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经济责任审计 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担当作为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5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字号:【大】 【中】 【小】

济南市委组织部、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审计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经济责任审计监督 建立审计结果运用会商研判机制的实施办法》。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会商研判对象,以被审计领导干部为主,也可以是其所在单位的其他领导班子成员、相关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及承担相应责任的具体工作人员。会商研判范围既包括履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审计结果报告等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和事项,也包含其他各类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中发现的影响对领导干部任职评价的审计结果。会商研判前,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应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甄别,形成审计发现的重点问题清单,商市委组织部启动会商研判程序。会商研判一般采取会议形式,在审计报告和审计结果报告出具后进行,审计实施阶段,如有重要情况和问题,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启动会商研判。依据会商研判情况,明确审计监督预警等次及处理意见,即针对审计发现的重要情况和问题,区分“一般关注”“重点关注”“特别关注”情形,实施黄色、橙色、红色分级预警,对涉及的领导干部依规依纪采取谈话提醒、批评教育、诫勉等方式进行处理。

辽宁省丹东市审计局持续加强与其他监管部门的监督协同联动,协调推进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强化信息共享机制,向市纪委监委、市委组织部等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了解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内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个人廉洁从政等相关信息,持续探索“审前、审中和审后协作”的协调配合模式。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重点内容,与纪委监委营商环境专项监督行动的重点内容齐驱并进,从任务完成进度、阶段性问题以及整改等方面增强信息共享,凝聚监督合力。将巡视巡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情况纳入审计内容,落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及时督促问题整改进度,推动问题销号清零,推动巡视巡查监督与审计监督成果互促、整改落实。将从其他部门取得的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分析,筛选出与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内领导干部相关的问题疑点,靶向发力,全面提升审计质效。

甘肃省酒泉市审计局采用“三清单”模式,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在审计之初,将近年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常见的预算编制不细化不准确、应缴未缴财政存量资金、支出凭证附件不全、往来账款未及时清理、固定资产管理混乱等共性问题进行总结归纳,制定“问题清单”,及时下发至审计组参考。在审计调查了解阶段,梳理与经济活动相关的政策制度,制定“政策清单”。组织审计组成员认真学习被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本单位贯彻执行的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及安排要求,学懂政策法规,清楚目标任务,把握好审计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按照审计目标,做实做细做全审计实施方案,制定“任务清单”。在审计过程中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用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开展对审计对象的研究,探究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和背景,分析背后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推动源头治理。

重庆市渝北区审计局不断完善审计组织方式,在经济责任审计项目立项、现场实施、成果研究、整改落实等环节形成审计闭环。在谋划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时,坚持全面覆盖与突出重点有机结合,按照“党政同责、同责同审、以任中审计为主”的原则,根据干部管理监督需要和审计资源等实际情况,以全区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动态库为依托,科学制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严格按照区委审计委员会批复的年度经济责任审计计划组织实施,统筹把握好项目实施的“时度效”,坚持“周监测、月调度、季晾晒”管理模式,利用“审计项目全流程系统”对人员调配、分工协作等事项进行管控,并严格落实审计重大问题会商研判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审中碰头研讨会,及时研判解决审计质量问题。坚持经济责任审计成果集成性转化,严格对照“三个区分开来”重要要求,加强对同类别、同行业、跨年度审计结果的综合分析,采取“审前会商、审中配合、成果共享”等方式,畅通审计与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贯通协同渠道,加大对部门、镇街及国企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权力运行领域重大违纪违法问题、重大风险隐患的分析研究挖掘力度,促进成果共用。不断强化提出整改要求、建立整改台账、督促整改办理、问题验收销号的全流程管理机制,打好经济责任审计整改“组合拳”,努力通过审计整改“回头看”、召开审计结果联合反馈会等方式搭建起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相关部门等面对面沟通交流的平台,推动压实被审计单位整改主体责任、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和审计机关督促检查责任。

策划编辑:赵方

责任编辑:何晓源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