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审计署审计农民四项补贴资金 确保落实惠农政策
光明日报记者:何平
【发布时间:2009年04月10日】
字号:【大】 【中】 【小】
      
   “今年种地的补贴款前几天已经发到手里了,一共是343.96元。”3月26日,55岁的河北省定州市东亭镇固城村村民吴彩芬取出自家的中国邮政储蓄存折,指着上面的数字告诉记者。
    说起这些年来种粮的变化,吴彩芬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家种了4亩地,过去我们种地,每人要交90多元的农业税,现在种粮不仅不用交税,国家还 给补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加起来一亩地有80多元。国家这么支持,我们种粮也有了信心。”

    专项审计调查每省3县不少于300户

    早春的华北平原,明媚的阳光中还有几丝寒意。记者日前随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对河北省种粮农民补贴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和审计人员一道深入农民家中了解种粮补贴发放和农作物种植及收成情况。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种粮直补、农作物良种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补贴这四项补贴,近年来不断增加,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以河北省为例,2004年至2008年全省共发放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资金108亿元,补贴1300多万农户,粮食产量实现连续5年增产。
    今年,审计署统一安排全国18个特派办开展种粮农民四项补贴资金专项审计调查,涉及全国18个省份2008年种粮农民补贴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
    “本次审计调查重点是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和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这四项补贴。”审计署财政审计司副司长马晓方说:“每个省要调查3个县,每个县要调查100个农户。”
    目前,京津冀特派办派出3个审计小组,分别在补贴资金发放数额较大的定州、深州、魏县开展审计调查。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办副特派员孙雅琴说,农民能不能按时、足额领到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有无拖欠,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能否落实,良种补贴的执行效果,这些都是审计调查关注的重点。
    在审计调查中,审计人员还将通过追寻资金流向,查处侵害种粮农民利益问题。包括有无滞留、占压资金;有无将补助资金用于经费不足、平衡财政预算等挤占挪用资金问题;乡村组织有无巧立名目,克扣农户补助资金和任何形式的抵扣各类欠交税费款等问题;以及有无徇私舞弊、冒名顶替、少种多领、重复报领、未种报领骗取资金,贪污私分等违法问题。
 
    审计调查立足促进完善补贴制度

    受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惠泽,33岁的定州市东亭镇东亭村村民张建卫花了5.6万元,从市农机服务站购回一台7.4万元的大马力拖拉机,国家补贴了1.8万元。
    定州市农牧局副局长李庆波说,2008年全市共落实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238万余元,补贴农机具384台套,包括29台大拖拉机。凡是定州市常住户口的农户个人,均可凭个人身份证、村委会证明等,到市农牧局报名,按照报名先后顺序给予购置补贴,补完为止。“并不是每一个购机者都能获得补贴,张建卫排在前29名,因此享受到了国家补贴。”
    “购机农户获取信息存在不对称,在确定补贴对象时如何做到公正公平?”孙雅琴在审计调查中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定州市农民购买大型农机需求大、热情高,而国家补贴缺口也很大,大型农机成为稀缺产品。定州市农机管理部门按申请补贴的先后排序选择购机农民,此做法有失公平,因为托门路、有关系购买大型农机的人在购机信息上要优于普通农民,自然造成两者机会上的不平等。为此,选择一个相对公平、合理且农民可以接受的购机申请补贴方式,这是政策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建议要加强补贴对象公示制度,将所有购机申请人及申请时间、补贴受益者名单、补贴金额等信息在一定区域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马晓方说,这次审计调查重点要客观评价补贴资金取得的成效,反映具体政策制定、执行以及管理机制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促进各项补贴资金按政策要求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促进健全完善补贴政策,规范补贴资金管理,切实发挥补贴资金的政策效果。(记者  何平)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