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审计厅开展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成效显著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8日】
【来源:江西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近两年来,江西省审计厅立足上高县泗溪镇漕港村扶贫点实际,深入开展“党旗指引致富路,携手共建新农村”为主题的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使村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长足进步,该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具雏形,村级班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带头作用明显增强,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2008年,江西省审计厅被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评为2007—2008年度省直单位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先进单位,一名同志被评为先进个人。

    努力拓宽扶贫工作渠道。漕港村共辖12个自然村,全村经济落后,基础设施差,村民收入低。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该村被定为江西省审计厅新一轮扶贫点以来,该厅党组高度重视,将定点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首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一把手”任组长、分管厅领导任副组长、有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作风踏实的干部驻村帮扶。为确保帮扶效果,该厅领导带领调研组,走村入户,访村情、察民意,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在充分掌握村情人情的基础上,与当地党委政府一起制定了“优势产业开发,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重点帮扶,确保农民增收”的四年扶贫开发规划。针对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民工提前返乡的情况,该厅包扶工作组及时与乡村干部做好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摸底工作,登记造册,建立台帐,并主动与他们谈心交心。同时积极与县、乡政府进行沟通,举办科学养殖、基本建筑技能等实用技术培训班,推荐返乡农民工在当地或外出就业,今年全村共输出劳力280余人,确保了全村无返乡农民工滞留失业,实现了全村农民就业增收。该厅还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注重引导村中的能人进行创业,采取送技术、送信息、送政策的办法,帮助漕港村致富能人黎国华、游井冈合股开办一个小型机砖厂,目前砖厂吸收15名村民就业,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全村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目前全村养殖生猪100头以上养殖大户有60余户,年利润8万以上,带动了村民的增收、创收。

    大力加强村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基层组织群众、团结群众、带领群众致富脱贫的重要力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坚强堡垒。江西省审计厅在包扶工作中,大力实施“堡垒”工程,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大力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加强后备队伍建设,增强村党组织的活力,使村党支部成为带领群众致富、开展新农村建设的坚强堡垒。为加强村班子建设,在村干部中开展了“四比四看”活动,即比村民脱贫快不快,看工作能力强不强;比为群众服务好不好,看宗旨意识浓不浓;比为村民办事正不正,看作风正不正派;比学习深入不深入,看干部素质提高快不快。并对村班子进行考评检查,村级班子战斗力、凝聚力明显增强。同时,多次召开村民大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帮助村班子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村干部的作风有了明显改变,党员的模范作用更加突出,干群关系融洽。该厅包扶工作组还注重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经常与致富能手、入党积极分子谈心交心,沟通思想。先后发展党员2名,培养致富能手5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3人。

    积极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江西省审计厅注重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从农民群众最希望办又无力办的事情做起,坚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漕港村交通、水利、教育等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漕港村进村公路是一条坑坑洼洼的黄泥路,晴天灰尘满天飞,雨天泥泞路难行,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该厅把改变交通状况作为促进全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经过多方协调,投入资金100余万元,修建了一条长6.2公里、宽4.5米的进村公路,彻底改变漕港村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为解决漕港小学宿舍危房问题,该厅投入资金28万元,新建一栋面积500平方米的学生宿舍和厨房,并为学校配齐食堂餐桌、学生宿舍配齐学生用床、电风扇等生活用具,使学生住上了放心房,从根本上改善了学校办学、教学条件。争取到水库除险加固中央资金25万元,解决了枫树塘水库多年来留下的隐患,保证了村民生产生活的安全。同时,积极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争取到扶持资金36万元,重点实施余屋山、廖家两个自然村的新农村建设,摊铺水泥路1.6公里,对村内巷道全部进行硬化,农户进行改水改厕,基本达到“走平坦路、喝干净水、上卫生厕”的新农村建设要求,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筹集资金10万元,对三八渠道进行维修整治,基本解决农业灌溉水渗漏的问题,漕港村受益农田达1000亩,为粮食稳产增产奠定了基础。

    该厅还积极开展扶贫济困送温暖活动。每年春节前后,该厅领导都要亲自带队到该村走访慰问老党员、五保户、贫困户和特困户,既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又增强脱贫致富信心。该厅机关各处室认真落实“一对一”对口帮扶,看望贫困户家庭,资助贫困学生上学,帮助贫困户排忧解难。今年来,全村培育扶贫支柱产业2个,吸收村民就近就业25人;养殖生猪100头以上养殖大户60余户;全村转移劳动力280余人,无一返乡农民工滞留失业,人均收入从2007年1454元增加到2008年 1580元,村民基本走上脱贫致富道路。全村村民关系和谐融洽,无一例刑事案件,无群众上访事件。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