实际,这些政策执行的怎么样,政策的效果如何,我把它叫做政策评估。开展这方面的审计工作,对审计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财政预算资金的效益不仅仅限定在资金使用得怎么样,必然会涉及到行政效能评价和政策评估,因此,对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开展势必让我们不可回避地涉入一些新的领域和新的审计范围,怎么做,怎么做得更好,便是我们不能不回答的问题。

    关注财政预算资金的绩效审计是一个关系到政府审计长远发展的问题。我们必须长期地、持续地不断进行深入的研究,这也正是我们选择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做为主题举办培训班的目的所在,虽然我们的效益审计刚刚开始没几年,但我们有必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推进发展。我们办这期培训班也就是为这项事业做点贡献。

    同志们,我们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审计署领导的高度重视,党组书记、副审计长刘家义原定要到会亲自讲课,因为外出工作临时不能到班上来了。副审计长石爱中指示我们要精心组织,安排好组织好。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原副审计长翟熙贵同志多次对办好这期培训班提出了具体的指示和要求。我们这期培训班既请来了财政部的有关领导来讲述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有关内容,又请来了审计署的有关专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讲述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目标、内容、程序和方法,还请来了有关实务部门的领导讲述财政预算资金效益审计的具体案例,这些案例都是今年审计署效益审计展评的获奖项目。所以,从讲课内容上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我相信,通过这些专家的精彩授课,与会学员一定会深受启发,开阔眼界,取得很大的收获。

    我们的培训班得到了各省、市审计学会的大力支持,各地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参加培训的同志们热情也很高,经过努力控制,我们今天到会的人数接近300人,原计划200多人,实际上达到了300多,超出原计划。我感谢大家对中国审计学会工作的支持,大家既然来了,我也就提几点要求,一是希望大家集中精力,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二是遵守作息时间,按时上课;三是参加培训班的人很多,希望大家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顺利愉快地度过这几天的生活。

    最后,我祝愿大家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学有收获,一切顺利,谢谢大家!

 
【关闭】    【打印】
  版权信息
主办单位:中国审计学会  技术支持:审计署计算机技术中心 本站电话:010-82199820
本站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4号(邮编:100086) 备案编号:京ICP备19011981号  建议使用分辨率: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