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审计署为千亿惠农资金“查体"
法制日报:郄建荣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每年过千亿的中央四项农补资金是否让种粮农民得到了实惠,审计署组织对这些资金的审计调查正在进行,审计过程也首次对记者开放
    “姑娘,为啥不愿意种地了?”
    “种地,不喜欢。在地里,干一上午,腰都直不起来,挣的钱还不如打工多。”
    这是河北省定州市副市长周胜会与定州市某村一位年轻女村民的对话。
    在产粮大省河北省,农民不爱种粮已不是什么稀罕事。几天前记者在定州市采访时,周胜会告诉记者,农民特别是青年农民不爱种粮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粮辛苦收入又低。
    为了增加农民的收入,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国家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民的四项补贴,今年预计将增加到1200亿元左右。”这是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2月份公布的数字。今年3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将四项补贴数据精确到1230亿元。他说,这四项补贴比去年增长19.4%。
    1230亿惠农资金是否落入农民腰包?日前,审计署驻全国的18个特派员办事处正在对全国的18个省54个县(市)首次进行入村入户审计,为千亿惠农资金“挑毛病”。

    四项补贴逐年增多

    事实上,这四项补贴不是2008年出台的新政策。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从本世纪初开始,就从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资金直接用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只不过,当时没有这么完善,也没有这些多项目。”据马晓方介绍,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国家陆续出台惠农补贴政策,到目前,补贴种类已增加到四种,即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马晓方透露,2008年中央财政所安排的四项补贴资金达到1028.6亿元,比2007年翻了一番。
    但是,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的幅度仍没有想象得高。
    对于个中原因,马晓方分析认为,粮食价格不高是主要原因。再加上,农资价格上涨较大,农民种粮增收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为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马晓方说,去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进一步明确,还要大幅度增加对种粮农民的补贴。近几年,中央财政所安排的四项补贴数量逐年增大。其中,2008年比2007年翻了一番。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则证实,2009年还将比2008年再增加19.4%。

    种粮农民有了一折通

    “你叫什么名字,今年的粮食直补拿到手了吗?一折通发了没有?”
    坐上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固城村农民刘玉学家的炕头,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驻定州四项补贴审计组组长刘明暄开始工作。
    随着刘玉学的一声声回应,刘明暄打开笔记本电脑,他让刘玉学拿出市财政局发给他的一折通,开始仔细核对起来。
    边核对,刘明暄边告诉记者,从他核对的情况看,市财政该发给刘玉学的两项直接补贴即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和种粮直补,已经按时按量发给了刘玉学。
    在固城村,记者与审计人员刘伟等一起还走访了种粮农民王占平、吴彩芬家,在这两户农民家里,刘伟等审计人员也对他们的良种补贴资金发放及使用情况进行了登记核对。
    河北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处长杨绍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从2004年开始,河北各地就开始落实中央对种粮农民粮食直补政策。2008年全省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资金526152万元。他说,中央四项补贴政策实施后,河北省就对两项直补不再发放现金,而是采用一折通方式,即由县级财政直接为每户种粮农民在县指定银行开设一折通账户,然后将一折通发给农民。农民凭一折通可以直接到银行领取两项直补资金。
    据杨绍军介绍,一折通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两项直补资金被挤占、挪用。据他介绍,目前,河北全省96%以上的地区都实行了一折通,只有偏远山区的四个县没有发放一折通,仍然采用现金发放。“而这样做也是出于对农民方便的考虑。”杨绍军说,如果让这些偏远地区的农民进城到银行取钱,可能往返一趟要花费一天的时间,这样倒给农民带来不便。

    非种粮户也拿了补贴

    石双柱是定州市杨家庄乡辛兴村的农民。记者见到他在一农民的西红柿大棚里。
    石双柱告诉记者,他家种了3亩蔬菜大棚,蔬菜大棚里种的也是西红柿。他还告诉记者,他家的3亩西红柿长得也不错。
    “你拿到每亩80多元钱的种粮补贴了吗?”记者问。石双柱大声告诉记者,拿到了。
    记者又问,一亩西红柿可以卖多少钱?石双柱痛快地告诉记者,一年的毛收入差不多是3万元,纯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块。
    跟石双柱同在定州的刘玉学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种粮的收入比远远不及石双柱。
    在刘玉学家,他给审计人员和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我家的地每年种两茬庄稼,一茬是玉米,一茬是小麦。现在每年种的小麦都是白种。”刘玉学边计算边说,一亩小麦通常情况下产量是900多斤,如果按0.8元一斤算,一亩地可卖720元。但是种一亩地的花费,包括化肥、种子、水电、农药等等也要400多块钱。刘玉学说,最后算下来每亩小麦顶多剩下200来块钱。
    “这200来块钱,种玉米时还要全部投进去。”刘玉学告诉记者,实际上,种粮食一亩地一年的收获只是玉米这一季,怎么算也超不过1000块钱。
    一个种粮农民一亩地的收入不到1000块,而一亩蔬菜大棚的收入少说也有种粮农民收入的十倍。不仅收入上的差别显著,更重要的是,种蔬菜的农民没种粮食也享受了种稂补贴。
    对于种菜农民也拿到了种粮补贴,河北省有关人士告诉记者,这不是个别现象,在一些地方这个问题确实普遍存在。对此,河北省有关方面的解释是,有的时候很难一刀切,因为农民有时上半年种粮食,下半年种菜。“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不发种粮直补。”
    但是,在定州市杨家庄乡辛兴村蔬菜大棚里,石双柱肯定地告诉记者,他的大棚只种蔬菜,没有种过粮食。
    马晓方看法是,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是鉴于目前全国四项补贴面上审计调查还没有结束,因此无法断定在全国范围内这是不是个普遍问题。他告诉记者,如何看待非种粮农民也拿了种粮直补的问题,要等四项补贴审计调查结束后才可能做出判断。

    农机需求说法不一

    在定州市东亭镇东亭村几乎人人都知道,村里的张建伟去年买了一台大农机,享受了国家近8万元的农机补贴。在张建伟家,记者看到,农民们所说的这台大机械———旋耕犁就摆在张建伟家的院子里。
    张建伟告诉记者,去年,村里通过广播告诉他们,市里今年有农机补贴,有需要的农民可以到市农机局去报名。按照市里要求,张建伟到农机局报了名。
    “我买旋耕犁,是因为家里承包了15.6亩耕地。”张建伟说,这么大片的土地如果没有大机械确实忙不过来。
    “不是谁想买大机械都能买得到的,有时候一个村里,补贴指标平均不到一台。”也是在张建伟家的院子里,定州市农机局副局长李庆波说,在定州市,国家农机补贴不仅存在缺口,而且缺口还相当大。他告诉记者,由于缺口大,许多报名要买大农机的农民如果报名晚了就有可能买不到。
    “2008年,我们从省里只分到了29台机械的名额,实际要买大机械的农民有40多个。”按照李庆波说法,2008年,定州市农机缺口就有十几台。
    李庆波表示,他掌握的情况是,今年全市农机缺口更大。“今年摸底统计,全市提出要买大机械的农民有200多人,而国家实际可能给补贴的大农机有150多台,差口可能最少也有50多台。”落实到补贴资金上,李庆波说,省里给了500万元的农机补贴,实际缺口至少要翻一番。
    但是,张建伟却告诉记者,在他们村,他是惟一一个提出要买大机械的人,没有第二个人与他竞争。
    在东亭村记者走访了两批农民,他们说的情况与张建伟相同———不存在报了名买不到大机械的问题。61岁的张大爷告诉记者,村里的地是有数的,需要多少大机械也是明摆着的。“要那么多大机械干嘛,大机械都是真正有需要的人才会买。”张大爷说。
    “农民农机需求到底谁说了算?农民与农机局谁说的是实话?”审计部门有关审计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有待审计部门调查后才能下结论。

    四项补贴首次进行审计

    据记者了解,目前,各界对目前种粮农民的补贴做法以及效果也有不同看法,而四项补贴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甚至违法违规问题。
    几天前,国家工商总局就发布消息称,2008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所查处的农资案件就有42584件,比上年同期增加4174件,增长10.87%。
    有关专家告诉记者,在这些案件中肯定包括由四项补贴引发的案件。
    马晓方告诉记者,这也是审计署对四项补贴进行审计调查的一个原因。“另外,中央拿的钱不少,但是具体到农民身上可能并不多,这样就要看看,四项补贴政策是否都发挥了指导作用。”马晓方直言,审计署在对四项补贴进行审计过程中,既会关注政策本身问题,比如,补贴标准是否够,特别是对耕地较少的农民;也会发挥审计的根本性作用,就是揭露反映目前四项补贴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挤占、挪用的问题,发放不及时的问题,等等。
    马晓方说,审计调查的根本目的是促使国家出台的四项补贴政策真正落到实处,帮助地方健全相关政策,使农民得到实惠。据他介绍,首次开展的四项补贴审计涉及面非常广,审计署组织了直属的18个特派员办事处重点抽查县级单位,每个省将抽查3个县,每个县抽查100个农户。“入村入户审计,就是确保审计的真实性。”马晓方表示,目前,四项补贴审计仍在进行中,结论性意见以及审计建议要等审计结束后才能作出。(郄建荣)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