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之光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审计局:在为民服务中书写忠诚担当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
【来源: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以忠诚铸就审计监督利剑,用担当守护地区经济安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审计局在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征程中展现了新时代审计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从政策法规研究到问题线索研判,从田间地头的实地踏勘到新技术新方法的探索应用,这支审计队伍以专业精神诠释忠诚,以创新思维破解难题。他们用一项项穿透式审计直击改革痛点,一串串精准数据守护经济安全,一件件民生审计实事托起百姓幸福,在龙江大地上描绘出审计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

今年初,这支队伍被表彰为“全国审计机关先进集体”。

让“问题清单”变惠民“幸福账单”

“以前做检查像‘闯关’,现在挂号、检查一路畅通,这绿色通道真是便民!”

“以前看病,得长途跋涉好几天。现在专家直接到家门口来坐诊,多谢你们为我们着想!”

…………

这一系列的积极转变,离不开佳木斯审计人的有力推动。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三医”联动改革决策部署,2023年,佳木斯市审计局组织开展了某医院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此次审计与其他常规经济责任审计不同,重点聚焦医疗行业,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咱们要慎之又慎。”审计组组长在审前调研会上强调。

通过扎实的审前调研,审计人员将关注点锁定在惠民政策落实、药品及医疗设备采购等事项上。

审计中,他们聚焦医疗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围绕《关于推行黑龙江省医疗暖民十项举措的通知》《关于加强医疗机构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通知》《促进“看病不求人”,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50条措施》等文件要求,通过查核系统数据、实地调研、访谈医患人员等方式,追踪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通过多日调研,审计人员发现线上预约平台操作流程烦琐;窗口开放数量不足,影响高峰时段就诊效率;不同科室分布分散,指示标识不够清晰,给患者就诊带来极大不便。

审计人员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逐一对标相关政策条款,向被审计单位提出针对性建议,明确从流程设置、服务优化等方面进行完善,切实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惠民政策落地生效,惠及广大患者。

在推进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过程中,审计人员聚焦与诊疗活动密切相关的核心环节,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展开专项核查,发现在医院采购中涉及手术床及手术转运车等项目,存在多家投标公司报价相似问题。由此,审计查出该医院多个项目涉嫌围标串标等问题线索,并移交至相关部门。

为确保审计成果,审计项目结束后,他们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了问题整改台账,定期开展全过程跟踪问效。一方面定期电话回访被审计单位责任人,详细了解整改推进情况;另一方面定期前往被审计单位,实地查看整改措施执行情况,确保被审计单位整改到位。2024年,该项目荣获黑龙江省审计机关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审计人员集中研讨审计思路和方法

把政策研究当作审计人的“磨刀石”

春醒黑土万物苏。在广袤的三江平原腹地,沉睡的黑土地正被渐暖的春风唤醒。为守护黑土地的每一粒希望,佳木斯审计人一直在路上。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措施,对保障民生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某县借助增发国债项目,大力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今,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原本分散的小地块稻田被整合改造为规模化“大格田”。

2024年,佳木斯市审计局聚焦高标准农田建设领域,组织开展该县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跟踪审计。

该项目涉及农业农村、财政、自然资源等多部门,投资金额大,建设内容多。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把政策研究当作审计人的‘磨刀石’,一定要做深做透。”审前调研会上,审计组组长强调。他们系统学习关于增发国债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的系列政策文件,从资金精准投向、补助标准,到项目申报流程及具体实施要求,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经过多次集中研讨,审计人员将审计重点聚焦资金使用情况等方面,但项目涉及中央、省、市、县多级财政资金流转,审计难度显著增加。

千难万难,干就不难。针对多级财政资金流转的复杂状况,他们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构建资金流向动态模型,并深入相关部门,开展全方位、多层次走访调研。最终,审计人员成功构建起一个涵盖土地权属、项目规划布局、生态保护要求以及资金流向轨迹的多维度、立体化数据库,实现了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的转变。

审计中,面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分布范围广、数量多等问题,审计人员探索运用地理信息技术与智能化设备,将项目边界与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进行逐层比对,迅速、精准地锁定了重复申报地块。

随后,审计人员乘胜追击,进一步将不同年度已验收农田坐标与审计时已经进行“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图斑进行属性匹配,通过相关功能分析后,发现部分高标准农田未被及时划入基本农田范围,未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优先扶持“两区”等一系列问题。

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审计发现的问题。有关部门组织专业力量,对未划入基本农田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全面、细致的重新梳理与划定,确保每一块农田都能得到妥善保护,严守耕地保护红线;调整项目扶持策略,将“两区”作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优先扶持对象,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力推进“两区”内农田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

审计人员实地踏勘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

助力“幸福河”浇灌“大粮仓”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持续强化对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自2009年起,中央财政便通过专项支持积极推动中小河流及主要支流系统治理工程。

2023年,佳木斯市审计局对某县2020至2022年部分中小河流及主要支流治理项目开展审计调查。在项目开展前,审计人员深入研究党中央、国务院对黑龙江省水利工程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及相关政策文件,梳理中小河流及主要支流治理项目在资金支持、建设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将审计重点聚焦防灾减灾政策落实、公共资源交易、征地拆迁和黑土地保护等方面。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点多、面广、线长,涉及众多分散的施工段落。对此,审计人员收集佳木斯市相关项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绘制项目分布图,精准定位每个项目位置,为后续实地开展审计项目规划最优路线。同时,他们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对各级财政资金的拨付数据进行前期筛查,初步锁定资金流向异常的项目和环节。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审计人员分组行动。工程质量审计小组借助专业检测设备勘察隐蔽工程,发现某县实施的多项治理工程未按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他们通过现场取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迅速固定证据。资金流向审计小组从中央财政专项支持开始,逐级核查各级财政资金拨付、使用情况,发现某段治理工程未按规定缴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的问题线索。

“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必须深挖细查、一追到底。”审计人员沿着这条线索,最终查实了相关问题。

在现场审计结束后,各审计小组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类汇总,并提出针对性整改建议,推动提升该县中小河流及主要支流治理项目的建设质量,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部署,切实发挥水利工程在防洪、灌溉等方面的民生效益。

风正一帆悬,破浪正当时。一路走来,佳木斯市审计局在创新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在困难的磨砺中百折不挠,以坚韧不拔之志,突破重重困难。展望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如磐信念、扎实作风,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航道上乘风破浪,续写更加灿烂的审计篇章。

文字:于凤阳 熊晓宇 闫安

责任编辑:赵雪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