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各级审计机关采取措施扎实推进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日前,山东省2007年度各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已相继展开。为切实提高工作成效,各级审计机关都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及时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研究制定了积极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
济南市 紧紧围绕政府关心、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合理调配审计力量,市级共安排审计一级预算单位13个,开展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9项。工作中重点突出“三个围绕”:一是围绕预算执行这条主线,做好预算监督服务。以人代会批准的预算为依据,以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增强预算约束力为目标,从财政预算管理、部门预算执行以及重点财政支出资金管理使用等环节上,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真实性、合规性进行全面审计。同时,注意从宏观角度揭示和反映预算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从完善体制机制、促进规范管理的角度提出审计建议,为人大、政府加强预算监督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二是围绕全面反映市财源状况,将所有政府性资金纳入审计视野。在做好预算内资金审计的同时,突出对未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和社保基金等专项资金的审计监督,力争进一步摸清地方财政家底。通过对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结构进行相关性综合分析研究,剖析并揭露当前政府性资金在结构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促进政府性资金改革和规范管理。三是围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积极开展专项审计。选取市国资委及部分国有企业,通过对近年来市财政拨付的国企改革资金的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反映国企改制现状,揭示国企改制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开展对公益金、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资金、商品房维修基金等惠民资金的审计和调查,揭示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惠民政策的有效落实;开展对园林、林业等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揭示园林、林业资金在投入、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生态文明建设健康有序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烟台市 已于近期展开了对市直18个部门单位2007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同步实施14项专题审计和审计调查,全部审计项目预计4月底结束。工作中,主要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围绕深化财政改革,促进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规范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管理,突出对各项财政制度建立和运行情况的审计。重点关注细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科目分类改革、政府采购、转移支付等各项财政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审查预算的编制、追加、执行情况以及各项财政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情况,检查分析改革后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预算管理、统计分析、宏观决策和财政监督等提供全面、真实、准确的经济信息,促进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围绕科学发展、改善民生,突出对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和重点资金的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结合预算执行审计,重点组织开展城市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环保资金、社保资金、卫生医疗收费、市县城市社区及农村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制度运作情况、民营企业财政扶持性资金、计划生育奖励、爱心慈善捐助资金、水路交通规费收取及管理使用情况等专题审计或审计调查,全面揭示和反映资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实施宏观决策和管理提供依据。三是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突出对涉农专项资金的审计调查。组织开展对财政支农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拨付和管理使用情况,农机补贴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以及市县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救助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涉农资金专项审计和审计调查,科学评价涉农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效果,促进安农惠农政策贯彻落实。
枣庄市 计划审计20个部门、单位,继续加大二级预算单位延伸审计力度。审计内容涵盖市财政局具体组织预算执行情况、市地税局税收征管情况、市直部门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工作中,一是紧紧围绕审计法和监督法开展预算执行审计工作,加大对涉及改革、民生和社会热点等重点项目、资金的审计力度,全面揭示和反映市级财政资金分配、预算执行、管理使用和财政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促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财政资金依法有效使用;二是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格局和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的原则,在局党组领导下,按照“五统一”的要求,由局预算执行审计协调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实施。同时注意整合审计资源,改进组织模式,各有关科室明确责任,密切配合,统筹安排,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确保圆满按时完成审计任务。截至目前,对市和区(市)地税局税收征管质量审计工作已转移到对企业的延伸审计,共延伸审计企业38户,对地税系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其他有关参审科室已分别进入审计实施阶段。
临沂市 2008年全市共安排对177个一级预算执行部门进行审计,对政府收支分类改革落实情况、部门单位税收及非税收入收缴情况等12个专题进行专项审计或调查。市局对财政、地税、民政等51个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其中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进行的项目31个。工作中主要突出“五个注重”:一是注重整体性。坚持预算执行审计“一体化”格局,健全完善“五个统一”工作机制,整合审计资源,改进审计组织模式,提高审计质量。二是注重宏观性。围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关注涉及民生、社会热点和改革等项目资金的审计,加强对掌管财政资金分配权的重点部门的审计力度,促进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保障财政资金依法有效使用。三是注重效益性。积极探索财政效能审计的路子,关注全部政府性资金的使用效益,继续加大对二、三级预算单位的延伸审计力度。四是注重科学性。整合审计资源,搞好预算执行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有机结合,把“问责”和“问效”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预算执行审计工作成效。五是注重建设性。紧紧围绕预算执行开展审计,全面揭示和反映财政资金分配、预算执行、管理使用和财政改革进程中的突出问题,从政策、制度和机制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作用。
荣成市 狠抓“三个创新”,努力提升预算执行审计成效:一是创新审计内容。首次将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资金列为本级预算执行审计的重点内容,并作为专题进行效益审计和审计调查。通过了解政府投资评审中心和政府采购办公室的业务流程,从项目预算审批程序、手续等方面入手,检查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招投标程序是否合规、手续是否完备,是否真正达到节约财政资金的目的等,及时发现管理和实际操作等方面存在的漏洞和问题,从规范管理、完善制度等方面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促进提高政府投资项目和政府采购资金的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二是创新组织形式。成立了本级预算执行审计工作领导小组,由1名总审计师任组长,主要负责整个本级审项目的调度、综合指导和沟通协调工作,4名副科级干部任副组长,直接参与相关事项的审计并对审计项目质量实行有效控制。同时,实行严格的项目责任人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将本级审划分为财政、税务两个大组同步进行,全局所有业务人员全员参与,财政、税务审计组下面又根据整体项目需要分设8个小组,各小组根据各自的审计重点、具体要求,分工负责、统一行动、相互协作,稳步推进本级审工作的开展。三是创新审计方法。将以往完全依靠审计机关的力量对预算部门、纳税单位进行延伸检查的方法,转变为指定一定数量的预算部门和纳税单位,规定具体的检查范围和内容,由财税部门认真组织自查,并要求将自查结果及整改情况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审计组,审计组再根据财税部门的自查情况对部分单位进行重点抽查,对抽查发现的问题将进行严肃处理。这样,既能充分发挥财税部门的主观能动作用,促进自查自纠,又能强化财税部门的责任感,达到规范管理、促进增收节支的目的。
泗水县 根据市审计局统一部署,该县预算执行审计于三月初进入实施阶段,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工作突出三个特点。一是加强效益审计。在继续审计预算收支完成情况、预算分配管理情况、重点预算执行结果等重点内容的基础上,把资金效益审计作为审计重点,为党委、政府合理分配、管理、使用资金提供科学依据。二是专项审计调查侧重“民生”。在对往年财政收入真实性调查、县乡政府债务情况调查等专项审计调查的基础上,增加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补助调查、乡镇卫生院专项补助调查等内容,为各级领导了解掌握“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三是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经过针对性的培训,使全局业务人员初步掌握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操作流程,并首次在预算执行审计中运用“AO”系统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切实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审计风险,为圆满完成预算执行审计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城阳区 审计实施工作自2月底开始,预计到4月底基本结束。为确保审计效果,在审计内容上力求突出“五个重点”:一是以预算管理为重点,审查预算管理是否到位,预算编制是否进一步细化和规范,预算调整是否符合《预算法》规定等内容。二是以预算收支为重点,审查预算收入、支出的执行情况,有无违反规定隐瞒、转移预算收入及虚列支出等情况。三是以公共财政建设为重点,对涉及民生的专项资金展开审计调查。四是以财政改革为重点,审查推进财政改革,强化财政管理的措施落实情况。五是以政府采购为重点,审查政府采购中心执行《政府采购法》情况,是否严格实行“管办分离”。
东营区 工作中注重“六个结合”: 一是与宏观调控政策落实情况审计调查相结合,促进国家重大财税政策落实到位。二是与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相结合,促进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提高投资效益。三是与开展涉农资金等民生工程资金审计和审计调查相结合,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四是与地税征管审计相结合,延伸审计与调查加工制造、房地产、大型企业等重点纳税大户。五是与部门预算执行相结合,重点检查水利、建设、农业、交通等非税资金征收、管理、使用情况。六是与社保、医疗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相结合,重点了解专项资金来源、管理、使用效益情况。
【关闭】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