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向党 | 广州特派办:种粮有“奔头” 幸福“长满仓”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6日】
【来源:审计署广州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一定要让农民种粮有利可图。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但是粮食生产成本的刚性增长,也在不断压缩种粮农民的收益。审计署广州特派办农业处青年理论学习小组以《谁来种地?——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调研》为题,调研种粮农民收益现状、保障机制及政策建议,调研报告被评为中央和国家机关三等奖、审计署一等奖。

盛夏七月,烈日炙烤着华南大地的万顷稻田。为做好调研,结合正在开展的审计调查项目,调研组分赴佛山、茂名、湛江等地。“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摸清种粮农民的真实收益,破解‘粮价涨、收益低’困局,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探路。”调研人员说道,“农民种粮的账本里,藏着乡村振兴的密码,这次调研不仅是一份调研报告的诞生,更是一次政策与农情的深度对话。”

用“泥腿子”精神摸清底数

鸡鸣犬吠,阡陌纵横,沾满泥土的调研数据才有生命力。调研组坚信,只有把鞋底的泥巴、额头的汗水和笔记本里密密麻麻的问答记录统统都装进调研数据里,才能真正读懂中国粮农的喜与忧。

脚踩乡野泥土,在田埂上“算细账”。“刘伯伯,您家今年种了20亩水稻,卖粮赚了多少钱?化肥又花了多少?”在某村的稻田旁,调研人员一边帮农民刘大爷干农活,一边拉家常式地询问。细节见真章,为避免农户对“查账式询问”的抵触,调研组发明了“帮工式访谈”,边帮干农活边“顺口”问数据。刘大爷掰着手指头算,除去化肥和农机租赁,最后赚得不多。

聚焦投入产出,从粮站账簿到农民钱袋。调研人员发现,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在机耕、施肥、除虫等环节有效地节省了成本,省了人力,但在市场化的信息、销售和售后等全产业链服务方面仍然比较薄弱,维修成本、燃油费都在涨,这些账本上看不到的支出,也是农民的辛苦钱。

调研人员到农户家中了解种粮投入产出情况

捕捉“看不见的成本”,汗水比数字更沉重。在韶关农场周阿姨的院子里,调研人员详细记录着周阿姨和她丈夫的工作时间表和成本。调研人员将他们的“隐形付出”折算成经济账,若按城镇职工时薪计算,周阿姨夫妇全年种粮的“人力成本”也相当可观,算下来净收益就不多了。“种粮的辛苦钱,不能只算卖粮收入,还得减去农民投入劳动的代价。”

在田野中发现“收益流失链”

如果说摸底数是“把脉”,剖析问题则是“开方”。调研组以“解剖麻雀”的方式,从微观案例中发现:农资与粮价倒挤出“剪刀差”,产业链末端对前端存在利润挤压。

调研发现,目前存在土地流转相关制度不完善、粮食生产规模小而散、经营主体实力不强等现状。在某粮食加工区,下游企业的品牌溢价、物流成本分摊并未反哺到生产端。农业机械化和社会化服务方面也存在短板。调研显示,农业市场化的信息、销售和售后等全产业链服务方面仍较薄弱,政策扶持力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同时部分已采购农机具未充分利用,相关财政资金面临损失浪费;农机与社会化服务市场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市场竞争和监管机制。

让调研成果从纸上落到地上

调研最后一站,调研组带着初步结论与省农业农村厅、省财政厅等部门展开座谈,不同于常见的“提建议”,调研组以“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度,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系列“组合拳”。

调研人员与农机销售人员了解农机购置与补贴情况

强化成本管控。大力发展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做好田间精细化管理;推广节本增效技术和模式,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让农户得实惠;在适合地区,依托资源和禀赋优势,探索粮食订单生产、“私人定制”等方式,实现优质优价、增产增收,促进企业农户双赢。

加快产业链增值。进一步培育发展农民合作社;构建农民合作社服务体系,为农民合作社提供保姆式服务;开展示范创建活动,强化典型示范引领;加快培育本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让粮食产品既“卖得出”又“卖得上价”。

促进政策落地。开发“惠农查查看”小程序,实时推送个性化补贴信息;将政策兑现率纳入地方政府考核,设立“政策直达专员”岗位;开发适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需要的保险产品,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由保成本向保产量保收益转变。

调研人员现场查看农机具维修和保养状况

清晨的乡野,一颗颗晶莹的露珠挂在稻叶上映着朝阳分外夺目。回望这次调研,从农民布满老茧的结实手掌到调研人员键盘上飞驰的灵活指尖,从田间地头的挥汗如雨到会议室的思维碰撞,每一个数据背后都是民生冷暖,调研人员本着“让种粮人吃上‘定心丸’,让中国饭碗盛满‘幸福粮’”的初心,带着感情、带着责任,用心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真实情况,每一条建议之中皆有责任、皆显担当。“通过调研,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农业审计工作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意义。”调研组的成员纷纷表示,“今后我们将再接再厉,矢志献身农业审计事业,扎下身子沉到田间地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自己的青春与才智。”

文字:张彬

责任编辑:赵方 何晓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