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为了一份厚实的审计答卷
中国日报记者 王化中
【发布时间:2010年12月23日】
【来源:中国日报】
字号:【大】 【中】 【小】
    
    
    2008年3月,刘家义开始担任中国审计署审计长,而这一年可以说是中国“极不平凡”的“十一五规划”中最不平凡的一年。
    刘家义面对的是金融危机冲击下的中国经济,保增长的巨额投资、汶川震后重建、北京奥运盛世等一个又一个必须完成的审计大项。
    时年52岁,坚信“审计的根本目标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他从那时就必须在内部审计人力不足,外部法制建设滞后的条件下艰难前行。
    很多国家的国家审计人员一般在国家总人口的万分之一以上,而我国审计机关共有审计人员8万人,只占总人口的万分之零点六左右。
    内部队伍数量上不能适应形势的要求:审计覆盖面低,法律规定共需审计的150万个单位,覆盖只有15%,“只能挑重点审计,审计人员还要经受外企、国企挖人的考验。”
    质量上看,既要注重审计国家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又要顾及财政效益;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要求对重大政策调控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对民主与法治建设、改革发展等提出建设性意见,广大老百姓对审计揭露问题也有了更高的期望。
    外部体制的障碍更增加了审计的难度。比如个别地方个别单位法制观念不强,处理不好依法办事与加快发展的关系;有些法制本身不健全不能严格依法或到位执法;组织管理的方式和体制性问题方面的障碍;以及责任追究制度标准的不健全等等问题。
    “比如,我是一个县长,出了问题该由我个人,还是领导集体承担?承担什么样程度的责任,标准不明确。”刘审计长在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感叹道。
    “总体情况是好的……但面对这类具体问题,天天都要碰到。”
    即便如此,这位部级官员仍坚持将“推进法治、维护民生、推动改革、促进发展”作为当前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答卷
    2010年,“十一五”的最后一年。从掀起了“审计风暴”的前任审计长李金华手中接过指挥棒的刘家义这年交出了一份“厚实的”答卷。
    近年来审计署积极推行审计结果公开,每年向社会公开的增长幅度在60%以上。
    而这年递交人大的审计报告附件就有420余页,审计查处的案件不但“指名道姓,原文公告,而且还公开审计结果、处理整改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国审计机关审计逾72万个单位和项目,直接为国家增收节支3179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46亿元。
    以此计算,“中国审计工作每投入1元人民币,能得到贡献为20元,审计署则为40元人民币。”他说。
    同时,五年审计中移交重大案件线索6531件、涉及8934人,其中司局级、厅局级的干部127余人,其中含3名部级人员。
    贪污、受贿、洗钱、地下钱庄……仅审计署报送的大案、要案线索就有495起。
    期间,全国审计系统共对16万名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进行了审计,审计后受到处分或移送有关部门查处的领导干部约占4%,审计对“促进问责制、促进党政干部依法作为、有效作为、廉价作为起到有效作用”,刘审计长指出。
    “十一五”期间,备受大众关注、国际上尚无先例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可圈可点。审计署共对18名省长、26名部长和44名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刘审计长透露,随着中办、国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下发,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力度都将加大。随着这项工作的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效果也会进一步显现。
    审计推动民主法治建设
    刘家义形象地将审计的功能比喻为“免疫系统”。审计在经济运行过程前、中、后有机地结合进行,而不是在问题发生后才查处,使预防作用更大。
    以此系统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通过问题的揭露查处,促进健全制度,抵御问题的发生。
    “审计机关作为政府行政监督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在推动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负有重要职责。”他表示。
    同时,他还认为,作为“推动民主法治的重要手段”所发挥的“免疫系统”功能,审计工作大有可为。
    因此,免疫系统今后还可以在三方面得到完善:一是通过审计推动民主法治建设;二是从体制、制度、机制层面研究当前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促进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大对经济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力度和责任追究力度。
    “我们提出审计工作要坚持两手抓,一方面揭露和查处违法违规问题,发挥审计在惩治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大力度揭示体制性、制度性机制性的问题,促进深化改革,健全法治完善制度。”
    而这些努力,“最大的后台就是党中央国务院和13亿人民。基本的保证是宪法、审计法。”(摘自22日《中国日报》)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