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署长春特派办有这样一位同志,他怀揣着对审计工作的热忱,毕业即迈入特派办工作,扎根财政审计15载,经过一个个审计项目实战,不断淬炼政治品质,提高专业技能,磨砺斗争精神,逐步成长为一名“心中有思路,手中有办法”,业务精通、作风硬朗、值得领导和同志们信赖的审计尖兵。他就是财政审计处副处长康菲。近5年来,他4次受到嘉奖,被评为2023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好”党员、审计署“四好”党员、审计署2022至2024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度审计署优秀审计案例先进个人。
旗帜鲜明讲政治
在多年审计工作中,康菲深刻认识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审计干部,必须把讲政治贯穿审计工作始终,不断提升政治能力,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他始终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无论面对怎样艰巨的审计任务,都不讲条件、勇于担当,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不负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他始终牢记“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的政治定位,善于用政治眼光看待经济问题,透过问题表象探究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政策问题。他胸怀“国之大者”,厚植为民情怀,长期跟进到政策资金项目的“最后一公里”,深刻感受到涉农资金支出承载着广大农民对增收和过好日子的热切期盼,“三保”资金支出发挥着保障基层财政平稳运行、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作用。他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开展审计,用情用心用力完成好每一项审计任务,以扎实的审计成果推动宏观政策落地见效。
学思践悟提质效
康菲长期奋战在审计一线,深刻认识到开展研究型审计是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守正创新,全力落实“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审计思路,勇作“攻坚排头兵”。在2023年某专项资金审计中,被审计单位项目负责人企图通过故意销毁资料、拒不配合谈话来对抗审计,给审计工作设置了重重阻碍。面对这种情况,康菲和审计小组同志沉着应对,没有项目资料就还原资金流向,重新建立项目台账;相关人员失联,就深入延伸下沉核查,追踪资金流向层层核实,逐个突破;被审计单位内部管理不清,规定办法不健全不完善,就从源头研究,重新梳理业务流程,逐个环节揭示风险点,提出完善法规制度建议。在3个月时间内,康菲和组内同志追溯还原十多年的资金流向,结合其他数据锁定关键线索,奔赴河北、山西、安徽等地走访,广泛收集梳理具体项目实施人员手中的项目资料,锲而不舍地穿透核查每一个疑点线索,最终查明多人参与的“团伙式”腐败问题。
近年来,康菲在审计工作中形成一套贯穿式的研究型审计逻辑和方法,即通过研势定锚,把稳政治方向;通过研机析理,剖析违纪违法动机,找准审计切入点;通过大数据审计和现场核查谈话等方法,实现突破。运用该方法,他先后核查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形成多篇审计信息等成果,忠诚担当履职尽责,不断发挥审计如臂使指、如雷贯耳、如影随形的作用。
心怀梦想勇前行
在同事眼中,康菲是深耕业务的“排头兵”,更是乐于分享的好伙伴。在审计现场或者是出差路上,他主动将自己的审计思路和经验与年轻同志分享,也经常鼓励年轻同志放开手脚,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他总说,每个审计项目都弥足珍贵,虽然过程充满荆棘,但经过用心钻研和深入核查,最终印证审计判断的时刻,充满了喜悦和成就感,这也是不断完善自己,丰富工作阅历,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在被审计对象眼里,康菲一定是个难缠并值得尊重的“对手”。在某专项审计中,被审计单位几次三番提供不完整资料并建立“攻守同盟”,相约绝不向审计组透露任何情况。康菲通过抽丝剥茧式的拆解业务和大量验证核对,敏锐发现其部门“项目主管”这一关键岗位存在重要风险,经重点研究分析,发现相关人员存在通过虚假业务套取资金问题。依靠这一突破口,审计组最终揭开了该部门有组织“团伙式”长期套取资金设立“小金库”的问题。在审计工作结束时,该项目主管感谢审计组帮他卸下了多年的心理包袱,及时挽救了他,否则只会越陷越深。审计人员“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科学规范审计的精神,让被审计单位人员真切感受到了审计的专业权威和震慑力。
从青涩新兵到审计尖兵,康菲在审计战场上不断磨砺自己的斗争本领,心怀热爱和珍惜,用永不言弃、永不懈怠的执着精神面对各种挑战,不负使命重托、不负初心赤诚,全力奔赴在审计事业的山海间,努力做忠诚有为、过硬担当、求真务实的审计人,以实际行动守护好“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责任编辑:张弛 |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