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规范 | 强化全流程质量控制、抓实自查自纠工作……深入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字号:【大】 【中】 【小】

科学规范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湖北省武汉市审计局印发《关于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好2025年度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通知》。

强化责任担当。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把自然资源资产审计与促进生态优先、环境保护、绿色发展结合,服务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资源环境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强化科学规范。依法依规开展审计工作,结合被审计部门(单位)职能职责要求、领导干部履职特点,严格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采取有效措施,做到应审尽审,科学规范实施审计,突出揭示“面”上普遍性问题、“点”上典型性问题,着力提升揭示问题的深度和精度。

强化技术赋能。强化大数据审计思维,充分运用自然资源资产和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通过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等方法,对相关业务管理系统和数据进行分析,推动提升审计工作质效。

强化结果运用。根据审计查证事实,依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考核目标、行业标准等,按照“审什么,评什么”的原则,客观公正作出评价。科学规范督促审计整改,提升整改实效,提炼和运用审计成果,更好发挥审计监督效能。

强化队伍建设。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要求,按照审计干部专业能力提升计划,不断强化审计人员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持续提升审计队伍能力水平。

强化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

江苏省南通市审计局开展“科学规范提升年”行动,强化全流程审计质量控制。

研究建立审计项目库,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框架分类归集,细化6类88项要求。分领域编制审计操作指南,修订完善《审计计划执行情况通报制度》《审计项目作业时限管理办法》《审计质量控制常见问题操作指引》《审计业务质量检查办法》《审计报告质量管理办法》等33项审计业务相关制度,进一步规范计划执行、现场实施、法治审理、质量检查及审计报告格式。

落实质量分级负责制,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审前调查阶段预判可能存在的问题清单,确保审深审透;推行“业务指导员”“审理专管员”“审计辅导员”三大模式,全面加强现场管理和过程跟踪指导;坚持“四清”审理标准,落实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等质量控制“七项要求”。

出台《审计整改督查管理办法》,按照“不重不漏”原则,对审计整改督查实施全口径、全周期规范管理,做实做细审计监督“下半篇文章”。建立健全审计整改督查分工协作机制,对上级审计机关查出涉及本市的问题,区分不同情形明确承担审计整改督促检查的责任处室协同推进。

深入开展自查自纠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审计局成立5个自查小组,制定详细自查计划和实施方案。对2022年以来实施的215个审计项目1390卷审计档案进行全面自查。针对自查中发现的审计成果不突出、审计质量控制存在一定风险隐患等问题,自查组进行分类研判、剖析原因、找准根源,建立整改台账,按照“定领导、定责任、定措施、定时限”的要求,狠抓整改落实,确保问题彻底整改,不断提升审计工作科学规范水平。

河南省济源示范区审计局以自查自纠工作为载体,聚焦短板弱项,靶向施策提升,推动审计工作科学规范开展。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原则,重点围绕审计业务、队伍建设、机关管理、廉政建设等方面,提出问题及建议。各班子成员围绕牵头事项,召集各分管科室人员,逐一对照研究剖析、逐一细化工作措施,并认真总结经验,针对问题举一反三,切实增强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整体合力。制定问题建议台账,从业务提效、队伍提质、工作规范3个宏观维度,8种能力提升、争先创优意识、机关规范高效运转等14个具体方面,分别列出存在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领导和牵头科室。建立整改工作进展督办机制,坚持“半月一督查、一月一汇报”,持续做好向局党组汇报和对各整改责任科室的跟踪指导,确保各项任务高效完成。

策划编辑:何晓源

责任编辑:赵方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