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丨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效、健全制度机制……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07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字号:【大】 【中】 【小】

提升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质效

山东省青岛市审计局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多措并举提升工作科学规范水平,切实规范管理、优化流程、保证质量。

严格工作标准,在制度建设上坚持科学规范。修订《青岛市经济责任审计项目实务操作手册》,完整涵盖审计项目从审计准备到审计结果运用的5大流程,每个流程均给出规范化文书模板及注意事项,确保经责审计有章可循、科学实施。在有关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方案中均明确审计目标和工作要求,科学规范推进审计工作。

强化过程管控,在组织实施上坚持科学规范。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做实做细审前调查工作,对资料清单、实施方案进行严格把控,做到审计重点突出、切入点精准。科学规范压实现场管控,按时开展现场审计,定期复盘汇报,严控时间节点,把握工作重点,提升审计查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精准性。

锚定目标宗旨,在审计整改上坚持科学规范。推动整改关口前移,在项目实施及取证阶段,与被审计单位就整改方式及时限进行充分沟通,督促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

赋能财政审计提质增效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在财政审计项目中,紧紧围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工作要求,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将研究型审计理念贯穿审计全过程,有效推动财政审计工作高质量实施。

坚持系统观念,科学谋划项目立项。紧密对接省市相关决策部署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紧紧围绕“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重点关注财政收支管理、财政预决算编制、“两重”建设、“两新”政策等领域,提升审计立项的针对性和可行性,确保审计项目选题精准、重点突出。

强化现场管控,提高审计项目质效。将研究型审计思维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各环节;细化审计目标和任务分工,明确重点事项、重点问题和路径方法;动态跟踪审计项目时间节点执行情况,督促审计项目按计划进度落实;深入开展大数据审计,推进业务和大数据“双主审”模式,提升审计监督质效。

强化成果运用,提高审计整改实效。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审计发现的问题,着力打造精品审计项目;拓宽审计成果运用渠道,增强财政审计监督影响力;压实整改责任,扎实做好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切实将审计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制度机制 规范审计工作运行

四川省广元市审计局按照“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统一部署,聚焦制度建设,建立健全19项制度机制,全力提升审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强化顶层统筹,健全运行机制。修订《市委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等,完善议事决策机制。推动市委审计办建立议定事项直达、问题线索直转、审计整改直督、市县(区)直通机制,保障市委审计委员会高效运行。

优化业务流程,构建全周期审计实施体系。修订《审计项目计划管理办法》,按照“常规审计稳步推进、专项审计重点突破、交叉审计有序展开”原则,始终确保“政治上对标、项目上聚焦”。修订《审计现场管理办法》,聚焦重点领域,推行大兵团穿透式审计。做实审前调查,严控审中进度,抓好审后复盘。

压实整改责任,推进审计成果有效转化。制定《审计整改评估办法》,定期开展整改认定和评估,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与行业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

规范权力运行,筑牢审计风险防控体系。出台《清廉审计机关建设规则》,做到知责、履责、追责于一体;出台《审计权力全流程廉政风险防控办法》,做到全周期防控、全链条追责;印发《广元市审计干部行为规范》,筑牢政治忠诚和职业底线,提升干部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履职能力。出台《审计人才管理办法》,分层分类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审计人才队伍;实施《目标考评激励办法》,推动业务指标评价和干部能力提升挂钩,形成同步提效提质提能工作闭环,帮助审计干部提升“能查能说能写”本领。

策划编辑:宋超

责任编辑:蔡波涛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