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解读0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一)
【发布时间:2009年06月26日】
字号:【大】 【中】 【小】

 

    【按】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备受社会关注。媒体在对报告内容进行全面客观报道的同时,也刊发了一些评论文章。这些文章,大多深刻剖析了审计机关审计理念的转变,即在查处违法违规问题的同时更加注重揭示和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对审计从“事后”转向“事前”,关口前移、加强跟踪、增强时效的方式创新表示肯定。此外,这些评论文章还表达了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扩大审计公开范围,以及积极形成审计监督与舆论监督合力的愿望与要求。



评论文章1

                                      透过审计这道“铁闸”……
                                              王慧敏

    每年的审计工作报告,都备受社会关注。公众不只关注出了哪些问题,怎样查处,更希望看到审计这道“铁闸”,是如何清除侵蚀公共财政的病灶和痼疾,为国家经济安全保驾护航的。
    展读24日审计署公布的审计工作报告,这些公众的期待有了回应。
    在55个中央部门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中,审计报告点名批评了19个部门存在的问题,审计署也“榜上有名”。审计署把自身存在的问题写进审计报告并向社会公开,这在审计报告中还是第一次。
    审计部门是公共财政的“看门人”,受纳税人之托捍卫公众利益。目前,全国审计队伍有8万人。这支队伍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难免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干扰。
    正如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所说,审计机关是一个承担法律赋予审计职能的专门机关,你自己都做不到怎么去审计人家呢?正人先正己,作为政府组成部门,当然要毫无例外地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既包括财政监督、纪检监察等部门的监督,也包括自己对自己的监督。将监督的“电筒”照向别人也照向自己,审计结果才会更加公正,更加令人信服。
    除了自查自纠,审计的“电筒”也开始从“前台”照向“后台”——在严肃查处严重违法违纪问题的同时,注重揭示和查找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漏洞。今年的审计报告没有像往年那样列举很多个案,而是对一些共性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比较透彻的分析,并在解决问题上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比如,在以往对地方财政或专项资金审计时,审计部门多是关注挤占挪用中央专款、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等问题,而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很少涉及。今年审计报告立足挖“病灶”,旗帜鲜明地提出现行财政体制存在的“基层政府自主调控财力较少,地区间财力不够均衡,部分地方收支管理不够规范”三大痼疾,并提出了因应之策。这样做,更有利于把局部“点”上出现的问题,放到宏观的层面上进行剖析,追根溯源,堵住制度上的缺失与漏洞,更有利于从源头上解决“屡审屡犯”这一“老大难”问题。
    审计的根本目的是“免疫”。监督从“前台”移向“后台”,从“事后”转向“事前”,加强建设“免疫系统”,前移审计关口、增强审计效果,是审计部门近年来的努力方向。从今年的审计报告看,在审计的方式上,审计部门也正力求变革,更加注重时效性。以往的审计大都是事后审计,往往是项目建完了,问题也发生了,损失难以弥补。而今,为了起到“免疫”作用,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对国家新增投资项目进行跟踪审计。通过加强跟踪审计,保证中央政策的执行和国家重大投资项目不出问题、少出问题、至少不出大问题。这种“边审计、边整改、边规范、边提高”的做法,无疑对预防国家资金“跑、冒、滴、漏”具有积极作用,切实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
    坚守审计这道“铁闸”,用铁面无私的审计,维护公共利益,促进依法行政和反腐倡廉,推动制度建设和创新发展,这是党和政府的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的期望。(摘自6月25日《人民日报》“人民时评”专栏)


评论文章2

                                          08年度审计报告开了一份“改革清单”
                                                    
潘洪其

    昨天,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作《关于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报告显示,在审计的55个中央部门和延伸审计的285个所属单位中,发现违规问题涉及金额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涉及金额4.67亿元;一年来审计发现并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19起,涉案人员221人,其中厅局级官员42人。
    每年6月,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审计长提交的这份报告,是规格最高、分量最重、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年度审计报告,前几年备受舆论瞩目的几起“审计风暴”,大多是由年度审计报告掀起来的。既然要掀起“风暴”,人们自然想知道,有哪些部门因违纪违规被推到了“风暴”的中心,又有哪些涉嫌经济犯罪的腐败分子在“风暴”中现出了原形。人们希望看到,年度审计报告能够点出违纪违规部门的名字,列出涉嫌经济犯罪人员的名单,如果审计报告中点名的单位和人员不多,点名的力度不够,难免就会让人担心,审计署是否因为受到了巨大压力而不敢碰硬;同时也会招致舆论的批评,仿佛审计署如果不掀起“风暴”,也就失去了年度审计报告的题中应有之意。
    今年审计报告披露了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的问题,也照例点出了一些单位的名字,如民航局、体育总局、质检总局、国家物资储备局存在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问题,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广电总局存在多报多领财政资金问题,国土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资委存在违规收费或未及时上缴非税收入问题。审计报告还坦率地点了审计署自己的名字——“教育部、审计署等15个部门本级年初预算有103.92亿元未细化”。不过,从总体上看,较之人们仍然十分关心的“点名”问题,今年审计报告还有一个颇为引人注目的亮点,就是强化了从体制机制层面揭示问题、从制度建设的角度提出改革建议的工作方向。
    针对财经领域违法违规和经济犯罪行为所反映的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的问题,今年审计报告重点揭示了当前体制转轨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一是“基层政府自主调控财力较少,事权与财力不完全匹配”;二是“地区间财力不够均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差距较大”;三是“部分地方收支管理不够规范”。这实际上已经触及到了协调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竞争,妥善处理中央与地方、地方上下级之间的财政关系,明确中央和地方的财权与事权划分,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等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改革课题。
    今年审计报告提出了五条制度建设建议,其中最值得重视的是第一条“尽快修订预算法,推进财政管理的统一完整和公开透明”和第二条“进一步加强改进预算管理,切实推进预算公开,增强预算的约束力和严肃性”。比照世界上法治发达国家的经验,上述两条建议体现的“预算完整”和“预算公开”原则,不但是政府加强财政管理、人大加强预算监督、让财政资源配置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根本保障,而且也是动员和吸纳公众参与,推动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前提。如温家宝总理所言:“一个国家的财政史是惊心动魄的。如果你读它,会从中看到不仅是经济的发展,而且是社会的结构和公平正义的程度”,我们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预算完整、预算公开的原则,最终建立起符合民主、宪政、法治、保障民生等政治文明价值的现代预算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这样的财政体制改革,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体制改革的一个核心内容。
    改革是当今中国最宏大的主题。08年度审计报告在充分揭示审计问题,全面评价财政政策执行情况和效果的基础上,开出了一份以完善体制机制、推动预算完整和预算公开为重点内容的“改革清单”。在今后的年代里,人们一定会像感受前几年审计报告掀起的“审计风暴”那样,切身感受到中国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和公共财政体系过程中“惊心动魄”的“改革风暴”。(摘自6月25日《北京青年报》)


评论文章3

                                        开门审计就无须避讳“点名监督”

    2009年的审计报告发布了,不出公众所料,此次的报告再次揭露了政府部门的诸多问题和惊人数字的违法违规金额。包括,一些教育部门和学校违规收费达到5.02亿元,种粮农民补贴资金滞留时间最长的达10个月,部分央企损失和国有资产流失达63.72亿元,对55个中央部门的审计发现违规问题资金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资金4.67亿元等等。然而,纵观报告内容,很少点出具体部委和地方政府的名,而较多的是用“有关”部门、“一些”地方的措辞。
    审计报告没有把重点放在个案上,没有单纯追求点名批评的“轰动效应”,而是坚持预防与查处并重,查找问题与完善制度并举,如此从“点”到“面”,确实有利于反映普遍性问题,切中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推动完善体制机制。
    然而,如果把审计风暴说成是单纯的“轰动效应”,有以偏概全之嫌,没有当初的审计风暴,审计机构料想也不会如今天这般受到普遍重视,哪里还有什么审计制度的改进呢?实际上,我们当下所存在的问题根本不是点名太多的问题,而是点名过少乃至于不点名的问题。从审计报告来说,点国家部委和地方的名,是“点”,但从中国当前不习惯于、不接受批评式点名的普遍现象来看,不点名又是“面”,这是一种点面相逆的关系。从这一关系可以看出,审计报告的点名批评是何其的难能可贵?
    在查找问题这个“点”与完善制度这个“面”关系中,又是另外的情形。查找并公布问题与完善制度并不是什么非此即彼的矛盾体,而是互相促进。我们不能因为说要完善制度,就不能公布具体问题,更不能说一旦点名批评就无法完善制度了。审计部门的职责核心就是审计国家财产,这些国家财产来源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款,所以,纳税人有权知道这些财产的流向。既然审计部门掌握了这些情况,就有义务让纳税人知晓财产流向所存在的具体问题。要解决这些具体问题,不能光依托体制内的制度建设,还应当依托体制外的纳税人监督。
    对于纳税人的个体监督来说,监督制度建设容易大而无当,有心无力,但对于追问某个国家部委的具体违规情况来说,却是有一说一,有的放矢,也容易让公众集中火力向违规现象开战,帮助“有关部门”、“有关地区”及早改正错误。审计风暴刮起的那几年,正是由于包括纳税人在内的公众的不断追问,被点名的国家部委的违规行为才受到了更大的钳制。由于审计部门无处罚权,他们的作用注定只能是有限的、软性的,好在外界可以进行舆论的追问,这就容易形成审计部门和公众的合力。也正是这样的合力,审计才能发挥重大的作用。
    今年的审计工作查出了大量金额的违规问题,审计部门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我们也相信,在审计部门的督促与有关部门的追查下,这些问题必然能得到解决,相关制度也将走向完善,然而,这一过程不能只是“茶壶里的风暴”,我们必须确保纳税人的知情权,以避免内部操作流于无形,导致“雷声大,雨点小”。
    有点才有面,全部公开违规单位和地区的名字,公开违规的数额,多刮起一些审计风暴,审计制度才能在坚实的监督基础上不断完善。期待审计部门明智地把审计监督和公众监督有机结合在一起,开门审计;开门监督既然曾经形成过良好经验,理当传承下去。(摘自6月25日《新京报》社论)

评论文章4

                                              审计部门要做一只凶恶看门狗
                                                      
李沛霖

    “审计这个“看门狗”究竟发挥的作用怎么样?现在是有作用,但是作用发挥的还不是很好。我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这些“狗”究竟恶不恶的问题,如果这只“狗”不恶的话,大家都不怕你,你就是在那里吠一两声,也没有用。关键就是在于能否真的把好关,把所有的门看好。”今天,全国人大代表李沛霖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议审计报告时如此形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的审计工作确实在不断的进步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李沛霖说,“今年审计完了,明年他们又放松了。所以如何让审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确实值得思考。”
    第一,要完善制度。体制、制度、规章如果涵盖得不全,没有什么力度的话,这个工作是很难完成的,审计部门非常辛苦,做了工作但是效果可能不一定那么大,体制、制度的问题一定要考虑好。
    第二,人员素质问题。现在很多问题的发生很可能都是在政府部门里,甚至是某些领导出现问题才会有这样的漏洞。刚才严副委员长说到教育的问题我也非常同意。很多事情政府自己都做不好,“上梁不正,下梁肯定歪”,如何能把工作做好,让老百姓满意?
    第三,如何形成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有时候有舆论的监督,民意的支撑,审计部门才有更大的力气和资源去把工作做好。
    “有要求没监督不行,有监督没赏罚不行,有赏罚没执行不行,有执行没坚持不行,有坚持没力度不行”。李沛霖认为,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强监督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以后,很重要的问题还是要落实,还要有力度去监督,这样才可以把政府的工作做好,才可以使审计的武器发挥得更好。(摘自6月25日人民网)

评论文章5

                                                审计风暴别化为和风细雨
                                                          迅之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4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表示,审计署对2008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进行了审计。共审计55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285个所属单位,发现违规问题40.5亿元,损失浪费问题4.67亿元。主要问题包括:挤占挪用和转移财政资金14.83亿元;多报多领财政资金3668万元;违规收费6.22亿元;会议费和公务出国费管理不够严格。
    数字很精细,部门很模糊。这是我的第一感受。审计的55个中央部门,我们不知道是哪些部门,违规的又是哪些部门,哪些部门是惯犯,哪些部门是初犯,哪些部门是如何整改的等等。细看审计报告,除非是了解内情的专业人士,否则外界难窥堂奥,反倒充斥着审计报告的是有关部门、有关地区之类的模糊话语。可谁是有关部门,谁又是有关地区?难道一定要闭门思过吗?然而,开门纠偏尚未完全达到效果,年年违规动辄数十亿,闭门思过又能堪当大任乎?
    从当年的直接点名,直言不讳,到如今不点名,不知道其中究竟存在什么原因。这难免令人想起央视“焦点访谈”栏目。在开办前几年,焦点访谈多有批评报道,这类批评报道在1998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后一度达到了顶峰,被百姓誉为“焦青天”。如今,“焦点访谈”难见批评,最近还出现了造假风波。“焦点访谈”的变化据说与某些地方、某些部门对于批评的抵制态度有关,审计报告莫非也是如此?
    很显然,今年的审计工作仍然查出了相当多问题,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什么不能公开的呢?作为国家财产的“看门狗”,审计工作十分重要,一旦疏忽,就可能导致一些非法行为躲过审计,而中饱私囊。审计风暴刮起的那几年,随着公众的不断追问,被点名的国家部委的经济行为受到了一定的约束。由于审计部门只能审计,不能处罚,这种约束注定只能是“一定的”,好在外界可以监督,可以进行民间追查,这就使得审计部门和公众进行了监督合流。也正是这样的合流,才造就了审计风暴的出现。
一旦公众的知情权被屏蔽,公众又如何去追问违规资金的去向呢?要知道,这些资金本来就来自于纳税人,纳税人有权知道真相。但愿审计风暴别化为和风细雨。(摘自6月25日《南方日报》)

评论文章6
                                                  一份合格的体检报告
                                                        彭胜华

    24日,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作2008年度审计工作报告。看完这份1万多字的报告,虽然没有像往年的审计清单那样列出太多的大案要案,但是从字里行间,看到的是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情况的监督、抵御和预防,是一份由审计免疫系统产生的合格的体检报告。
    这份体检报告检出了2008年有关中央部门的违规问题40.5亿元和损失浪费问题4.67亿元,公布了2008年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跟踪审计情况,以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落实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各项政策措施的审计情况。特别是,报告点名批评了19个中央部门,包括审计署自身年初预算不细化的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有问题就揭示”的监督功能,哪怕是自身存在的问题,也要及时揭示,不护己短。
    这份体检报告查出了119起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涉案人员221人,其中厅局级42人。这些案件线索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后,有关部门正依法依纪立案查处。特别是,报告针对审计查处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深入分析了案件产生的基本特征和四种表现形式。这充分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有案件就查处”的抵御功能,哪怕是身居要职的高官,也要一查到底,不藏不掖。
这份体检报告提出了加强财政管理和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五点建议,涉及预算执行、财务管理、政府投资、金融监管等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重要环节,切中要害,措施可行。特别是,报告分析了各类违法违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例如针对城市基础教育经费管理使用中存在的挤占挪用、截留滞留的问题,分析了其根源在于“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且分布不均衡,一些地区或部门经费投入保障管理责任未完全落实到位”。这充分体现了审计免疫系统的“有建议就提出”的预防功能,哪怕是涉及国家政策和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也要深入剖析,不留情面。
    与人的体检要查病、去疾、开方一样,这份揭问题、查案件、提建议的审计工作报告,就是审计免疫系统对国家经济社会运行情况是否健康、是否安全、是否充满活力的一次充分的免除疫疾,是一份合格的体检报告。(审计署京津冀办)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