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民生实事更精准 长效监管兜底线
【发布时间:2022年12月21日】
【来源: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
字号:【大】 【中】 【小】

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如何?政策执行效果怎么样?财政资金管理使用绩效是否达到预期,真正将财政资金用在了刀刃上?

2022年,江苏省南京市审计局聚焦人民生活高质量发展,积极回应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诉求,围绕该市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统筹全年审计项目,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部门预算执行等审计中,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任务开展融合式审计调查。审计结果表明,截至2021年12月末,45项民生实事已全部完成,市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缓解,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开门“问事”,民生实事更精更准

“父亲85岁了,有癫痫、脑梗、帕金森等多种疾病。去年在家又不小心摔伤了头部,之后就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老母亲也是80多岁了,我自己还要上班,家庭条件又不好,没办法花钱请人长期上门照顾他们。想请政府关心。”“我家门口一下大雨就容易淹水,我看南京好多地方都整治好了,什么时候也把我们这边治一治啊,不然老人孩子出门很不方便”……

为民办实事,重点在于“实”字,所以必须首先问需于民。为摸清市民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审计组逐个走访市人大、市政协等部门,全面搜集梳理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形成“群众建议清单”77条、“人大代表建议清单”55条、“政协委员建议清单”46条,并围绕失能人员照护、积淹水片区整治、跨区域断头路项目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十大类45项2021年民生实事项目,提前开展相关调查和数据分析,为项目精准实施“织网布局”打下扎实基础。

紧盯实效,助力实事办实办好

民生实事项目中,大部分是民生工程建设。审计重点聚焦资金管理、建设程序以及项目管理、后续维护等方面进行核查。审计发现,在资金管理方面,个别项目存在区级配套资金未到位、未执行预付款制度等问题;在建设程序方面,部分项目存在概算获批前已经开工、缺少施工许可手续、完工未竣工验收、已竣工验收未决算等问题。在项目管理方面,个别项目存在未实现计划全周期管理、部分项目形象或投资进度滞后等问题,还有个别项目未按设计要求施工建设,造成农村污水处理工程项目未能达到设计处理能力。此外,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维护存在困难,也被写入了审计报告。

对于审计发现的问题,市审计局已及时通过部门预算执行、城建项目建设管理等项目审计报告予以反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统筹协调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民生政策落实到位;强化工程全过程管理,提高民生项目质量效率;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助力民生实事办实办好。

做实研究,融合式审计“兜牢底线”

在审计组织方式上,“为了避免重复审计、多头审计,坚持融计划、融事项、融力量、融渠道,在全年的审计过程中,以‘融合’为抓手,突出重点、有序推进,整合数据、提高质效,用融合式审计调查,兜牢民生实事项目实施质效的底线。”市审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结合热点、项目、资金三个民生实事项目的“关键点”,南京市审计局统筹全局审计项目计划,重点对“探索建立实施失能人员照护保险制度”“家庭适老化改造”“继续推进22个主城跨区域断头路项目建设”等九大类24个事项进行审计调查,占比当年民生实事数量53%、市级资金占比71.77%。

在审计方法创新上,充分利用政务数据,打破部门间信息壁垒,提高审计效率、夯实审计质量。如在失能人员照护保险事项的审计中,审计人员分别从民政、公安调取死亡人员数据,与参保人员信息进行比对分析,揭示未及时停止发放死亡人员照护保险问题。

在审计成果应用上,紧扣“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一主线,审计人员通过调研座谈、实地走访、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多维度获取民生实事项目的实施情况,客观评价各项民生实事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审计组长表示,“我们建议责任单位要深入研究民生事项长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加大对项目后续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的监督力度,建立为民办实事常态长效机制,维护民生事项实施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确保民生实事真正惠及于民。”(石文娟 王安生 管群)

责任编辑:欧立坤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