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审计学会,审计署各特派办理论研究会:
根据2025年工作计划,中国审计学会将与部分省级审计学会和特派办理论研究会合作开展“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建议研究”“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重大公共工程管理及其审计研究”“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审计研究”“国家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研究”五个方向的课题研究。
综合考虑课题申报情况及申报单位以往年度的合作课题研究情况,学会秘书处经研究,确定了29个省级审计学会和9个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作为上述课题研究的合作单位,具体为:
1.“深化零基预算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审计建议研究”方向的合作单位共6个,分别是福建省、山东省、大连市审计学会,审计署太原特派办、济南特派办、郑州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主要研究:国内外运用零基预算理念的实践经验,总结阐释零基预算管理的基本要素;中央部门和地方预算管理现状,归纳总结实践中的成功经验,揭示深化零基预算改革难点,分析体制机制制度障碍,提出审计工作推动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2.“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的研究”方向的合作单位共5个,分别是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青海省、宁夏自治区、新疆自治区审计学会。主要研究: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基本情况、管理机制、利益分配、监管体系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推动经营性资产保值增值、公益性资产持续发挥作用的目标,梳理各地经验做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完善资产分类处置制度,梳理各地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经验做法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健全脱贫攻坚国家投入形成资产的长效管理机制;帮扶项目资产相关审计的目标、重点内容和方法等。
3.“重大公共工程管理及其审计研究”方向的合作单位共7个,分别是黑龙江省、湖北省、广西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审计学会,审计署上海特派办、昆明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主要研究:围绕党中央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培育完善内需体系、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等相关决策部署要求,提出重大公共工程审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明晰审计目标、范围、重点,以实现国家相关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效。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审计研究”方向的合作单位共6个,分别是浙江省、湖南省、云南省审计学会,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南京特派办、长沙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主要研究:总结梳理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管理进行审计监督的理念、思路和方法;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审计的目标、对象、范围、内容和重点,组织实施和技术方法,重点关注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决算的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和调整等关键环节政策落实情况,包括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安排、财政补助和预算平衡的情况;预算安排贯彻落实社会保障政策的情况;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情况;基金绩效和运营投资的情况;中长期收支预测及可持续运行等情况的审计,以及探索运用大数据审计实现上下联动、点面结合的全国一盘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
5.“国家审计促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路径研究”方向的合作单位共14个,即北京、天津市、辽宁省、江苏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广东省、海南省、重庆市、甘肃省、深圳市、青岛市审计学会和审计署武汉特派办理论研究会。主要研究:国有企业在明晰功能定位、完善主责主业管理、履行战略使命等重点领域改革过程中,相关改革举措落实情况;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审计如何提升监督效能,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
各合作单位在课题研究中,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学术导向;要切实贯彻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加强对审计对象的研究;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加强调查研究,确保审计成果对审计实践具有指导意义;要结合党中央对相关领域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和本地区审计实践,根据选定的研究方向,针对主要研究内容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开展研究;要深入分析问题,提出的对策建议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可推广性,发挥课题研究服务审计实践的“智库”作用;严格遵循课题报告撰写规范,坚持理论原创,严守学术道德;课题组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推进课题研究工作,对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负责。
中国审计学会将与各合作单位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研究进展,对研究过程严格管理,组织开展中期研讨和成果汇报交流研讨,并给予必要的经费支持。
请上述38个合作单位尽快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见附件1),填写合作单位账户信息表(见附件2),于4月10日前报送至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联系人:曾小林、郭旭,电话:010—82199816、010—82199821;电子邮箱:xuehuihzkt@sina.com)。
附件1:中国审计学会2025年度合作课题研究方案.doc
附件2:合作单位账户信息表.doc
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
2025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