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 聚焦“五题”做好民生审计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14日】
【来源:北京市审计局 】
字号:【大】 【中】 【小】

近年来,北京市审计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加强民生审计研究,聚焦审计选题、研题、解题、破题、答题五个方面,持续加大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力度,全力做好民生审计工作。

聚焦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做好选题。紧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切实体现在审计项目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扎实调研,召开审计项目计划专家论证会进行充分论证,进一步提升审计立项必要性、可行性。近年来,围绕困难群众救助、就业补助资金、公共卫生系统等陆续开展了审计。

聚焦民生审计“政治性、人民性、政策性”的特点,做好研题。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坚持把项目立项、实施、报告全过程作为课题进行研究。对历年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项目查出问题及定性进行研究归纳,形成《北京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重点问题及定性依据指引》等成果,服务被审计单位“未病先防”。对民生审计项目开展中发现的乡村医生不足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以《如何补齐北京市乡村医生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盘活共有产权政府份额价值,助力北京市保障房发展》为题参加北京市第八届我为改革献一策活动,均获得全市优秀项目。

聚焦全市民生审计“一盘棋”,做好解题。对全市统一组织的民生审计项目强化资源统筹整合,实行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审计处理“五统一”,增强全市民生审计的整体性、协同性,形成上下贯通、步调一致的全市民生审计一盘棋格局。例如,2022年开展的公共卫生管理相关项目,全市共成立审计组19个,实现了市、区两级审计全覆盖,在项目中注重统筹谋划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坚持统分结合、上下联动,在工作方案、查出问题、报告模板等多方面实现全市统一。

聚焦“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路径,做好破题。牢牢把握“审计监督首先是经济监督”定位,围绕政治站位深思,围绕民生政策深研,围绕重点项目深挖,围绕民生专项资金深查。例如,在2022年组织实施的困难群众救助相关项目中,突出维护低保特困人员、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权益,揭示救助政策执行中的堵点、难点,揭示救助补助资金分配管理使用中的问题,防范化解救助领域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隐患。

聚焦审计“下半篇文章”,做好答题。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意见》和北京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北京市关于进一步建立健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长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民生审计领域整改落实,对民生领域查出问题逐一梳理、研判和检查,推动应改尽改。2021年以来推动出台民生类制度52项,其中多项市级制度,如《北京市加快提升农村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工作方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医保基金支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费有关工作的通知》等,进一步建立健全民生领域各项政策。(翟元)

 

责任编辑:高天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