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审计系统以研究型审计促审计质量提升系列报道之五
研究型审计助力土壤污染防治政策有效落实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来源:江苏省审计厅】
字号:【大】 【中】 【小】

因土壤污染具有积累性、滞后性、隐蔽性、长期性等特性,加之土壤污染调查、监测、防治等技术专业性强,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时,面临诸多挑战。

2021年,在江苏省审计厅的统一组织下,南通市审计局组成审计小组,对某市土壤污染防治开展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加强审计研究、利用信息技术、借力专家外脑等方法,审计小组不断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研究地区特色 下好审前“先手棋”

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视程度不平衡,确定审计重点是进点前的重要任务。

审计组立足地区特色,巧用座谈、搜集舆情,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主线,积极研究地区实际防治工作落实与政策法规的差距和存在的难点。

一方面紧扣“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政治目标要求,在网上搜集“耕地被用于违规倾倒垃圾、污染地块被用作住宅用地”等舆情信息,同时核查信访举报情况,从百姓诉求中查找问题线索。另一方面,与农业、环保等部门专家展开座谈,调查了解防治工作架构、分工、政策实施路径及工作重点。

创新技术方法 打出审中“组合拳”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如何迅速准确发现问题是个难点。审计组通过巧用信息技术、研究技术导则、设计自查表等方法,打好审中“组合拳”。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审查效率。土壤污染地块多、面积广,单靠“铁脚板”审查受污染地块管控情况并不现实。审计组利用Arcgis地理信息技术,叠加分析国家土壤污染调查明确的污染地块图斑和基本农田、住宅、学校等地块图斑,结合查看土地卫星图片,构建了“未经修复的污染地块是否出让为住宅用地”“未采取安全利用措施的污染耕地是否种植农产品”等分析模型,全面核查管控情况,生成疑点图斑,随后利用91卫图助手、奥维等移动地图引擎,精准定位并测量面积,现场固定证据,提高核查效率。

研究技术导则,找准突破口。针对部分项目已实施完毕且专业性强的难点,审计组双管齐下,充分听取专家意见,同时深入研究相关技术导则,查找问题突破口。在审查建设用地污染地块修复项目时,借助专家提出“固化后重金属污染土壤应作为固体废物进行管理”的意见,审计组对污染土壤是否按照相关标准做好贮存场所防渗等措施进行了关注,确保现场核查有的放矢。在审查耕地安全利用项目时,通过研究相关技术导则发现“叶面阻控剂”安全利用技术一般不应在雨天实施,审计组采取逆向思维,查询历史天气情况,比对、筛选出雨天实施该技术的项目,进一步核查项目真实性。

自查+抽查,拓展覆盖面。因土壤污染防治监测配套细则尚未出台,监测方面问题定性成为难点。审计组审查规模化养殖农用地地块是否受到重点监测时发现,主管部门之间对监测主体互相推诿,抽查的某区监测工作执行存在空白。对此,审计组利用农业部门规模化养殖清单,设计《规模化养殖场土壤监测情况自查表》要求被审计单位全面自查,同时开展抽查。透过汇总的全市整体情况,审计组深入分析未开展监测背后的原因,揭示地方机制的缺失,进一步推进地区监测体制机制建立健全。

前移整改关口 打好审后“主动仗”

督促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是审计监督的“后半篇文章”。针对异地审计整改督查难的特点,审计组前移整改督促关,坚持“边审边改,审改结合”。

对发现的向农用地非法倾倒固体废物、部分受污染地块种植农作物等问题,及时指出问题,督促属地清理并规范固体废物收集运输处置行为,加强受污染地块管理;积极向市政府和主管部门反馈审计情况,督促其拧紧责任阀门,及时督办处置,促进专项资金结存时间较长等问题整改到位。

同时,对不能即时整改的问题,建议政府、部门落实整改方案,做深做实整改工作,促进从体制机制层面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素材来源:南通市审计局)

出品: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 江苏省审计厅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