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协同 同频共振 不断形成监督合力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8日】
【来源:相关审计机关】
字号:【大】 【中】 【小】

加强和公安机关协作配合

天津市审计局与市公安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审计机关和公安机关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意见》,切实推进依法审计、公正执法,发挥审计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专业优势,强化贯通协同效果,共同维护和保障经济安全,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进一步建立健全研判会商、线索移送和反馈、办案协作、数据共享、内审赋能、咨询服务等六项协作机制。对双方发现问题线索可开展分析研判,按照各自职责范围,及时通过正式法律文书反馈问题线索查办情况,不断规范线索移送和反馈办理机制。

发挥公安机关数据深度优势和审计机关数据广度优势,依法依规进行数据结果共享,保障数据安全使用;加强对公安机关内审工作的政策和业务指导,开展专业化内审培训,提升内审监督质效。

加强对口联系和工作指导,指定专门部门作为协作配合联系部门,具体负责日常沟通联络,统筹线索移交、查办、反馈工作,促进双方沟通协作更加顺畅高效,以工作成效促进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深化与纪检监察机关贯通协同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审计局积极探索深化与纪检监察机关贯通协同的有效路径,全力打好纪审联动“组合拳”。

健全联席会商机制。审计和纪检监察机关作为主要成员单位,依托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市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等组织机制,定期开展问题通报、协调反馈、研究会商等工作,促进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形成左右贯通、协作配合、齐抓共管的“大监督”格局,推进纪审监督力量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建立移送闭环机制。建立“双向”跟踪台账,构建移送、受理、反馈全周期闭环管理机制,审计移送反馈工作更加畅通高效。移送前,加强业务联系,提前交流研判,提高审计移送问题的精准度和成案率;查办中,强化协作配合,提供专业技术支持,积极协助重大案件查处;办结后,及时跟进反馈,共享查处结果,做到件件有回音。全市各级纪委监委将审计移送问题视为重要线索来源,予以重点关注并严肃查处,合力监督取得显著成效。

完善成果运用机制。聚焦审计成果运用持续发力,完善信息互通、成果共用、整改联动机制,织牢织密“纪审监督网络”。市纪委监委对审计报告反映问题进一步深挖细查和综合运用,将审计结果及整改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必谈、必听、必查内容;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强化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共享有关乡村振兴、高标准农田、医保基金等6个领域审计发现问题,移送物业、教育、殡葬等民生审计项目发现重大违纪违规问题线索,助力纪检监察机关行业专项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等工作走深走实,形成更加权威高效的反腐败整体合力。

建立与国资监管贯通协同工作办法

河南省开封市审计局与市国资委联合印发《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贯通协同工作办法(试行)》,进一步推进审计监督与国资监管有机贯通、相互协同,形成监督合力,促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分别指定工作对接的牵头科室,强化沟通协调,推动形成计划共商、信息互通、协作联动、会商研判、结果共用的全流程贯通协同工作机制,相互及时转送关于国有企业审计的政策规定、工作要求以及国资监管政策、市管企业整合重组等有关信息,通过发公函、召开会议、组织座谈、联合督导调研等方式研究解决具体问题,依据职责配合开展工作。

加强审前共商、审后整改等方面工作。市审计局制定市管企业年度经济责任审计项目计划要征求市政府国资委意见;开展市管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时,市政府国资委应派人参加进点会和审计结果通报会,并从履行监督职责角度提出具体要求,督促被审计单位全面支持配合审计。审后双方依据各自职责履行审计整改监督管理责任,指导督促被审计单位按要求及时整改,对于审计发现的市管企业多发易发问题、共性问题、内控缺陷和风险隐患较大等问题,市国资委应征求市审计局意见,加强梳理研判,健全完善国资监管制度,推动整改成效转化为治理效能。

双方依据各自职责共同指导市管企业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协同开展市管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情况专项检查,推动规范内部审计工作,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策划编辑:赵方

责任编辑:唐志宏
【关闭】    【打印】