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特派办丨账本里的民生牵挂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6日】
【来源:审计署审计宣传中心 】
字号:【大】 【中】 【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湘江之畔,红色热土的长期滋养,孕育了长沙特派办这样一支心系百姓、情系民生的审计“野战军”。在审计署党组的坚强领导下,长沙特派办审计人以查真相、护民生的刀刃之韧,穿透迷雾账海,以实际行动推动党中央增进民生福祉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地生根。孙艺鹄,就是其中一名代表。22年的风雨审计路,他以实干为笔,书写着 “不忧不惧、无怨无悔” 的人生信条。

听群众“心声”

社保审计关乎住房保障、医疗保险、困难群众救助补助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民生政策落地生根、提升民生资金使用效益,是社保审计人的不懈追求。

孙艺鹄(右二)走访核实困难群众救助资金发放情况

“脚步是丈量政策落实情况的尺子,唯有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才能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最真实的情况。”社会保障审计处处长孙艺鹄说。在某医疗卫生审计项目中,孙艺鹄带领审计组成员,先后奔赴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4个省14个地市15家医院调查取证,走访上百名医务工作人员和患者。各地医院都留下了社保审计人背着电脑大汗淋漓的忙碌身影。

孙艺鹄(左一)在某医院耗材库房核实医疗耗材使用情况

在去广西某县途中,当地突发洪水导致高铁延误。为了了解患者最真实的情况,审计组当机立断,换乘汽车,辗转崎岖的山路,经过近10个小时的奔波抵达该县,成功与谈话对象会面,获取了重要问题线索。相关问题被审计署上报,得到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审计成效显著。

不止社会保障审计,长沙特派办农业农村审计、行政事业审计等各个审计领域,都留下审计人不惧艰辛、深入基层守护民生的闪光画面。

如某农村营养餐审计项目中,审计组辗转两千余里对校园劣质食材的生产、加工和运输环节溯源调查,推动全省开展专项排查整治,保障了数十万学生“餐桌上的安全”;某义务教育审计项目中,审计人员翻山越岭深入山区小学,揭示了某地在开展义务教育工作中存在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

长沙特派办以敬业精神诠释新时代审计人的责任与荣光。该办主要负责同志谈道:“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审计领域重大工作,我们要时刻谨记党中央和署党组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坚强有力履行审计职责,做到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用忠诚干净担当擦亮‘国家审计’金字招牌。”

研百姓“冷暖”

“处长讲审计”“青年主题论坛”“支部小讲堂”……长沙特派办用多样平台助力干部“充电”。长沙办审计人认为,学习不仅能提升专业能力,更是适应新挑战、解决新问题的“金钥匙”。

学习是研究的基础。侯凯审计长指出,研究应该作为一种基本方法贯穿审计工作始终。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要聚焦审计工作实践、服务审计工作需要。

2021年底,长沙特派办印发《关于落实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研以致用、研用融合。实践中,他们做到紧扣审计主责主业,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提升,以研究的深度提升审计的高度,促进依法全面高效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长沙特派办政策参考与理论研究学习资料

“审计面对的发展环境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如果躺在过去的‘经验簿’上,以不变应万变,审计的成效将大打折扣。不研究,项目就难以审深审透。”长沙特派办主要负责同志说。

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这是社会保障审计处同志们的经验之谈。每年年初,孙艺鹄会制定研究型审计实施方案,围绕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五类社保资金,将处室成员划分成五个研究小组,每两周在处室工作群轮流分享研讨。年末总结复盘,交流学习心得。三年来,该处梳理社保新政策及相关社会热点事件70余篇。

长沙特派办社保审计处研究型审计工作总结会

研以致用、研用融合是社会保障审计处前行的方向。加强日常积累的同时,他们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开展研究。

在某住房租赁资金审计中,审计组进驻审计现场前深入研究了某地公租房的管理模式、运作机制,发现该省公租房缺乏统一信息系统。面对这种情况,审计组设置标准表,提前一个月向省住建部门提交数据采集汇总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通过提前谋划,审计组揭示出该地违规将公租房项目用于抵押融资、项目建设管理混乱等突出问题。在精准高效揭示问题的基础上,又继续深挖问题背后的机制性缺陷、制度性漏洞,从“资金—项目—政策—政治”回溯。

经过充分研究和交流,审计组认为该地主管部门对市县相关部门公租房管理和运作缺乏监督。这种监管盲区,是隐藏在问题背后的制度性漏洞。

长沙特派办上报该情况后,审计署相关司局汇总全国同类情况进行了反映,有效推动了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公租房抵押管理政策,加强公租房资产管理,确保公租房资产安全。

研究型审计是提升民生审计效能的‘加速器’,不仅能快速锁定扶贫资金“跑冒滴漏”、医保报销“卡壳”等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还能发现像养老金缺口、安置房闲置这些隐藏风险,让每一笔民生资金都花得透明、用到实处,搭起政府为民服务和群众信任之间的‘连心桥’。”孙艺鹄说。

查民生“账册”

审计署党组强调,审计机关要始终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主动变革求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近年来,长沙特派办尤为重视培养年轻干部的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本领,让他们在经风雨、见世面中长才干、壮筋骨。

2022年某住房租赁相关资金审计项目中,孙艺鹄带领审计组前往一家获取财政补贴金额最多的住房租赁企业延伸调查。审计组选取了该企业将某酒店7至9层改造为租赁住房的项目,并去现场察看房源。企业的工作人员带领审计人员直奔9楼的一个房间,房间中有一名租客正坐在那看电视。该租客对租金标准、租期等问题对答如流。

毫厘生疑窦,微末见真章。房间里的一处细节引起了审计组的怀疑,那就是床上被子的铺法。被子是先平铺然后再反折一下,这与酒店客房的铺法一模一样,一般家里不会这么叠被子,也叠不了那么平整。

长沙特派办审计组在审计现场核查房源情况

审计组没有按照工作人员的带路继续,而是去敲9楼其他房门,结果大部分房间都无人响应。终于有一间房开门了。住客说,他住的是公司订的酒店,就住一个晚上,并不是租房。

这时,该企业工作人员脸色僵硬,一言不发。审计人员随即又去7楼、8楼逐一查看,发现该项目申报用的租赁住房实为酒店客房,第一个房间的租客原来是企业安排的“托”。铁证面前,该企业负责人不得不承认了骗取财政资金的事实。企业的业务系统有真假2个,1个是真实使用的,另1个是花了3万块钱专门开发用于应付检查的。

该项目先后发现,7家企业通过伪造租赁合同、将酒店等非租赁住房用于申报等方式弄虚作假,骗取住房租赁市场发展奖补资金2000多万元的情况。相关线索已移送省纪委监委查处,目前被骗取的财政资金已全部追回,相关公职人员也被立案查处。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风险隐患复杂多变,违法违规手段越发隐蔽,审计工作难免会遇到“烟雾弹”“绊脚石”,能否拨开云雾、洞察真相,就需要全体审计干部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

不止于长沙特派办,审计署驻地方的18个特派办,数千名胸怀“国之大者”的审计尖兵,始终以“党的政策落实到哪里,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为行动纲领,用扎根一线的脚步、穿透数据的锐眼,为惠民政策落地“扫雷排障”。

这支被党和国家赋予“经济安全卫士”使命的特种部队,始终将“政治忠诚”融入血脉,他们既是民生底线的“硬核守卫者”,更是连通政策善意与群众心意的桥梁。

长沙特派办荣誉陈列室

通过审计将挪用的财政资金追回、将困难群众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保障范围、让轮候多年的群众住进公租房、让老人能够住进养老院……这是孙艺鹄的选择,也是长沙特派办全体审计人的选择。

迎风而立,向阳而歌,长沙特派办一直在路上。

报道:宋昕桐

责任编辑:唐志宏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