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威海:做足“功夫”让城市水常清海更蓝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4日】
【来源:山东省威海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让蓝天永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山东省威海市审计局开展资环审计项目的初心,更是审计人在资环审计中的不懈努力和追求。

专,审计组人人都是一本百科全书

“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虽是威海审计人的一句调侃,也是自然资源审计的一大特点。自然资源审计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等各类资源,需对接海洋、自然资源、生态环保等10多家部门单位,面对部门多、领域跨度大、知识面广的工作特点,从庞杂的数据、海量的法规和晦涩的专业知识中寻求突破点成为威海审计人面前的“拦路虎”,这亟需自然资源审计组人人都要变成一本“百科全书”,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

在开展某区领导干部自然资源审计前,审计人员加班加点,用两个多周的时间,先后向市、县两级环保、海洋、自然资源局、海事局等10多个部门发送各类审计调研函20多项、电话咨询100余次、部门座谈5次,搜集林业、水资源等相关法规政策190余项。审计项目开始后,审计人员从上级考核指标入手,到向生态环境部门专业人员请教,再到现场踏勘,一遍遍不厌其烦地沟通交流,审计人员迅速了解了环保部门的监测手段、监测系统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并查看了190多家企业近2年的生化需氧量、总氮、总磷等排放指标,核实了企业排污指标真实性问题。

除此之外,威海市审计局还举行“岗位大练兵”活动,并首次在全省范围依托高校和职能部门,组织全市40余名业务骨干开展了威海市资环审计专题培训班,力求审计人员尽快增加自然资源知识储备量。据不完全统计,通过自发学习、与被审计单位主动沟通、去职能部门调研等方式,梳理海洋、水资源等法规300余项,梳理、编写各类操作指引110余条,大大拓展了知识面,为自然资源审计工作积蓄能量。

勤,上山下海处处都是审计人的身影和脚印

威海审计人经常调侃说:“我们不是在审计现场,就是在去往现场的路上”。出差多、外勤多,是自然资源审计的常态。在对某市海域资源开展专项调查审计时,对前期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分析的违章建筑等疑点数据,审计人员需奔赴现场开展实地调查。11月底的下午四点半,天色渐黑,距离预定的核查点,还有3个未完成。3个地点分散,道路沿海且狭窄难行,而组里全是女同事,继续查还是回去?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工作进度,审计组毅然决定坚持前往完成核查工作。天黑路远加上土路颠簸,途中审计组乘坐的车辆底盘剐蹭了、车子无法行进,车上焦急等待的同事们互相打气,组里一个小姑娘说:“多亏咱们在一起,要不然我真怕死了!感觉车轮子就在海边蹭过去的,一不小心就要掉进去了,好吓人!”。黝黑的冬日海边,留下了一群包裹着厚实羽绒服仍然瑟瑟发抖的身影。被审计单位的人不停地说:“以前总以为我们加班加点很辛苦,没想到你们比我们更累、更忙、更能吃苦!你们这活我可干不了!”,此时审计人员的心里是满足的:大家圆满完成了今天的任务,值得庆祝!

一年来,为深入一线查看最真实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白天现场勘查核实、晚上整理分析资料已是常态。这一年,审计人员先后40多次到现场核查疑点,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田间地头、水库河堤,还是沙滩岸边、排污企业,处处都留下了威海审计人的身影。

新,不断创新探索运用新技术

针对自然资源环境审计涉及类型多,分布广,面积大,传统审计方式难以有效实施的现实情况,威海资环审计人大胆探索新技术新方法,务求突破空间、人力的限制更好地开展自然资源审计。

在核查排污口整治工作时,针对排污口隐蔽、分散的特点,审计组组长分析说:“这么多排污口说整顿就整顿,会不会有企业在环保督察过后偷偷启用或者私设新的排污口呢?咱们一定把排污口整治工作落实清楚!”可排污口这么分散、这么隐蔽,现有的人力明显是实现不了的,怎么办?大家大胆探索首次在自然资源审计中使用了无人机技术,通过“挂图作战”、几经讨论,最终选定了企业密集的工业园区域作为无人机航拍的范围。经历了几天的阴雨天后,11月底的一天,终于迎来了难得的晴天,审计组人员怀着激动的心情,早早来到提前选定的无人机起飞位置,看到无人机起飞的那一刻,大家仍忍不住高声呼喊,最终,通过无人机“以机代眼”“以机代步”,他们仅用2天时间就核查出了疑似排污口180余个,将原本需要6个人7个工作日的工作量缩减到了2个工作日。随后审计组又经过几个昼夜的白天勘查晚上分析,圆满完成了对排污口整治的核查工作,督促相关部门尽快修补了破损污水管网,加强了环保执法人员的监督意识,更重要的是堵住了污染源头。

细,让自然资源能“开口说话”

管中窥豹,是审计专业精神的体现。从细节处着手,顺藤摸瓜,找准审计重点,核实审计疑点,体现的正是自然资源审计的专业精神。

在对某部门领导干部开展自然资源审计时,一个夏天的下午,气温35度,审计组人员再次到市区一污水处理厂进行实地调查时,迎面飘来一股戴着口罩也难掩的刺鼻气味。“污水处理厂现在是满负荷运行状态,处理压力很大,味道也很大”,双方刚一对接,该厂负责人解释说:“而且我们的污泥处置也很规范,都有专门企业转运处置,不会有问题的!凭借着前期对污水处理厂的研究,审计组组长心里疑惑:“污水量和排水许可证存在巨大反差,会不会存在企业为了逃避监管而未办理排水许可证的问题?”“污泥转运处置成本很高,而利用价值很低,企业会不会为了追求利润而随意掩埋污泥,在骗取财政资金的同时,也对该地区的土壤造成污染?”一连串的问号,让大家的思路越发清晰,大家迅速来到相关企业和部门调查了解取水许可证办理及污泥转运处置的情况。晚上9点,审计组的会议室灯火通明,大家连夜查看3年来上千份污泥运输及处置联单和区内89家排污企业的排水许可档案资料,随后又走访了11家排水企业,往返监管部门、污水处理厂和污泥处置单位等20余次,最终完成了该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情况的闭环式追踪审计,组长的怀疑也得到证实:部分企业逃避监管而不办理排水许可证。为此,审计人员立即向当地主管部门反映,推动全面核实排水许可证的办理情况,督促相关部门加强对纳管企业的后续监管工作,并督促其对污泥及相关污染物转运和处理继续加强监管。

自然资源审计需要让大自然开口说话,倾听环境反映出的问题,这与资环审计人员过硬的专业素质是分不开的,只有努力成为各资源领域的专家,才能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深层次审计。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威海审计人孜孜不倦的追求。(肖鑫 杨瑶)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