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风采丨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杜常瑞:以审计初心铸党性之魂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01日】
【来源: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
字号:【大】 【中】 【小】

审计署哈尔滨特派办杜常瑞始终以“政治素质好、岗位履责好、作风品行好、群众评价好”为标尺践行初心使命,先后荣获三等功4次,审计署优秀审计案例先进个人,获评2024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2次获评审计署“四好”党员。

提高政治素质 把稳思想之舵

杜常瑞始终把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位,作为一项长期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作为支部书记,他带领支部同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国企国资改革方面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审计工作实践,坚决做到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如,在某集团审计中,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该集团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理清该集团的功能定位和风险防范要求。组织骨干审计力量,聚焦企业债务化解问题,深入查核财政、金融、专项政策等扶持政策落地情况,揭示贯彻执行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问题。他经常对支部年轻同志说,党建引领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体现在每次深入的理论学习中,体现在每一项攻坚克难完成任务中,只有将党中央的要求贯穿于审计工作谋划、职责履行、审计实施全过程,才能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切实推动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不断淬炼政治品格。

精进业务能力 锻造过硬本领

审计是专业性较强的工作,没有过硬的业务本领,就难以履行好审计监督职责。非财经类专业出身的他认真学习财务知识,打牢财务收支审计基本功。他引导处内同志要有“钻”劲,钻到报表里去、钻到账册里去、钻到会计准则里去、钻到典型会计造假案例里去;要有“稳”劲,沉住气,不要账表还没看完,就想要海查盲查案件线索;要有“狠”劲,对自己狠一点,在业务领域下狠功下苦功,“半箱衣服、半箱书”地背着专业书籍到审计现场。他用心营造想学习真学习的浓厚氛围,组织同志们列出必读财会类书籍清单、必看报告清单、必学案例清单,仔细研读学习。他注重指导带着目标查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是常规问题还是原创性问题?是不是系统性问题?深度够不够?原因透不透?建议实不实?有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能不能由点及线、由线至面,形成整体概念等。在某集团审计中,强化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总体分析和各业务板块的穿透分析,“算大账、算总账”,揭示企业集团财务造假、潜藏重大风险的问题,推动相关部门理顺管理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企业治理。

涵养作风品行 坚守初心本色

杜常瑞始终把作风品行当作党员的“立身”之本,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每次有重大任务时,他总是吃苦在前,主动承担最苦最累最难的任务,通过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员先锋模范的深刻含义。工作中,他敢于挑重担、啃硬骨头,不管面对多么重的审计工作和任务,始终以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良好的精神面貌,坚守岗位职责。如,在开展某专项工作时,他带领团队在高海拔地区,克服严重高原反应,通过查核账册、现场踏勘、内查外调,发现了某供应商偷工减料套取资金等问题,并督促全面追回资金,及时消除工程质量隐患,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审计人员的优良作风。

倾听青年心声 凝聚成长力量

他总是主动补位担责,当好“及时雨”。在审计中,时间紧,任务重,部分年轻同志由于经验不足,工作推进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放弃休息时间,帮助梳理审计要点,手把手指导数据分析,查找突破口,确保项目按时完成。他常说:“审计不是一个人的战斗,只有团队拧成一股绳,才能啃下硬骨头。”多年来,他深耕央企报表分析、数据挖掘技术,在制造业成本核算、供应链资金流动等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作为业务骨干,他积极分享经验思路,耐心讲解审计流程,传授查账技巧,带领处室团队形成了“老带新、传帮带”的良好氛围,多名年轻审计人员迅速成长为业务骨干。通过平时一起散步、唠家常等,他准确掌握支部每名干部的心理状态、困难困惑,并及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正做到从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心理上解压,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提升队伍的凝聚力。

责任编辑:张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